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中的天使”到“疯女人”——解读《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玛丽的疯癫

来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ifeng13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疯女人”的形象一直存在于诸多西方文学作品中,奥尼尔在《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描写了玛丽从“家中的天使”向“疯女人”的转变,同样也刻画了一个“疯女人”的女性形象。玛丽服食吗啡后的疯癫含有多重隐喻,一是父权社会对女性压迫的结果,二是玛丽无法忍受“家中的天使”角色的重压,通过疯狂的举动打破父权社会对她的角色预期,是玛丽在难以生存的环境中的谋得生存的策略。
其他文献
《世说新语》中有一群口齿伶俐、思维敏捷、善于思辨的儿童,这群天才儿童向来不被人们所关注,但他们具有超乎寻常的能力和品质,如说奇巧出群的应对能力,非同寻常的思辨能力,
谷文昌精神是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对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南下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进程中,谷文昌精神依然不失其价值,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精神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教师永恒的追求.而效率如何,决定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参与程度.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是指学生要"三会":会思考、会动手、会交流等.教学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