县域经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研究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lip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破产倒闭,农民进城务工机会减少,直接影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面对后危机时期复杂经济环境,河北省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应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充分挖掘农村和农业内部就业潜力,让农民就近就地实现就业。
  【关键词】金融危机 县域经济 剩余劳动力
  
  2010年世界经济经济复苏将呈现曲折的发展走向,一些国家还会在金融危机的“余震”中跌宕起伏。因此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在外需市场不明朗的状态下,河北省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方面,应寻找全新的发展思路,依据各地区资源特色,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培育优势产业,加大劳动保障制度的推进力度,为农村劳动力顺利就业提供广泛的平台。
  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抽样分析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近期,在徐水县、邢台市清河县黄金庄、唐山市丰润区增庄子村三个地区深入开展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调查工作。此次调查方法主要是采取逐户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60份。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年龄上分析。从这三个地区在数量分布上,转移劳动力的明显差异一是主要集中在中青年阶段。在年龄段的分布上,总体上看外出劳动力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0~29岁与30~39岁,占总人数的61% ,其分布情况基本与年龄呈反比关系。二是男多女少,在走访的农户中,男性占总数的68%,女性占总数的32%。其主要原因是年龄较大的男性依然进行着劳动力的转移和输出,而年龄较大或者已婚女性则没有选择外出,而是留守在家。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上分析。调查资料显示,转移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存在着显著差异,从不识字到具有中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都占一定比例,但大多集中在初中文化程度比例为34%,高中、中专程度的也占较大比例,为26%,而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则较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其所在的乡、村自身的教育机会供给不足;二是村民自身的问题,生活贫困,支付不起高额的学费,致使大部分村民只重视眼前的利益,选择让孩子及早外出务工。由于自主意识的缺乏,很多还没有高中毕业的学生选择了外出打工,这样便使农村的教育问题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越来越多的青年在没有来得及完成学业的情况下外出务工,导致其所在村镇的教育水平无法提升,而无法提升的教育水平又阻碍着发展,使其陷入贫困之中,贫困的生活又会导致另一代的教育水平落后。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举措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升乡镇企业的规模和效益,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河北省长期以来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就是农村、农业落后,农业发展缓慢。究其根源,首先在于多年累积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实现人力资源应有的产出效益,使得人均占有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数量过少,土地报酬率递减趋势明显增强,农业生产率提高缓慢而成本却迅速增加;其次在于农业产业化的进程缓慢,各县域龙头企业带动力不足,深加工程度缺少资金的支持,农产品远离城镇导致交易成本增加,收益率下降。长期以来,河北省农民从土地上获取的农产品的附加值与江浙一带相比有很大差距,远离城镇和市场是造成收益率下降的根本症结,另外农产品的低需求弹性又常常导致增产不增收的“丰收悖论”,长此以往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
  从国外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看,城镇化发展是农村工业化的必然逻辑与结果。县域内城镇经济实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县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能有效吸纳大量闲置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资源配置的空间和载体。为此,河北省在确定的燕郊、白沟等50个重点镇的基础上,总结城镇发展的经验和不足,再结合各地经济特色和资源禀赋情况,加以借鉴和推广,给予乡镇企业资金支持政策,形成乡镇主导产业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趋向于建立乡镇企业集聚区,最终形成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相辅相成,良性互动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体系。