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诉讼的案源问题

来源 :银幕内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al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7 年民事诉讼立法中明确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加上自2015年开始的为期两年的试点,在三年的实践过程中,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在取得显著效果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根据各地公开的数据,目前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线索来源比较闭塞,相比于行政公益诉讼和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件量较少,应当予以加强。
  关键词: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来源;和解程序
  目前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量远远少于行政公益诉讼与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使得民事公益诉讼隐隐有成为空中楼阁的现实危险,案件来源的匮乏是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量较少的主要原因。
  一、案件来源之实践现状和问题
  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从民事公益诉讼与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数量的差异就可了解检察院缺少民事公益诉讼案源的现状,以长沙市与临沂市河东区为例:根据《长沙市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工作情况报告(2018)》的数据显示:“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底,长沙市检察机关共梳理、收集和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289件,已立案176件,提出检察建议和发布公告52件,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案件4件。涉及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51件,涉及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25件”,具体数据如下表:


  根据临沂市河东区人民检察院的公益诉讼工作情况的报告的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该区检察院先后排查搜集民事公益诉讼线索13条,在履行其他检察职能中获取公益诉讼线索9件”。从以上数据可得知,无论是从案件线索数还是立案数上进行比较,民事公益诉讼都远不及行政公益诉讼。
  二、针对案源匮乏现状之原因分析
  与民事公益诉讼相比,行政公益诉讼与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在案件线索的发现上具有天然的优势:行政公益訴讼的诉讼对象是行政机关,相关的案件线索可以从行政机关处找到蛛丝马迹,且群众对于行政机关的社会监督也是检察院案件的重要来源,案件线索来源相对容易;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先进行侦查,侦查完毕后将案件移送给检察院,案件来源方便,无需检察院再自行收集证据。
  而民事公益诉讼与其二者相比存在的劣势在于检察院缺少主动发现案件的权力和能力:检察院是国家司法机构,也是国家检察机构,它可以通过日常检察工作从行政机关处获取案件信息,也可以通过审查起诉工作从公安处获得案源,但是其不具备行政机关的监管能力,诸如污染环境,食药安全都有专门的行政机关进行监管,检察院无法获得及时讯息,难以掌握案源线索。
  三、针对案源匮乏现状之完善方案
  由于公益诉讼较传统诉讼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导致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在逐步摸索和发展过程中,形成各自的公益诉讼体系,虽然相互差异较大,但求同存异仍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合我国国情笔者认为可以有一下几种操作模式:
  1.以微博、微信作为平台,鼓励媒体群众将自己知道的线索向当地检察机关进行举报。这种模式方便快捷,无需额外制作专门信息平台,成本较低缺,但是,由于上下级检察机关,不同行政监管机构之间通常情况下不会在微博、微信上共享信息,导致其相互之间信息不通,会使检察机关案件线索筛选工作压力增大。
  2.以专门的软件作为平台,建立检察机关与公安、生态环境部门等相关机构的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立体的司法监督环境。此种方式相比于第一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在不同机关间实现信息共享,有利于提高效率,使线索的移送存有记录,便于监督和管理;然而这一模式要求国家设计专门软件,并进行日常运营和维护,同时媒体群众须下载专用软件方能进行举报,相比于微博、微信,这种模式更加消耗公共资源,也更为麻烦。
  3.笔者以为,是否可以将以上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以微博、微信为主要的线索收集平台,充分利于其用户群体庞大、上传方式简单的优势,使得社会上的线索能够较为容易的被检察机关所收集;同时,加紧建构执法机关线索共享平台,使得相关案件信息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传递,形成“两微一端”的线索收集体系,使上面两种模式优劣互补。这一做法势必会消耗许多的国家资源,其中的大部分用于执法机关线索共享平台的构建和维护,但可以预见得失执法机关线索共享平台所发挥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公益诉讼领域,同时也可以用于其他需要多家机关相互协作的领域,比如公安机关与监察机关,其利用率会比较高,所以从长远来看,其消耗一定的国家资源是可以接受的。
  四、结语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制度正式写入法律加上试点的三年一共才五年的时间,实践中暴露的问题远不止案件来源一个,本文选择将重点聚焦在案源,是希望在实践中检察机关能充分利用法律授予的权力,给予民事公益诉讼更多的重视,莫使民事公益诉讼成为空中楼阁。
  参考文献:
  [1] 张雪樵.检察公益诉讼比较研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9.
