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运算能力是学生认识和探寻数学世界的工具,是小学数学八大核心素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小学阶段,“四则混合运算”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在大量批改作业及试卷的过程中发现,小学生在学习混合运算尤其是“分数混合运算”过程中错误率较高,且错误类型多样。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错误是有意义的学习所不可少的”,失败是成功之母,笔者希望通过对小学生“分数混合运算”常见错误的分类和分析,找出错误背后的原因,并给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访谈法对小学生“分数混合运算”常见错误进行研究,得出小学生在“分数混合运算”学习过程中的常见错误大致可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算理不清错误,包括七个方面:一是通分、约分错误;二是运算定律使用错误;三是解方程错误;四是运算顺序错误;五是分数除法计算法则使用错误;六是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互化错误。第二类是学习习惯错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粗心大意错误;二是答案不是最简错误;三是计算不完整错误。在数据分析和实地访谈的基础上,笔者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归因,导致错误率较高的原因分别是学生层面的知识负迁移、算理不清、思维定势和感知不完善等。教师层面的铺垫训练过度导致学生“思维定势”、对“理”的关注不足和对学生数学思维训练不足等。最后,笔者在对小学生“分数混合运算”常见错误进行分类和归因的基础上,配合访谈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对小学生在学习“分数混合运算”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错误给予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建立“错题集”,上好“纠错课”;三是多措并举,克服知识负迁移;四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错误;五是统揽教材,加深“理”解;六是活用“口诀法”;七是加强思维训练,克服思维定势;八是强化对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