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队伍的三化建设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198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学生管理进行深入分析,在学生管理队伍建设重要性和如何管理这两个方面笔者进行研讨,提出学生管理三化建设。
   【关键词】学生管理三化建设5S化
   【中圖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84-01
   进入二十一世纪,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和多变,尤其是高校学生管理。学生生活的社会,浮躁的社会环境和不同的教育背景,对于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1.学生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良好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以一个优秀的队伍作为保证。我国高校的党委对于学生管理工作者的选拔要严格,培养加强力度。目前一些高校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小于培养学术骨干。高校要改正心态,培养出一支结构合理并且技术过硬的学生工作管理队伍。学生管理队伍结构合理,它包括心理健康工作者、思想道德工作者和就业指导者,这些老师要政治坚定,富有爱心和奉献精神。这段话深刻总结了近年来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的经验,也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1.1高校学生管理必须要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管理队伍
   高校学生管理者政治素养要强,它要求工作者要坚定社会主义信仰,努力实践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人生观;他们的修养要与时俱进,在工作中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业务精”即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打好知识根底,学习并熟练掌握学生工作基本理论,掌握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熟悉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做到既懂政治,又学识渊博。当前,要掌握就业指导力面的知识,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指导大学生健康择业。高校学生管理者要严格要求学生,同时也要严于律己,打好政策法规纪律根底,时刻保持和国家方针和政策高度一致、熟练掌握国家的法律知识、提高自我纪律观念,为人师表;注意发扬民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耐心细致、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还要注意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人格。正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依靠自己人格力量,增强教育工作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把大学生培养成“思想素质强、业务能力精、纪律要求严、工作作风正”的合格接班人。
   1.2队伍建设关系着学生管理工作的成败和新局面的开拓
   高校学生管理队伍是学生管理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担负者,学生管理工作的成败得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切实加强队伍建设,要认真解决在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中存在的数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思想不够稳定、超负荷运转、重视用轻培养等问题,切实落实中央和各级有关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按照以专职为主,专兼职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在品学兼优的硕士研究生,以及本科优秀毕业生、优秀中青年教师中补充学生管理人员;要不断优化队伍结构,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保证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学习培训,提高学生管理者的素质;实行倾斜政策,保证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职称、职级、评优和收入等福利待遇;建立和完善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考评体系,明确职责、规范要求、强化管理、严格奖惩,保证学生管职工作者的主要时间和精力真正投入在学生工作上。只有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信得过、靠得住、特别能战斗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才能不断开拓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2.建设“职业化、专业化、5S化”的高校学生管理队伍
   2.1建设“三化”队伍是学生管理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的分工不同,社会出现专业人士,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从职业社会学来看,社会变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许多职业都进入了“专业”的行列。“职业化”就是指把学生管理工作视为一种职业,把这支队伍建设为从事这一职业的教师队伍。“专业化”是指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知识和理论武装这支队伍的头脑,使他们成为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人。“5S化”是指要把学生管理者培养成为合格的企业适应者,成为当代学生以后工作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一个职业是否是专业,其特征与标准为:运用专门的知识与技能;专业化要求充分应用专业知识,我们学生管理工作也要向职业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那么我们需要培养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而且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要求上,我们也需要建设一支职业化的高校学生管理队伍。
   2.2建设“三化”队伍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需要
   当今国际社会呈现出“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新趋势,如何应对这一新趋势,整个国家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其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所培养的大学生的质量。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学校学生管理队伍的素质,决定了学生的素质。学生工作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和5S化发展,是当今高校改革与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2.3建设“三化”队伍是学校学生管理队伍自身发展的需要
   学校学生管理者与其他学科的专业教师一样,是学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在工作内容上,学生管理者会运用到许多涉及大学生健康成才的方方面面的知识。较高业务水平和全面的知识体系是一个学生管理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同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需要很强的能力和高度责任心,这些是有效开展学生工作的必备条件。这些条件的实现需要我们培养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学生管理团队,这支团队工作效率高,事业责任心强,社会重视学校关心,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建设高校学生管理“三化”队伍,同时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兴国的战略思想,把高校学生管理队伍作为我国重要的人才资源来建设的具体体现。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清醒认识到学生管理的重要,将学生管理队伍的培养和学术骨干培养放在相同高度。我们建设出一支职业化、专业化和5S化的高素质学生管理人才,为我国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李旭东.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问题及对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2]王洪才.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6)
   [3]旷永青,王再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专业化[J].高教论坛.2004(01)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应积极思考辅导员所具备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现状,为深入探索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76-02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教育和学生管理的一线工作
所谓“后进生”,是指学习相对较差,纪律、思想等方面暂时处于落后的学生。在实际的教育中,后进生又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即思想和成绩都差的“双差生”和只有成绩差的“单差生”。
【摘要】目前一些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存在着把课前预设教案看成是走形式,抄教参、补教案、不写教案等现象时有发生,教案成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累赘”之举,这严重地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制约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只有对教师在教案的准备、利用上提出符合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走出“形式主义”教案的误区,才能真正发挥教案为课堂教学的导航作用。  【关键词】教案形式主义 格式化生命力微型综合性  【中图分类号
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食物的匮乏,野生东北虎等多种猫科动物处于濒危的境地。随着人工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东北虎、狮、豹等猫科动物种群数量在慢慢扩大。但各种动物疾病也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应该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是立足学生、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  【关键词】课堂生机课堂教学学生课堂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79-01  一、注重备课内容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如果备课不认真,考虑不周密,就会影响课堂教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艺术团学生实训平台进行设计和搭建,对大学生艺术团的所有培训课程进行改革,实行学分制管理,并纳入全校范围内的素质选修课,提供给全校同學选择,从而实现大学生实训平台。  【关键词】大学生艺术团实训平台搭建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83-02  作为高校第二课堂教育平台,大学生艺术团目前已经成为了培养学生能
班主任作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在开展德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农村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班主任需要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学生,像妈妈一样赏识他们,运用
森林火灾作为森林存在的天敌,是一个世界性、跨国性的自然灾害,它每年烧毁大量的森林资源,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破坏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有时甚至造成
【摘要】随着人们教育期望的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体现工作艺术、促进教学效率、引导学生成长成为了众多年轻班主任直面的问题。本文将以一名年轻班主任的成长感悟为基础,就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进行一些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学生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80-02  班级是学校的教育单位,也是
【摘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成为学校的共识,并激起了广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但在广大农村小学,因受地域及师资水平的制约,教研工作长期处于一个低水平的徘徊状态。本文就这一现状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提高小学教研工作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86-01  自新课改以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成为学校的共识,并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