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溯及力探讨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罗马法律格言曰:“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法不溯及既往,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法律适用原则,其含义是指法律颁布前的行为或事件不受该法律的约束,但对于所保护的权益有益的除外,由此亦界定了该原则的适用范围。我国《立法法》第84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经济法部门的法律,其最终主旨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从此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在其适用时同样应受“法不溯及既往”的限制。
  【关键词】法律;溯及力;探讨
  
  一、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价值基础
  不溯及既往原则源自信赖利益保护原则,而信赖利益保护原则是由于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发展而来,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兴起并逐步发展起来,我国将信赖利益保护原则概念由德国引入。这一概念的内涵即人们之所以遵守政法的法令和行为,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政府的法令和行为能够被人们所预知,其具有稳定性,即便有所变更,也可以按照较为固定的模式去追寻。在法治社会中,人们的权利在实体法中得以规范,因此信赖利益要依实体法而建立。《消费者权益法》作为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共同体,更应坚守其信赖利益,遵循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维护自己的法律权威。信赖利益保护原则要求凡事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已经做出相应规定的法律行为不随意撤销、变更。
  法无规定即自由,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出台,弥补了一些关于网购商品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空白,限制了相关领域企业的权利,明确了在交易过程中各方的义务。但在新消法出台以前,在这些领域出现纠纷,能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伦理道德和交易习惯,人们正式遵循着这样的模式在日益繁荣的电子商务活动中获得自己的利益,并且,将这些伦理道德和交易习惯中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体系的部分推动上升为法律、法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扩展了消费者的权益,如:网购商品在不影响正常销售的情况下有权无理由七日内退货,不公平“格式条款”一律无效等,减轻了消费者在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另一方面也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二、人权价值、秩序价值和效益价值的平衡
  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实质上所要解决的,是蕴含在跨时的法律效力问题背后的价值取向问题。法不溯及既往原则作为优秀的法律文化传统,其从创设之初一直不断追求的便是防止公权力的滥用造成对私权利的侵害,保护公民的既得利益和期待利益,保障公民的在良法下的自由。而在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我们应该如何界定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价值取向,应如何更好的平衡各种价值,笔者认为应遵循人权价值基础、秩序价值核心和效益价值优先的平衡原则,使得市场经济能更安全、稳定、长远的发展。
  (一)人权价值的基础地位
  消费者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国家公权力的保护,这也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诞生的重要原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从各个角度规定了消费者的权利,形成了具有体系化的权利保障,其中包括消费者安全权、知悉权、选择权等,保证其在市场交易活动中的基本利益。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各个消费环节变得更加高效、快捷,我们不断的去追寻过去利益的保护将会得不偿失。从权利保护的角度出发,对于在新法实施前就已经完成的违法行为,解决这样的纠纷所要消耗的社会成本将是巨大的,因此我们对这样利益的保护应十分谨慎。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在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的适用并不意味着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淡化。此原则适用的前提是新法的颁布,而在我国这样一个法制不断健全的国家,新法必然是对旧法的完善和提升,因此这就在另一个层面确保了消费者的权益在以后的经济活动中将得到更好的保护,这并不和维护公民权利相冲突,相反这更好的保障了消费者的长远利益,保证了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秩序价值的核心地位
  张文显教授指出:“秩序意味着社会中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关系的稳定性,结构的有序性,行为规则性,过程的连续性,事件的可预测性,以及财产和心理的安全性。” 法律秩序作为法律规范在社会关系中的实现的标志,可用来衡量法律实现的结果、水平、质量和规模等,所以法律秩序的形成及其合理性就显得非常引人注目,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法制及其现代化程度的核心标准。
  秩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秩序更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核心价值取向。在我国, 经济法的根本任务已不再是原来的简单的维护计划经济管理秩序转,而是上升到建立和维护自由、公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秩序的高度,因此,我国已明确将“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写进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宗旨。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更应该保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效力的稳定性,能够让市场经济交易双方按照现有的法律、法规放心的去进行市场经济活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更多的给予了企业相应的义务,从其优势地位考虑这是合理的,企业遵循着这样的规定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并在相关规则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追求经济利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公平交易原则要求兼顾双方利益,因此我们在最大限度的保障消费者的利益的同时更不能忽略企业的利益。
  (三)效益价值优先
  经济分析法学的集大成者波斯纳曾说:“法律的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问题是: 是否及在哪种情况下,非自愿性的交易可能会提高效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保护的是市场经济中消费者的权益,而其规定将直接影响市场经济的运行。在市场经济中,效益最大化是其追求的永恒价值,那么,我们在讨论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溯及力的时候就应该给予效益——这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重要的价值取向充分的重视。效益优先原则要求市场的竞争机制充分,大部分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法人,其本质要求其充分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在现有法律框架内享有充分的竞争自由。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严格限制市场运行障碍,反不当竞争,明确产品责任,迫于外部环境的压力,产品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生产经营者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甚至杜绝了质量低劣的消费品进入流通环节。但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物质追求越来越高,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会随着提升,这也意味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产品责任也会越来越严格。而我们不能以此为基点,要求企业在生产时就要产出完全高于现有标准的产品,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根本需求,无法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财富积累的预期目标将无法实现。所以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法》也不能溯及既往。
  三、结语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出台将进一步更好的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其他市场主体的利益,法律最重要的是平衡社会各方的利益,追求真正的社会和谐。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在国外许多国家都已写入宪法,确立了其根本性的地位,从法律的制定到法律的应用都应遵循这一原则。我国目前还仅停留在法律的适用阶段,并且对适用的例外情形亦未明确规定。笔者借以对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溯及力的探讨,浅探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在我国的法律应用的价值,希望会对这一原则的推广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俞木传:《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J],《财贸研究》2006.(6).
