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理解下的非遗传播习惯于将非遗视为传播客体,将网络视为传播的通道与媒介。媒介环境传播学理论视阈下分析更能体现赛博空间与非遗传播的适配性:赛博空间的组织模拟了非遗的社区与群体的存在方式;其开放与自由保证了非遗的"本真性"的延续;而其互动的特征也保证了非遗的"流动性"。现实中的非遗经过投射、模拟与表征,在赛博空间得到演绎。但赛博空间的技术特征也易于歪曲非遗的本真性。将赛博空间视为传播媒介,非遗传播仍需警惕真实与虚拟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