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无效教学行为分析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q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专家做了一个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无效劳动大约占50%。无效教学现象:语言表达欠简洁准确、缺少有效的课堂控制手段、传统教学思维方式的延续、指导学生科学探究做不到位;有效教学认识上的误区:“灌”得越多越有效、“秀”得越多越有效、“磨”得越多越有效。
  关键詞:数学课堂;无效行为
  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由于对有效教学认识不够充分,理解有偏差,因而表现出一些无效的教学行为。有专家做了一个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无效劳动大约占50%。这一调查结果虽然有点夸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其无效或低效教学的现象确实普遍存在。
  一、对课堂教学的两点认识
  无效课堂:没有从学生出发的设计是无效设计,没有关注学生成长的活动是无效活动,没有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的课堂是无效课堂。
  以学为主:一是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二是课堂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学生“学”的课堂,教学过程是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的过程,体现学生的“学”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它遵循的原则是:教学的起点是学生(贴着学生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讲学生所需的,讲学生不知的;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守望者,在学生急需要的时候应及时地出现,并发挥其作用);教学的归宿是学生(“叫学生互助一下子,激动一阵子,管用一辈子”——朱则光老师语)。
  二、课堂教学低效现象略述
  1.多数教师缺乏对课堂的驾驭、调控能力,不能够用个人的知识、能力、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活课堂,因而学生的学习表现得很被动,课堂的教学显得有些僵硬、呆板、模式化,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为主”。
  2.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提升,欠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方法的引导,只忙碌着给学生打鱼吃,不知道让他们自己挖一个坑,养上鱼,自己随时吃随时打。
  3.缺乏对学生心灵成长的关注。小学教育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灵,小学的老师应该具有孩子的心智,切莫把对孩子的教育成人化。(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4.以教代学。应该让学生多动脑,多交流,多动手,把机会多多留给学生,让学生在探讨、交流、实践中亲身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
  5.很多老师讲课非常不错,但致命的弱点就是所教知识落不到实处,学生一旦脱离课本就不知所讲所学;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只关注自己“表现”得如何,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学生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是否会学了。
  6.不少复习课只做到了“温故”,而缺少“知新”——缺少课堂的拓展与延伸。
  三、课堂低效的几点原因
  1.教学认识存在一些误区:
  (1)“灌”得越多越有效。不少教师认为:只要多给学生“灌”一点,“喂”烂一点,就可帮助其减轻学习负担,就可提高其学习效果。
  (2)“秀”得越多越有效。在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一些教师只重形似不重神似,常常搞些非驴非马的“伪创新”。
  (3)“磨”得越多越有效。加班加点,是当前不少中小学教师提高教学成绩的“法宝”。实践证明:苦教苦学苦考确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考分。但考试分数并不全等于教学质量。
  2.课堂气氛的营造与课堂气势的形成
  如果老师上课时表现得颓废悲观无精打采,情绪低沉闷闷不乐,说话时语调平平、声音低沉,语速过于迟钝缓慢等都会使课堂气氛“黯然失色”。这样的环境会造成学生课堂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的结果,课堂活动也会无精打采;甚至有的老师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来,盛怒粗暴咄咄逼人,都会导致课堂气氛的紧张和学生情绪的不安,使学生心理处于紧张压抑状态中,直接影响课堂效果。反之,如果老师带着轻松愉快、激情饱满的情绪,甚至是带着歌声来上课,自然会营造一种“特别精神”的课堂效果,会使学生心里乐滋滋的,思维也格外敏捷,与人互动交流也会格外轻松愉快。
  3.教学目标定位、设置的问题
  (1)教学目标缺少层次,没有梯度;目标定位不准,不够突出。在复习阶段应当突出复习中的重点、难点,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进行拔高性复习、拓展牵引性复习,而不是对已学过的旧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应该对知识层面有所提高与加深。
  (2)有些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制定不明确,把教学重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混同起来。老师列出的是学习的重点内容,而不能作为学习目标。
  (3)教学目标的设置较为含混,缺少层次性和清晰度。
  4.教案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不敢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取舍与突破。有些教师不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来设定自己的教学方案,而是每堂课都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课堂教学的设计拘泥于教学参考书或辅助资料,教参上怎样说自己就怎样一步一步地去做,课堂教学的设计没有自己的主导思想,不是根据自己的学情、教情来做自己的教案,做不到以学定教,更不用说根据自己的思想、自己对文本的认识来设计课案了。
  5.教法、学法方面的问题
  (1)对学生学习方法引导不够到位,只是让学生活动而缺少教师合理的学法指导。
  (2)教学环节的低效。布置学习任务较笼统,不够具体明确,学生学习较为散漫,是学习的无效环节。
  (3)小组合作学习的无效性。
  6.课堂设计问题的技巧
  (1)课堂教学问题的设置过大或不够具体明确,导致学生找不到学习的切入点。
  (2)问题设计过多,不够集中,不能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3)问题的设计应该讲究梯度和密度、难度。梯度指的是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从易到难,从切入点入手,突出重点和难点。
  (4)还有不少老师还是泛泛而讲,总是担心学生“做不好”。长此以往,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和能力,闭塞了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杨娴,赵精松.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数学教学与研究[J],2012(82).