  [2]杨宇冠:《试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价值取向》[J].《法学评论》,1999(4).
  [3]杨登峰:《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地位和适用的例外》[J],《金陵法律评论》2009,春季卷.
  [4]朱力宇:《关于法的溯及力问题和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若干新思考》[J],《法治研究》2010 第 5 期.
  [5]许娟娟:《我国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存在的问题分析》[J],载《华章》,2012(26).
  [6] 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93页.
  [7] 夏锦文:《社会变迁与法律发展》[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08-109页.
  [8] 波斯纳:《法律经济分析》.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 年版. 第7 页.
其他文献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主要阐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科学处理教师、学生、教材三者在课堂结构中相互牵引、交叉的作用,将各环节、各要素优化组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课堂教学的力度,发展学生思维,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素质教育;优化;教学过程;优化组合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空中,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获取知识
期刊
【摘 要】轻视教材甚至抛弃教材,在今天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因此,我们呼唤在课堂上对教材使用的回归,树立教材的“整体观”和“思辨观”,实现教材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真正意义上的超越。  【关键词】教材;回归;超越;价值    语文教学似乎有个怪圈,容易走极端。过去我们视教材为典范,视教参为权威,在教材面前唯唯诺诺,不敢越雷池半步。而今,各种“理论”沉渣泛滥,我们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追求所谓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动力、学习风气等几个方面对不同年级学生学习的影响进行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分析大二学生的特点及与大三、大四学生的差异,总结出低年级在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形成良好学风的途径及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学习动力、学情调研 、学风建设    目前学生学业状况不太理想,主要存在学习成绩两级分化、学习主动性不强、逃课现象较为严重等问题,如何抓好大学生学风
期刊
【摘 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之一,要想学生学得好,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因为学生只有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动起来,而不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路,才有可能都得到快速发展。让学生动起来,指导学生在掌握“读、听、说、记、思、写、用”等基本方法,是有效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学生主体;数学教学;学法指导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
期刊
【摘 要】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种历史顽疾,因为这一问题的根源并不仅仅在教育,而更多在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资源状况乃至文化传统。社会竞争决定了课业负担的“水涨船高”,教育有些力不从心。我们教师不可能去改变教育?更不可能去改变社会?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在尊重现状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地进行“减负增效”,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责无旁贷。下面浅谈我在“减负增效”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教学;实践;思
期刊
【摘 要】阅读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也是考查学生英语能力的主要手段。新课标指出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因此,如何上好高中英语阅读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结合教学实践,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策略    阅读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高中生来说,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
期刊
【摘 要】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数学一直处于重要的教学地位。究其原因,是因为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都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就必须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为此,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是最重要的学科之一。但是现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还不是很令人满意,传统教学下的应试教育思想还在影响着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为教
期刊
【摘 要】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进行剖析,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需要教师创设合适的数学教学情境;确定教学目标要结合学生实际;针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相应的课堂教学方式,将提问置于具体的情境中去进行教学。同时确定教学目标要结合学生实际。教学过程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积极参与。  【关键词】有效教学
期刊
【摘 要】在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会学生观察、积累,还应该注重扩大学生的阅读积累量,关注读写结合;学会放手,不要提太多要求;注重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生说写能力的培养;讲评作文时要注重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教学建议;写作能力    在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会学生观察、积累,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教学中注重扩大学生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提出了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这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英语学科而言,有效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促进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还要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方法,让学生爱上英语学习,学会英语学习。这对传统的应试教学观念与模式提出了挑战,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进行初中英语有效教学呢?  【关键词】新形势;初中英语;教学    一、改变教材观,带着学生步入英语世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