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中国生态军校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dan2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余载播绿不止——
  荒山野岭成园林
  
  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坐落于河北省鹿泉市上庄镇的太行山脚下,主校区占地 360万平方米。建校之初,这里还是一片“有山和尚头、有河无水流、风吹沙石走”的荒山秃岭,环境相当恶劣。当年眼前的荒凉景象,并没有吓退学院的创建者们,他们带领官兵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一边建设校舍,一边拉开了绿化攻坚战和持久战、营造绿色生态军校的序幕。
  1981年,官兵们植树近3万株,扩建苗圃39亩,育苗7万株,同时着手筹建花房,整修鱼池,取得初步成效。1982年,五届人大把3月12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成立了绿化委员会,设立了绿化办公室,制定了营区绿化长远规划和实施措施,从此学校绿化工作走上正轨。在第一个全民义务植树节,校领导亲自带头,全校教员、干部、学员、战士、家属等一起出动,形成浩浩荡荡的植树大军。大家鼓足干劲,甩开膀子,喊着号子,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在石头山上一个个地刨坑,从几里外一盆盆地端水,没有叫苦叫累的。 20余年来,院领导换了一届又一届,官兵们走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始终坚持把环保绿化作为学院全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营区的脚步从未停息过。
  最初因为经验不足,该院在绿化过程中也曾遇到“一年栽,二年黄,三年进灶膛”的尴尬。这使院党委深深认识到,绿化同样要遵循科学规律。为此,他们从驻地省(市)农科院、林业局请来专家,对该院地形地势、土壤成分、气候特点和植被情况进行实地考察论证,做出了可行性报告。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聘请技术人员对官兵搞好培训,负责具体指导和服务,选择不同树种在不同土壤类型栽种试验,优选出侧柏、刺槐、白杨、地锦等 32种林木乔灌:把好整地质量关、苗木质量关和种植关;确保栽种质量:狠抓科学管理,实施责任承包,确保花木成活率和正常生长。经过不懈努力,如今营区共有存活树木47万棵,草坪8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86%,形成了千亩柏林、百亩绿茵、绿廊通山等不同风格的大型景观,成为山青水绿空气新、鸟语花香景色美的生态型校园。
  在该院“绿化荣誉簿”上,记载着他们校园绿化取得的非凡成就:
  1981年,被石家庄市评为绿化工作先进单位1982年,被评为全军绿化先进单位; 1986年,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单位,1990年,被评为北京军区绿化重点工程先进单位,军区在该院召开了绿化现场会;1994年,第四次获全国先进单位称号,时任院长王琪作为全军唯一代表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绿化表彰大会;2002年,再次被评为全军“绿色营区”
  该院官兵在绿化营区的同时,也在尽心为野生动植物营造着一方栖息乐土:“让鸟儿在枝头歌唱,让兔儿在林中奔跑,让鱼儿在水中畅游”。为使林带免遭人为破坏,官兵们自觉当起“森林卫士”,维护这片野生林的安全。如今,营院内已有野兔、山鸡、松鼠、水鸟等60余种野生动物,呈现出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景象。
  
  依靠科技促环保——
  污水变清流 垃圾生能源
  
  为把学院建成对外环保交流的“窗口”,院党委紧紧围绕生态环保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目标,依靠科技创新,突出抓好了对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锅炉烟尘三类污染源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长期严重缺水曾是制约学院生态环境建设的一大难题,而大量生活污水外排又一直影响着与驻地群众的关系。为此,他们经反复论证,在专家指导下,决定充分利用校园现有资源和条件,启动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但在进行资金预算时,发现一期工程建设就需150多万元。资金不足,怎么办?院党委从学院长远建设考虑,横下一条心:即使勒紧腰带过日子,也得尽快将工程上马。