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面部巨大血管纤维瘤的结节性硬化症一例
【机 构】
:
130021 长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130021 长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130021 长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130021 长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130021 长春,吉林
【出 处】
:
中华皮肤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7年50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肺V/Q SPECT显像与CTPA对PE,尤其是亚肺段PE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因可疑PE首次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肺V/Q SPECT显像的571例(男265例,女306例,年龄24~91岁)患者资料。结果依据欧洲核医学学会(EANM)制定的诊断标准分为确诊PE、排除PE和不确定诊断,并与临床最终诊断进行对比研究,计算显像诊断PE的各效能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18F-氟脱氧葡萄糖(FDG)外渗对肿瘤摄取达到平台所需时间的影响。方法在HCT116荷瘤小鼠模型中,进行FDG外渗实验(实验分成3组,分别为无外渗组、40%外渗组和80%外渗组;每组n=5)。在注射后2 h的时间段内获取动态PET图像。计算尾部和肿瘤中FDG的时间-放射性曲线。临床试验:在注射FDG后1 h,对22例患者[男14例,女8例;年龄(70.8±9.2)岁]进行PET
目的检测带状疱疹患者疱液、血液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DNA载量及血浆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收集5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住院患者疱液、治疗前后外周血标本和2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疱液及外周血病毒载量,ELISA检测血浆S100β蛋白、NSE浓度。结果50例带状疱疹患者疱液中均检测到VZ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