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baobei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斑块稳定性将其分为稳定组(68例)和不稳定组(82例).统计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斑块不稳定发生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和不稳定患者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不稳定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5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中不稳定斑块共82例,斑块不稳定发生率为54.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稳定组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占比、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显著低于稳定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LDL、Lp-PLA2、Hcy水平高及血清HDL水平低均为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46、3.536、2.790、3.083、1.982,均P<0.05).结论 血清hs-CRP、LDL、Lp-PLA2、Hcy水平高及血清HDL水平低均为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对有以上特征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及干预,减少患者斑块不稳定的发生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发生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制定预防策略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其是否发生呼吸道病毒感染分为阳性组(22例,发生呼吸道病毒感染)和阴性组(78例,未发生呼吸道病毒感染).比较阳性组患者呼吸道病毒检出情况;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
目的 探讨化疗期间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规范化营养支持对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指标与营养支持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为临床改善化疗患者营养状况提供治疗依据.方法 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并根据NRS2002评分进行分组,NRS2002评分 ≥?3分(60例,存在营养风险),NRS2002评分0.05);而NRS2002评分0.05).结论 肿瘤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概率相对较高,而对肿
目的 探究超声造影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9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100个结节)行甲状腺结节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超声造影检查,并以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成甲状腺乳头状癌组(67例,颈部淋巴结转移25例、未转移42例)与良性病变组(33例,甲状腺肿24例、局限性桥本氏病9例).比较两组患者超声造影灌注表现,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分析超声造影检查对甲状腺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