  作者简介:孙铭(1996—),男,吉林白山人,法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律。
其他文献
摘要:《小妇人》是1868年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发表的一部“关于女孩子的书”,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描述了马奇家四姐妹的成长故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为基础,对四姐妹在父权制阶级体制、资本主义伦理道德以及劳动的性别分工的影响下所作出的应对进行分析,加深读者对马克思主义女性观的认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父权制;性别分工  一、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期刊
摘要:九十年代初,香港电影正值黄金年代,其中翻译的作用不可或缺。电影的翻译分为字幕翻译和配音翻译两种,本文简要概述九十年代初期香港电影字幕翻译与配音翻译的情况,并试图分析其成因,特点及影响。  关键词:香港电影;字幕翻译;配音翻译  一、概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香港电影发展势头正盛,1993年甚至创下产出234部的记录,总票房达到11.33亿港元,是在好莱坞影响力下少有的仍在茁壮成长的电影工
期刊
摘要:影视作品中的军旅题材作品,大多都是根植于军事实践活动之中,从军旅生活到军队宗旨和使命的一个反馈。从其特征上来看具有战斗性和教育性及艺术特征,不仅如此,在影视作品播放和宣传的过程中还会起到宣传动员和引领审美等功能,是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题材。  关键词:军旅影视作品;特征;功能;内涵  一、军旅影视作品的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把“军旅”一词解释为:“军队,也指军事。”《辞海》对“军旅”一
期刊
摘要:在现阶段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與此同时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在随之逐渐提高。数字电影放映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公益电影事业的发展,其在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这就要求在放映农村公益电影时,合理的运用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充分发挥该项技术的重要优势。笔者针对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在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中的重要优势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在农村公益电影放映
期刊
摘要: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涉及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符号的多模态话语形式,字幕翻译则涉及到对多种符号资源构成的动态文本的表达。本文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指导,从文化、语境、内容、表达四个层面探讨纪录片《生活万岁》的字幕翻译,分析该纪录片的字幕翻译如何与其他模态相结合,共同构建整体意义,并完整准确地诠释作品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纪录片;字幕翻译;《生活万岁》  近年来
期刊
摘要:从古典戏剧作品到电影,《赵氏孤儿》以高超的戏剧技巧,传达着忠、诚、义的主流价值观,即使故事内容不断改编流变,呈现方式也不断更迭,但作品背后传承的集体无意识在每部作品中都有体现,始终传达着中国文化秉性的美学思想和有仇必报的民族血性。  关键词:戏曲;电影;《赵氏孤儿》;改编  一、电影与戏:不可分割,改编相契  戏曲和电影是中国不同时代、通过不同媒介传播的艺术形式,二者虽有差别,但都是以讲述故
期刊
摘要:音乐鉴赏是许多高校开展的课程之一,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们的音乐情感,同时音乐鉴赏让学生从感性的观看上升到理性的欣赏层面。在音乐鉴赏课中,学生对影视音乐更易于接受,学生们可以通过剧情、画面等内容,了解音乐的内涵,可以说影视音乐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措施。大学们对有的音乐曲目可能不熟悉,但是对电影、电视非常有兴趣。因此,老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要借助影视音乐,提升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
期刊
摘要:影视剧《想见你》是中国台湾一部都市奇幻悬疑爱情剧,具有典型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影视剧作品。影片以“穿越”+“悬疑”的组合叙事模式。创造了“无限循环”式的“莫比乌斯环”时空压缩体系。影片精良的制作水准和强大的戏剧冲突内核,使其从自播出以来,便好评不断,甚至被称为台剧的“新标杆”。而本文将以《想见你》的叙事策略为研究主体,研究影片背后的逻辑变迁、认同机制。  关键词:想见你;叙事策略;莫比乌斯环 
期刊
摘要:自十九大以来,中华民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更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加强青少年主旋律宣传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是应对时代变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  关键词:青少年;主旋律;宣传教育;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须旗帜
期刊
摘要:电影的“快适”挑逗着观众的欲望,“善”提供道德规训,“美”则融汇观众对快感的渴望,道德感的移情作用和对艺术手法的探索,超越了前者的功利性目的。本文借康德《判断力批判》中快适、善和美三个维度,探析不同类型电影的审美经验。  关键词:电影;康德;审美意识;判断力批判;美学  康德在他的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中,将审美经验分为快适、善和美三个维度,并以动物性、理性、伦理和有无功利对其加以界定。电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