  [2]丁佳.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兴趣培养与引导.数学教学与研究[J],2014(23).
其他文献
摘 要:《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观音菩萨一直贯穿四人取经过程的始终,是指导并且帮助四人排除九九八十一难的关键人物。在中国佛教中,观音菩萨是循声救苦、普度众生的象征,她的慈悲受到佛教徒的广泛尊崇,被誉为“大慈大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关键词:观音菩萨;普度众生;大慈大悲  一、观音菩萨的由来与含义  佛教在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大规模传入中国,此时的社会大动乱使得人们对儒家传
期刊
摘 要:马克思的货币哲学理论认为货币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转变为物与物关系的一种异化。本文试图用马克思的货币哲学理论来分析巴尔扎克在《贝姨》中对物欲横流的巴黎社会的描写。文章分为两部分:一是阐述马克思的货币哲学理论;二是用这种理论探讨小说中所描写的社会现象。  关键词:货币哲学;异化;金钱观;欲望  一、马克思的货币哲学观  马克思以人类在现实生活中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为出发点,独辟蹊径
期刊
摘 要: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就是服装项目设计,该课程不仅需要很强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服装项目设计对服装项目设计训练给予了高度重视,这就促使服装项目设计训练成为了服装项目设计课程的核心所在。  然而,服装项目设计课程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去解决。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中职学校服装项目设计课程开展的现状和不足之处,探究并提出了中职学校服装项目设计课程教学的有效措施,希望为中职学校更
期刊
摘 要:曾经听到一位老师的示范课,执教的内容是《长方体的认识》。课始,他选择以“切萝卜”的方式引入到对“长方体面棱顶点”的认识。“在前面两刀的基础上,我如果再切一刀,会得到什么呢?”看到切后的构造,学生齐答:“得到一个角。”不是只在这节课上突然出现“角”的身影,也不是只有少部分学生对“角”存有这样的印象,看得出来,学生们对“角”的生活经验与数学认识还是有交叉的。这或许也是很多老师在“角的认识”一课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对中小学公用经费投入的增加,绝大部分中小学提高了办学水平。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当前国内部分中小学公用经费使用不合理,仍然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基于此情况,本文主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扼要的概括,同时重点对其解决对策作出深入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公用经费;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一、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不到位  基于当前各中小学预算情况来分析,绝大
期刊
摘 要:时间的脚步永不停息,在朝来夕往的奔波中,不知不觉已当了4年的班主任。回首班务工作,似乎只是几份总结,我无法解释做一名班主任的酸甜苦辣,但我已经明白额角下汗珠的份量。  关键词:教育学生;鼓励学生;确定目标  一、让爱先行  母爱是伟大的,它的伟大在于深厚、细腻无私;师爱也是伟大的,它的伟大在于博大,理智与奉献。任班主任之初,面对一双双稚嫩的眼睛,我读出了孩子们渴求知识,更渴求关爱的期盼。我
期刊
摘 要:很多父母喜欢把自己的意志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父母的爱心及迫不及待抹杀了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快吃饭”“快睡觉”“快过马路”,什么都是快,大事小事都在催促,有什么是慢下来做的事情呢?  关键词:教育;家庭;培养  隐藏父母的意志,慢下来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不必直来直往目的性太明显,走曲线才能成全,才能圆满,正如太极八卦图。直来直往,看似立竿见影,却没有好结果。速成的东西经得起推敲吗?方便面只能
期刊
摘 要:陇剧是甘肃生土长的地方戏曲剧种,是甘肃的特色。但是,在物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面对大剧种和时尚文化的冲击,如何更好的传承弘扬陇剧文化艺术,除了政府的扶持之外,勇于继承、吸收、借鉴、改革创新是其当前及今后发展的生命源泉。  关键词:陇剧;现状;发展;对策  陇剧是甘肃省一个新兴的地方戏曲刷种,发源于甘肃庆阳,由陇东道情演变而来,最初是一种用来传播道家思想的说唱形式。“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细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在进行历史上最为深刻的社会转型。一方面是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另一方面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型。在体制转型和结构转型的过程中,人口大量流动,社会利益主体多样且需求复杂多变。多元化利益主体聚集在城乡社区各个单元,基层社会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空间,也是矛盾爆发的最基层单位,因此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刻不容缓。儒家思想内涵丰富,其人性
期刊
“熊娃”年年有,今年分外多。端详着一张张熟悉的小脸,回想刚开学那几个月的经历,我心中颇有几分感慨。  总喜欢打小报告的是萱萱,每节课他都会时不时地大声喊着“老师,老师”,那声音里的急切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他才不管  你是不是正在讲课,只要你不应声,他就会一直不停地大声喊着“老师、老师”,最要命的是,如果你没有马上回应他,他还可能会立刻跑到你的面前来当面“陈述”。刚开学的一段时间里,我的课堂经常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