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通气/灌注SPECT显像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wei27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肺V/Q SPECT显像与CTPA对PE,尤其是亚肺段PE的诊断价值。

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因可疑PE首次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肺V/Q SPECT显像的571例(男265例,女306例,年龄24~91岁)患者资料。结果依据欧洲核医学学会(EANM)制定的诊断标准分为确诊PE、排除PE和不确定诊断,并与临床最终诊断进行对比研究,计算显像诊断PE的各效能指标,绘制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将77例同期行肺V/Q SPECT和CTPA检查患者的显像结果分别与临床最终诊断进行对比,应用Kappa检验分析2种诊断方法的一致性,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评价2种方法的诊断水平。绘制ROC曲线,计算各自AUC及95% CI并比较。

结果

571例肺V/Q SPECT显像患者中,94例诊断PE(其中8例为多发亚肺段PE),427例排除PE,50例不确定诊断。经临床综合分析,93例确诊PE(8例多发亚肺段PE全部确诊PE),478例排除PE。V/Q SPECT诊断PE的PPV为93.62%(88/94),NPV为99.77%(426/427),Ac为98.66%(514/521),Se为98.88%(88/89),Sp为98.61%(426/432),不确定诊断比例为8.76%(50/571);ROC曲线的AUC及95% CI分别为0.985和0.971~1.000。77例同期行肺V/Q SPECT显像和CTPA检查的患者中,V/Q不匹配亚肺段52个,CTPA检出受累亚段级肺动脉1个。2种检查方法诊断PE的PPV分别为81.48%(22/27)和10/13,NPV分别为97.83%(45/46)和81.97%(50/61),Ac分别为91.78%(67/73)和81.08%(60/74),Se分别为95.65%(22/23)和47.62%(10/21),Sp分别为90.00%(45/50)和94.34%(50/53),不确定诊断比例分别为5.19%(4/77)和3.90%(3/77)。2种方法一致性不高(Kappa=0.330,P<0.05)。在PE的诊断上,V/Q SPECT显像较CTPA更具优势(P<0.05)。两者ROC曲线的AUC及95% CI分别为0.930和0.863~0.998、0.725和0.588~0.863,不具有相互重叠的区域。

结论

肺V/Q SPECT显像对诊断PE具有较高的PPV、NPV和Ac,较低的不确定诊断比例,对于PE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特别是对亚肺段PE的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中护士的角色。方法选择本市18个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126名护士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的工作内容及角色职能。结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人数不断增加,社区护士家庭健康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较高。结论充分发挥护士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的健康管理职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发展,为不断改进和提高国内医疗服务模式提
目的探讨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功能锻炼对机械通气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于本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1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护理基础上,采用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功能锻炼。对比两组肺功能、生活质量改善、再插管率和初次拔管后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护理后肺功能指标FEV1(0.86±0.25)V/L、PEF(4.89±1
目的探讨IPAD的移动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院内信息化平台为基准,开发基于IPAD的移动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将其应用于临床,其功能模块为:模板设定,模板的匹配,任务指派和设定,床边质量控制,进度观察和生成报表。结果绝大部分医护人员对该系统表示满意。结论将基于IPAD的移动护理质量管理应用于临床,可全面提升工作效率,缩短时间成本,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目的总结留置针致新生儿静脉炎的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以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予以留置针穿刺输液的新生儿176例为对照组,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留置针穿刺输液新生儿183例为观察组。以对照组新生儿为对象,探讨留置针致新生儿静脉炎的原因,提出优化护理对策,在观察组中进行运用。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胎龄、穿刺部位、留置时间、药物刺激性、护士工作年限等均是
目的探讨品管圈联合护理路径在子宫全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品管圈联合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焦虑抑郁评分、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
目的探讨全局式护理模式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入院后予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全程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抢救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4.17%、95.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25%、77.
目的评估18F-FDG PET/CT显像对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48例直肠癌患者(男37例,女11例,平均年龄59.7岁),术前均行18F-FDG PET/CT显像,在PET/CT图像上测量区域淋巴结长径、短径及SUVmax,将目标淋巴结同术后病理对照,确定转移性、非转移性淋巴结。2组间长径、短径、SUVmax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绘制ROC曲线,计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表征评估的导管更换方案在外周静脉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12月我院骨科病房行外周静脉置管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导管更换方案,观察组则给予基于临床表征评估的导管更换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外周静脉导管留置情况和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68Ga-DOTA-Tyr-奥曲肽(DOTATOC)-PET/CT和传统67Ga-闪烁扫描术(GS)对结节病的临床效能,并评价DOTATOC-PET/CT定量参数和结节病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分析了20例被组织学和(或)临床诊断为结节病、并均进行DOTATOC-PET/CT和67Ga-GS检查的患者。观察每个器官,并记录有阳性发现的患者数。比较DOTATOC-PET/C
目的应用N,N-二正丙基-2- [2-(4-[11C]甲氧基苯基)-6,8-二氯咪唑[1,2-a]吡啶-3-基]乙酰胺([11C]CB184)对人脑中相对分子质量1.8×104转位蛋白(TSPO)进行临床前和首次人体PET显像。TSPO在神经炎性病变状态下,在活化的小胶质细胞中过表达。方法表征CB184的体外选择性。通过鼠生物分布数据计算人体中[11C]CB184的辐射吸收剂量。在大鼠中按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