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口风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z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小学音乐课堂也开始对乐器进行了应用,并且希望通过乐器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乐趣,让学生的乐感、审美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从而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水平。因此,在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用口风琴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并且也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为了促进口风琴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深入应用,对口风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口风琴;小学音乐教学;积极作用
   口风琴是当前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乐器,其优势是便于携带、操作简单而且价格比较低,融合了键盘乐器和吹奏乐器特征,很多学生对口风琴都非常感兴趣,因此,将这种乐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将对教学效果产生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通过口风琴可以让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在学生心中埋下音乐的种子,树立音乐理想。对小學音乐教学而言,除了要让学生了解音乐,更要让学生学会音乐和会学音乐,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真正爱上音乐以后才能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更加积极和主动,因此,在学生初次体验口风琴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成功,所以应使用最简单的歌曲,比如土家族歌曲《乃哟乃》只包含了1、3、5这几个音,并且学生都已经熟悉了这首歌曲,因此可将这首歌作为学生初次体验口风琴的歌曲[1]。在实际的教学中,可将学生按照该歌曲中的三个音进行分组,为每组学生分配其中的一个音,然后让学生以接龙的方式共同演奏这首歌曲。由于每组学生只使用口风琴发出这首歌曲中的一个音,不存在任何难度,学生在初次体验并获得成功之后既可增强学习口风琴的兴趣,同时也将对音乐产生非常大的兴趣。
   二、提升了学生的唱读谱能力
   小学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在基础训练方面通常都会使用视唱教学,而将口风琴应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中也可以从最开始的听唱逐渐向视唱进行过渡,然后再通过学生的眼睛、大脑和手指的共同协作来完成演奏。相较于传统的视唱教学,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多器官协作的条件下逐渐养成心中默唱的良好习惯,可有效解决学生在歌唱过程中无法掌握音准的问题。有相关研究表明,使用口风琴和未使用口风琴学生对比明显,使用口风琴进行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准和节奏,进而令唱读谱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三、提升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相较于传统视唱教学,口风琴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某些跨度比较大的曲子也可以被学生轻松掌握。例如在音乐鉴赏课中,教师会将曲子中的片段用于视唱教学,如果选取的片段跨度不是非常大,那么学生可以非常轻松地进行视唱,但如果曲子的音域跨度特别大,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在视唱过程中出现很大的困难,进而无法发挥出视唱教学的作用。当面临这种情况时,教师可以利用口风琴将这些视唱的内容展现出来,这样就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效果,而且学生也可以在使用口风琴吹奏这些歌曲的过程中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课堂,便于学生更清晰地记忆歌曲[2]。以歌曲《大爱无疆》为例,这首曲子的创作是为了纪念5·12汶川大地震,有着非常广的音域,学生在欣赏这首歌曲的过程中,如果使用视唱教学,即使将调度降低也依然存在非常大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使用口风琴吹奏这首曲子,从而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并且通过吹奏口风琴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这首曲子,有助于学生对其进行欣赏,从而令音乐鉴赏能力得到良好培养。
   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合唱教学中的旋律
   合唱对各个声部的配合度要求非常高,只有各个声部在音量、旋律等方面都能良好地配合在一起才能体现出最好的合唱效果。其中音量的控制非常简单,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即可实现,但难的是控制音准。小学生接触合唱通常都会从轮唱开始,逐渐向着二部合唱过渡,其中高声部的学习通常都被学生轻松掌握,但低声部由于旋律不是非常明显,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会出现音准问题,很多小学音乐教师对此也感觉非常头疼,但是无法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式。
   以《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的合唱教学为例,教师可在教学中可应用风琴让学生对低声部的旋律进行吹奏,当学生能够熟练吹奏低声部旋律以后,可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一部分学生负责吹奏,另一部分学生负责演唱。当全部学生都已经掌握了低声部旋律后就可以结合高声部正式开始这首歌曲的合唱,这样合唱效果就可以得到明显提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低声部的旋律,也可以在最后整体合唱的过程中,安排一名对口风琴使用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吹奏低声部旋律,以口风琴对学生的音准进行控制,这样就不会再出现音准问题。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口风琴创建更加愉悦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乐理知识,并在演奏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综上所述,随着口风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深入应用,令传统音乐课堂发生巨大的改变,展现出了更多的亮点,学生可以更好地去感受音乐和学习音乐,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为此教师应积极探寻口风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使其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让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并增强音乐素养,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林娟娟.小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展示之口风琴引入课堂[J].华夏教师,2017,23(9):16-18.
   [2]金国鑫.浅谈口风琴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结合[J].考试周刊,2017,16(41):56-59.
  编辑 李建军
其他文献
近来通过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家庭教育的调查问卷进行阅读、整理、分析,一种忧虑的心情一直伴随着我,问卷呈现的状况,再次推动着我一定要为学生的成长做点事情、尽点力的决心。
1.总论(续二)健康医学文献中常引用一句名言,“生命不仅要活着,而且要活得快适”。这句话的英文版本各有不同,因为原句是拉丁文,照录如下:Non est vivere,sedvalere vita。如
目的通过对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开展职业健康状况的分析,探讨职业性噪声健康保护措施。方法对2015年广州市两家大型汽车整车制造企业7 184名接触噪声的男性作业工人
目的研究婴儿操对儿童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在儿保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30天足月婴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由儿保医师指导家长每日在家中进行训练,并定期追踪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其中,朗读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通过对统编语文教材的朗读,不仅可以提升学习的注意力,还有利于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小学英语教学逐渐开始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际应用能力.在小学六年级即将升入初中的学习阶段,如何提升英语教学有效性是促进学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海明威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其写作风格以简洁著称,对美国文学及20世纪文学的发
一个好的地理学案是教师知识教授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以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为例,对其学案设计进行了具体探讨,希望能够帮助教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