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 公司”经营为基础,依靠地方农业资源优势,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结合起来,实行一体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农业产业化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推动农产品深加工提供了保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北省截至2008年底,农村人口为5495.58万人,农村人均耕地为3.6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显然只依靠农业土地的耕种,难以解决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由此可见,加快农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树立农业产业化观念,使农业生产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将是河北省农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要促进产业化的发展,河北省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加大政策引导,培植龙头产业,形成“农户 小块土地分割承包 公司”模式,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降低农产品销售风险,为形成“职工 公司”集约化生产创造条件。河北省邯郸的大名县,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面粉加工,扶持和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大型面业企业。目前,大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面业加工基地,全县面粉产量占河北省商品面粉的15.3%,占全国的4%,在北京、天津、沈阳等大中城市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面粉加工县。2008年,大名县面业产业带动三产增产值6亿元,为全县农民增收3000万元,农业产业化的布局基本形成,进入了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提高就业能力。从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中,可以看到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通过加大教育的投入,并积极推进职业培训等,使农村劳动力能更好地适应非农领域就业,这大大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就业。而由于教育资源缺乏、农村收入低下等原因,河北省很多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很低,这成为影响县域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障碍。因此,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首先要技能培训与企业岗位对接。由用工单位开单,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培训,采用订单式派遣就业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劳动力成批量转移就业。其次,政府部门要加大资金的投入量,主要用于职业介绍和教育培训等,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最后要结合全民创业,深入开展创业培训。比如,聘请县内成功创业的企业老板介绍创业经验,工商、税务等部门有关人员讲解相关政策,帮助学员更新创业理念,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提高学员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2010年,河北省将培训农民600万人次以上,全省1/3以上的农户将得到技术指导;培训科技示范户4万户,辐射带动农户78万户;全省县、乡基层农技人员将每人接受一次知识更新培训。
  建立户籍迁移与土地的联动机制。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户籍迁移问题上,对有稳定住所和稳定职业、收入的农民工,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户口迁移和落户手续,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一并迁入。从而打破城乡分割,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险的范围,逐步建立进城民工及异地转移劳动力的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险制度,从根本上解除其后顾之忧。随着河北省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河北省积极推行按实际居住地进行登记的户籍管理制度。在农村土地承包权问题上,政府可以建立户籍迁入地和迁出地双边合作机制,剥夺户籍迁移人的农村耕地,由村委会重新分配。通过这一方式,可以解决“二次转包”使收益减少的问题,使土地经营者增加对土地的投入,加快土地的规模经营和机械化进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也可以带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业就业空间的扩大和发展。而且,通过这一机制还可以解决耕地抛荒不断蔓延的现象,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稳定国民经济的基础。
  对接京津,走柔性经济发展之路。京津冀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京津冀乃至整个环渤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客观需要。目前,受自身能力限制,京津地区还难于有效带动和辐射河北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作为劳务输出大省,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厅统计,2009年,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达到1242万人,与京津劳务合作不断加强,目前在京就业约131万人,在津就业64万人,与北京共同认定劳务输出基地86家,约占北京在全国认定劳务输出基地的1/3。从长远看,京津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发展必将对河北省的城市化产生积极影响:利用内环京津、外环渤海的区位条件,发挥劳动力优势和京津市场优势,扩大劳动密集型服务产品的供给与输出,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开发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绿色环保旅游业,带动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今,河北的农民工群体创出了响当当的劳务品牌,如“石家庄月嫂”、保定“易州石油工”、邯郸“锦绣编织工”等。