他们先征得上级党委领导和机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扶持,多方筹集资金,历经300多个日夜的紧张施工,以高速度高质量完成了4200立方米的氧化塘、5000立方米的中水池、10个人工湖及10道拦水坝的主体工程建设,令专家组都赞叹不已。工程很快投入使用,采用国际先进的机械过滤、生化处理、生物处理和充氧曝气四项技术,逐步形成了一套以自然工艺为主的生态处理系统,日处理污水3000多立方米。达到了国家景观用水标准,且运行成本每吨仅需0.14元。他们还利用污水处理系统的跌落曝气过程,建成了错落相连的十二瀑生态园,使学院内观赏水面由过去的3100平方米增加到8万平方米,使学院景观建设平添了许多灵气。据悉,这套污水处理系统不仅涵养了水源,节约了灌溉用水,调节了气候,美化了景观,还建立了中水洗车场和中水冲厕装置,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再生利用效益,实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不久之后,该工程被列为全军五个重点环保工程之一。
  该院日产生活垃圾约5吨,长期以来简易填埋的处理方式,不仅侵占了大量土地,还严重污染了地下水和空气,产生的沼气极易导致垃圾自燃引发火灾。难题不解,寝食难安。院党委经过反复研究,又投资100多万元启动了垃圾焚烧处理工程。他们与焚烧炉生产厂家共同研究,革新设备,将固定炉排改为往复炉排,首创小型炉分拣进料与焚烧分区作业的工艺,进行分类无害化处理,使垃圾减量90%以上,去除了烟尘、臭味和毒素,改善了工作环境,降低了劳动强度,燃烧也更加充分。这项工程设备利用高温彻底消灭垃圾中细菌、病毒,将有害气体分解达标后排放,同时还将垃圾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转化,供洗澡用水预热,节约了大量燃料,实现了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提升营区人文内涵——
  环境育人谱新篇
  
  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提升营区生态环境的人文内涵,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阳刚与柔美的辩证统一,是这个学院在营区建设上追求的又一目标。
  院党委始终坚持“服务教学、环境育人”的指导思想,建设现代文化型营区,彰显鲜明的军校特色,将提升校园人文内涵纳入学院建设长远规划,做到“建设一栋营房、美化一片营区,修筑一条公路、留下两道绿阴,开辟一块场地、增添一道景观”。
  记者在该院看到,他们根据营区各地不同功能和地质特点,精心营造了一道道别具文化特色的风景线:在学院东部家属区和服务区,重点发展观赏林木,适当点缀小品,突出了庭院风格在西部训练场区,以原有野生植被为基础,发展以柏树为主体的各种乔木,间种红叶灌木,既有自然野趣又不失雄伟气势,在南部教学区,做到树成线、草成块、花成片,突出整齐划一、直线加方块的军营风格在北部山脚下,就低挖湖,就高堆山,环湖植柳,遍山栽松,建花坛、修亭阁、架小桥,形成了大型公园绿化带,在中部办公区,增植大型名贵树种,高松绕楼,喷泉映翠,形成法兰西式园林风格。登山俯瞰营区全貌,只见地势高低跌宕,景点错落有致,显出一种“东雅、西雄、南齐、北幽、中静”的文化底蕴,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该院注重充分发挥营区文化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在环境规划设计时,他们就注重把人文因素融人其中。在教学区建设中突出“直线加方块”的格局,在环境美化中凸显绿色主基调,选择象征意义强的青松、白杨和小草,结合小品建设、雕塑题刻、道路命名,弘扬砺志、劝学、奉献、进取的主旋律。该院还把生态建设成果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积极挖掘其育人功能,使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对大自然、对军校、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奋发进取的意识和牺牲奉献的精神。如今,官兵来了亲朋好友,常常自豪地引领他们参观学院建设成果:毕业学员和调转离退人员重返故地,大都要去看一看自己亲手栽种的一草一木,在美好的回味中舒解浓浓的军校情结。
其他文献
崇山峻岭间铁流涌动,惊涛骇浪中铁香飘溢!  片段一:清晨,600多台舟车浩浩荡荡地从福州某地出发,穿山越野、风驰电掣。傍晚,抵达漳州某水系。朝发夕至、日行八百,日推进四百公里,和强袭巴格达的美军推进速度打了个平手。  片段二:导调组的检查人员刚踏上浮桥便掉到了水里,原来,这是用来迷惑敌人的假浮桥。他们个个竖起大拇指:你们的伪装技术炉火纯青!  片段三:在敌航空火力的威胁下,舟桥兵闪电出击!他们快速
期刊
