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资本化驱动下珠三角地区乡村经济空间重构历程与重构机制

来源 :经济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构建了农村土地资本化驱动下乡村经济空间重构的分析框架,系统梳理了珠三角地区乡村土地资本化各阶段中乡村经济空间重构特征与传导机制,并以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黄龙村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农村土地资本化驱动下乡村经济空间重构过程与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农村土地资本化是产权主体通过出让、转让、出租、入股等方式流转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以获取土地增值收益的过程,核心是集体土地产权的流动性与增值性.②珠三角地区农村土地资本化过程大致经历以集体内部经营为主转变为以出租为主,再到多元方式并存的土地资本化形式.其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乡镇企业分散布局向分散、破碎、低效、蔓延的乡村工业格局转变,最终逐渐走向集中的乡村多元经济空间形态.③农村土地资本化是黄龙村经济空间重构的核心环节也是重要驱动力.在以土地出租为主到土地出让与出租并存的土地资本化过程中,土地的资本价值重新活化,同时促进低端集聚的乡村工业空间向绿色高质量的乡村多元经济空间重构.
其他文献
产业集群是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也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提出一种兼顾产业联系和地理邻近双重特征的中国国家标准产业集群识别策略,即基于我国投入产出表及全国经济普查微观企业数据构建对应的产业联系矩阵和地理邻近矩阵,然后通过K-means聚类算法进行集群划分.文章识别出68类中国国家标准产业集群,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国家标准产业集群的总体特征、各省的集群发展差异以及中美的国家标准产业集群总体特征差异进行分析.
零售业空间布局和发展趋势对于指导城市近期建设、统筹城市远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深圳市零售业POI (Point of Interest)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最邻近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深圳市总体及不同类型零售业POI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深圳市网格办实际管理人口数据、路网数据、地铁站点数据及商业地价数据,采用双变量Moran\'s I分析法,进一步探讨深圳市零售业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显示:①深圳市零售业总体空间分布模式呈现出“两核—三带—零星”式空间分布形态.“两核—三带”区域呈现
选择每个经营年度所进入的新产业种类数、新产业营业收入占企业总营业收入的比率作为家族企业创新行为的评价指标,应用2009-2017年沪市、深市、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中的家族企业作为样本,引入空间分析工具讨论家族企业创新行为的地区差异,结果发现:各个省域家族企业上述两个评价指标在地理空间上存在较为不同的冷热点分布,主要表现为“高—高”“低—低”“高—低”和“低—高”4种形式.接着,应用空间常系数模型分析区域文化对家族企业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区域9个GLOBE文化维度中,“不确定性偏好”和“未来导
基于百度指数采集到的家政服务需求数据,整合地区、城市群、城市等多种尺度,对2012-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家政服务需求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测度,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探测其影响机制.结果 表明:①2012-2018年中国城市家政服务需求逐年上升,区域差异缩小,可分为“迅猛增长”“高位稳定”两个阶段.同时,家政服务需求以低、中低类型为主,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呈现出明显的“核心—外围”特征.②中国城市家政服务需求呈“东—中—西”阶梯式递减态势,地区内差异始终大于地区间差异.不同类型城市群具有“国
采用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测度模型,绘制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及城市技术创新的时空演化趋势图,检验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创新的空间关联性,采用空间杜宾面板计量模型实证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技术创新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得到如下结果:①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多样化集聚程度以及技术创新水平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与非均衡性,并且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②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本地城市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并通过空间关联对其邻近
采用2019年中国战略新兴产业100强企业网络数据和百度指数数据,运用链锁—隶属网络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采用“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径,从全国—城市群间—城市群内三个相互嵌套的空间尺度,解析尺度重构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应用随机森林和逐步回归法分析城市网络中心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信息流视角下,中国城市网络联系紧密,呈菱形空间结构;企业流视角下,网络联系较弱,呈放射状分布;二者均呈现“东密西疏”分散分布.②不同尺度的城市网络内部均存在小团体现象,核心城市的集聚力普遍大于其对外的辐射力;中国城
基于中国大陆1997-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时间维度和空间视角对中国保险业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动态演变过程进行测度.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可视化表明,保险业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东高西低”的空间非均衡特征.从保险业发展水平的Dagum基尼系数分解来看,中国保险业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呈下降趋势,保险业发展水平的地区间差异明显大于地区内的差异,地区间差距是造成保险业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的主要成因.在Kernel密度估计方面,相较于保险深度,保险密度的区域内部差异明显较大,并且中、西部地区内
中小城市在城镇体系中作用日益显现,逐渐成为区域内经济发展与人口集聚的重要极核.我国沿海中小城市新区选址与老城存在一定距离形成的“一城两区”现象较为普遍,但其中部分城市对新区与老城发展统筹协调不足,导致“一城两区”存在布局失衡、利用低效等一系列问题.以乳山为例,采用综合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沿海中小城市“一城两区”现象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一城两区”格局下的空间发展具有功能差异性、拓展阶段性、联系断裂性、利用低效性与社会分异性五个特征.②沿海化战略与海滨资源禀赋是两区格局形成的基础,区位
多维轨道交通系统的构建对提升区域经济水平、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西部地区12个省份,构建多维轨道交通与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拟合、Kendall及哈肯模型,分阶段对西部地区多维轨道交通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演化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①西部地区多维轨道交通与新型城镇化系统存在发展水平较低,但协同度较高的特征.②新型城镇化控制着多维轨道交通与新型城镇化系统协同演化的路径与方向,两系统具有长期的均衡性与稳定性.③多维轨道交通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处于中级协同阶段且
文章构建中国省级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空间关联网络,并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法,实证检验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空间关联的关系.结果 表明:①中国各省份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与知识产权保护空间关联网络分别存在107和142个空间关联渠道,其网络通达性和稳定性较好.②东部省份在网络中的中心地位明显,且在网络中起到的“桥梁”作用更大.③基于QAP相关和回归分析发现: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地理位置邻接对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的空间关联和空间溢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增长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