进一步树立更多的河北省知名劳务品牌,进一步提高劳务输出质量,发挥品牌的示范作用,以此为契机努力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本文系2009年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软科学项目,课题编号:094572189)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珠三角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外来工逐年增加,他们既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也给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带来了挑战。面对这种现状,我们需要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外来工的思想状况,努力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及时解决各类矛盾,减少社会犯罪,这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显著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珠三角 惠州 外来工 思想状况    惠州地处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占珠三角经济区面积的1/4,是一个以石化、
元代是诗画高度结合的时代,尤其到了元末,出现了王冕、倪瓒、吴镇等一大批文人画家,杨维桢延续苏轼“诗画本一律”提出“诗画同体”,由此诗画在精神、艺术手法以及理论上,皆达到了高度融合。诗画合一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画上题诗,即先画后诗。关于画上题诗的起源有“文画苏题”之说,即苏轼题文与可画,而诗画合璧则起自宋徽宗:“画上题诗,诗画合璧,起自宋徽宗赵佶《芙蓉锦鸡图》和《腊梅山禽图》,应为定论。”(查洪德《
【摘要】“人文关怀”是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城市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旅游业注重人文关怀,既要关注人民的物质生活和需求的满足,更要关注人民的精神生活和权益的满足;既要关注作为个体的人的成长和发展,又要关注作为总体的社会的安定和进步。  【关键词】城市 旅游管理 游客 人文关怀    加强对游客的人文关怀在城市旅游管理中的现实意义  城市旅游是指以现代化的城市设施为依托,以该城市丰富的
由亚洲战略管理研究学会和亚洲战略管理研究院主办的亚澳论坛“变局中的突破:城市发展新思维”研讨会于4月8日在澳门举行。论坛以对话方式交流和分享城市生态、低碳、循环经济建设的经验。  政府官员为澳门的绿色经济支招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任启兴谈到,澳门在中央政府支持下,已在绿色消费、绿色投资和建立绿色城市方面作出表率和贡献,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的典范。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将进一步协调关系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前提和保障。布尔迪厄通过社会文化视角剖析教育不公平的现状,使人们认识到造成其不公平的社会真相,并为我们实现教育公平提供新的思考路径。教育公平问题不仅仅是教育自身的问题,更有深层的源于社会内部的原因。  【关键词】文化资本 教育公平 场域 习性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我国,人们一般将教育视为一种相对公平、能够改变
作为佛教文学作品的佛传  在一般被称为“佛教文学”或“佛教的翻译文学”的作品中,佛传是重要一类。无论是作为宗教圣典对弘扬佛法发挥巨大作用,还是作为文学创作供人欣赏并对世俗文学、艺术造成广泛影响,都成就显著,形态又是十分典型的。  饶宗颐先生有一篇文章,《马鸣佛所行赞与韩愈南山诗》。马鸣是古印度著名佛学家、文学家,在佛教历史上他是位大菩萨。他大约生活在公元二世纪,最著名的作品是《佛所行赞传》。这是一
[摘要]道德治理司法腐败,保证司法公正。需要制度建设保驾护航,如果没有制度作为坚强后盾,那么道德治腐便会变得势单力薄,缺乏支撑。司法腐败道德治理模式:制度设计;司法伦理规范建设;司法人员德性养成。  [关键词]司法腐败 治理 模式    道德治理司法腐败,保证司法公正,需要制度建设保驾护航,如果没有制度作为坚强后盾,那么道德治腐便会变得势单力薄,缺乏支撑。制度设计是促使道德治腐取得良好效果的首要环
饮酒是魏晋名士风流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但有关魏晋名士饮酒的评价和看法却往往截然相反。道学家认为魏晋名士饮酒不仅耽误了国家大事,而且那种酒气熏天的样子也实在不成体统。鲁迅和王瑶先生却对魏晋名士的饮酒给予很高的评价。可见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导致对同一问题的相反看法。  时过境迁,今天我们对于魏晋名士饮酒行为的认识,也许不必在是非问题上强分轩轾,而是从认识的方面了解其形态面貌,尤其是其饮酒行为背后所隐藏的
摘要 中国模式无疑是多种复杂因素和力量相互作用的产物。正像为马克斯·韦伯所揭示的新教伦理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助推作用一样,独具特色的中国模式的背后同样离不开文化和精神的支撑。  关键词 中国模式 传统文化 现代文化动力    近年来,世人在持续关注中国模式的同时,也开始反思和研究造就这一模式的内在动因。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中国模式无疑是多种复杂因素和力量相互作用的产物。正像为马克斯·韦伯所揭示的新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如何与外部资源进行合作与交流成为大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校友会发展也面临新的契机,如何完成从无意识地联系校友资源向有意识地挖掘校友资源转变,成为新的课题。  【关键词】大学 校友会 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需要多触角对外联系,校友即成为对外联系的重要主体。当前,我国开展高校校友工作面临从无意识地联系校友资源向有意识地挖掘校友资源转变、从无序的零星工作向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