上个世纪60年代,一颗新星升起在历史的苍穹,一个光辉的名字走进千家万户,一种以他为名的伟大精神传遍中华大地。  这个人就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40多年后,有一个以收藏雷锋专题而享誉京城的军人,他就是八一厂化服道车间主任——董兴喜。  30多年军龄的董兴喜,收藏雷锋专题的历史已有16个年头。  董兴喜还在上小学时,就认识了比自己大10岁的雷锋,并视为偶像。60年代末,他参军到部队,军营里
期刊
最近,我们对63名直接接收入伍的地方大学生干部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总的感到,直接接收入伍大学生干部献身国防的思想基础牢固,能力素质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工作刻苦,成绩突出,是部队建设的新鲜血液,在部队建设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入伍大学生干部是一只“潜力股”    从被调查的63名地方高等院校毕业后入伍的大学生干部来看,大多数通过部队的培养,能力素质提高快,进步幅度大,发展趋势好。其主要特点: 
期刊
河南是人口大省、兵员大省。2004年,河南共接收转业干部4077人。在计划分配的干部中,99%安排在党政机关和全供事业单位,符合任职条件的师团职转业干部均安排了相应领导职务。2005年,是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的第二年,河南接收安置转业干部的任务仍然很重。近日,记者就做好年度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采访了河南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祁正祥少将。  祁政委说,2005年,河南军地双方将认真贯彻国家的安置政策和省委
期刊
魅力笑脸四十一号:沈阳军区某部河南籍一级士官于佳新和友们怀里抱着新领到的图书,高兴地咧开嘴笑起来,一摞摞的新书和一张张的笑脸让我从中感受到他们收获知识的喜悦,被他们的情绪感染,我拍下了这张照片。  (摄影/张玉玺)  魅力笑脸四十二号:2003年9月中秋节前夕,我去武警兵团指挥部六支部队十中队放电影。这个中队驻守在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边缘,是前一年刚从另一个执勤点迁过来的。官兵们靠自己的双手改变了这
期刊
[观点]  战士孟磊 入伍前,我曾遭遇过不诚信的经历。入伍时,父母也提醒我部队跟地方差不多,做什么事都得“留一手”,别轻易相信别人。到部队后,我的所见所闻都是带兵干部骨干彼此间的真诚相待,他们对新战士很坦诚。前几天,我就把藏在大衣里的手机交给连长保管。  班长李波:一些新兵因受当今社会、家人不良思想的影响,产生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处世哲学。作为一名带兵骨干在教育引导他们的同时,还
期刊
“白衣天使”上昆仑    4月16日,驻守新疆叶城的解放军第十八医院新一届医护人员在全院官兵的欢送下,将要踏上被中央军委授予“喀喇昆仑模范医疗站”荣誉称号的三十里营房医疗站守防。三十里营房医疗站地处喀喇昆仑高原腹地,海拔3700米,由于高寒缺氧,每年都有一批医护人员上山轮流守防,本次已是第43届白衣天使上昆仑。图为南疆军区后勤部李益荣副部长在为同时上山守防的高江峰、李丽小夫妻俩披红戴花。    缅
期刊
2005年中央电视台“金鸡报晓·春节联欢晚会”,作为全国人民的年夜大餐,又一次在《难忘今宵》的歌声中降下了帷幕。台上精彩的节目固然使人难忘,幕后英雄的付出也更为可贵。守卫在这里的武警北京总队某部十六中队官兵就是幕后英雄中的一员,在“春晚”这个特殊的时刻,央视的领导们亲切地把他们称为“护春使者”。    哨兵为保卫“春晚”练就了好“功夫”    今年“春晚”的王牌小品《功夫》令人称道,而“春晚”保卫
期刊
了解广空某训练大队大队长刘光成的人,都会公认他是一位优秀的基层主官,但据熟悉他的人介绍,他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书法家。用他自己的话说,正是二者的有益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才使得他带兵书法两不误。  刘光成是山东人,入伍后来到了岭南画派的发祥地广州。刘光成当初练习书法并无意练成多高水平,没想成家成名。当初仅是为了磨掉自己作为一个带兵人比较忌讳的急脾气,才开始了书法生涯。  工作之余,他推掉一切不必
期刊
生日思想    “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在我10年的军旅生涯中10次唱起,次次难忘!1999年,外景拍摄归途中,是随舰出海训练的海军战友在军舰上为我唱响,伴着滚滚浪花和海风,2001年,生日第二天带着这美好的旋律,踏上了去往海南拍摄的征程,那一次我们顶住了地表近60度的炎热,去年,节目录制完毕后,节目组的全体同志手拉手为我祝福,送给我—个至今惊喜难忘的时刻。感谢生活这个版块的设置,让我今年又拥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