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运动?自信成长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wu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园在2013年启动了省级《指南》实验区基地园的实施方案,省级课题《重身心素质,轻技能训练的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于2014年11月在省普教室立项。一路走来,我们以《指南》为背景,课题为依托,体育活动为切入点,结合“快乐精彩,自信成长” 的办园宗旨,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实践与研究。
  一、打造开放、自主、多元的活动环境
  (一)合理渗透体育文化,培育体育精神
  注重体育文化氛围--“软环境”的营造,通过對幼儿园大环境、楼梯走道和班级体育展板一系列的体育文化的渗透,让幼儿在软环境中感受体育氛围,学习体育文化,培育坚强、勇敢、自信、勇于挑战的体育精神。
  1.幼儿园大环境
  户外文化墙创设了“足球小子”“快乐冒险”“快乐的小精灵”等及我园的吉祥物“钢娃”的各项运动的动态图;
  2.楼梯走道
  如在幼儿园的楼梯走道创设了“马拉松文化”“我们的文化节”“运动明星”;
  3.班级主题展板
  班级内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运动主题的不同师幼共同创设体育文化展板。
  (二)合理规划开放、自主的运动区域
  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以幼儿为本,以重身心素质、轻技能训练为核心,坚持安全性、适宜性、多样性、趣味性和经济性原则,把园区的户外游戏区域进行了合理的规划。例如我园的足球场,由原来的摇摇椅区改造而来,在土地上铺上绿色的草坪,摇身一变变成了开放、自主的运动场,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从适宜性来说,非常的安全,适宜幼儿运动,幼儿在草地上运动不怕摔。这一区域活动的形式也很多样,除了能踢球外,还能不分年龄段的奔跑、滚爬等,特别开放。园区除了规划出“足球场”区外,还规划出了“玩水区——乐在水中”“ 玩沙区——沙趣”“攀爬区——我们来挑战”“玩土区——开心菜园”“骑行区——快乐的快递员”“野趣区——挑战小怪兽”“民间游戏区——我能行”八大区域。
  (三)合理投放多元、适宜的运动材料
  幼儿的游戏活动离不开开放自主运动区域的合理规划,同时也需要多元、适宜的运动材料来增色。
  1.挖掘 “新型”材料,提高趣味性
  生动有趣的活动材料能引发幼儿的活动热情。例如我们充分调动家长资源和本地资源挖掘的竹制材料,有玩水的竹枪、竹勺、竹筒和竹圈。有立体的“鸟窝”、信箱、“有趣的投掷土箕”和“小怪兽”,有低结构的纸箱、纸棒、纸桩,幼儿在与这些新型材料的互动中,感受运动的快乐。
  2.投放“适宜”材料,体现层次性
  幼儿阶段存在着典型的个体差异,这些都会影响他们各自的运动能力,因此,根据个体差异,我们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如小班的“玩水区”投放了不同材质、难易的舀水工具和不同瓶口大小的装水瓶子;孩子们在这些大小、高低、动静、玩法不同、难易不同的材料中体验、积累运动的经验,挑战自我,享受成功,提高自信心。
  3.提供“交流”材料,促进互动性
  如在“民间游戏区”投放抬轿子、抛接球、大绳、舞龙,大力士材料等,教育需求及价值蕴涵在材料中,幼儿就会自觉的去寻找伙伴,与同伴合作。
  充分的挖掘园区资源,打造自然、生态的开放、自主、多元的活动环境,支持幼儿快乐运动,同时在运动中学会了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勇敢坚强、互相谦让、相互合作,培育自信精神。
  二、采取退位、观察、对话的教育策略
  《指南》引领下,教师的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在于:退位放手、陪伴观察和分享对话。
  在传统的游戏中,教师往往是游戏的主导者、传授者和组织者,幼儿只是游戏的参与者,教师们习惯控制幼儿进行游戏,但游戏应是幼儿自由、自主、自发的,我们应放手给孩子,让孩子自主游戏,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让幼儿天性得到自由,教师应该管住手、嘴、脚,适时的陪伴观察和指导,通过引导师幼和幼幼的分享对话,提升孩子们的运动经验和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
  三、开展丰富多彩、适合于幼儿的体育活动
  (一)体育文化节
  连续举办了六届的“体育文化节”,体育文化节的口号是:“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通过家园共同设计吉祥物、文化衫,根据《指南》精神,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文化节的活动形式也是丰富多样,有舞龙、武术、腰鼓、轮滑、骑行、亲子韵律游戏等,活动中让家长、幼儿、教师共同参与,将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融为一体,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体育文化,培育体育精神,体验快乐,在快乐中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二)亲子马拉松
  “亲子迷你马拉松”在引导幼儿掌握正确“跑”的动作发展的同时,更主要以迷你马拉松的活动形式为教育契机,引导幼儿传承马拉松精神,感受马拉松文化,展示马拉松风采,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坚持不懈,挑战自我,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品质,也是一次向家长传递“重身心,轻技能”的教育理念的契机。
  (三)小小足球队
  源于有体育专业的男教师的资源,本着激发幼儿对足球的热爱,成立小小足球队,以足球游戏的活动形式,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团队合作、积极思维、大胆勇敢的良好品质;让幼儿在足球运动中提高躲闪、奔跑的运动能力。
  (四)快乐韵律
  将体育活动与韵律相结合,用音乐的旋律掌握幼儿的运动量,将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与幼儿的基本动作想融合,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五)我们来挑战
  这是个户外串联式的体育活动,整合幼儿园的大环境和运动器械,让幼儿有能动、敢动的空間,结合《指南》精神,将主题式体育活动、角色化的游戏体验和走、跑、跳、平衡、投掷、翻滚、躲闪等基本的动作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融通,从而培养幼儿敢于挑战、不怕困难、能坚持的良好品质。
  在《指南》背景下,我们充分挖掘、整合环境和资源,退到后方观察、支持幼儿,让幼儿在丰富多彩、适宜的体育活动中自由、自主、创造、愉悦地运动和游戏,真正做到培养其坚持、勇敢、不拍困难,勇于挑战、快乐自信的良好品质!
其他文献
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林崇德认为:“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但是长期以来,德育的付出与绩效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落差。学校德育实际仍然没有完全摆脱“无人的德育”,形式主义的德育,缺少吸引力而不太受欢迎的德育的困境,甚至反倒成为扼杀人的潜能、压抑人的个性、扭曲人的心灵的德育。我们认为,德育工作者的理想是实现学生“主体育德”的境界,即在德育过程中充
期刊
又即将开学了,回校领取新教材。一领到书,习惯性将课本浏览一遍……咦,又有新改动,多了几个新栏目,其中最让我有感触的是“我的视角”。该栏目收揽学生自学时可能产生的问题,独立的见解、改进的意见、延伸思考及与阅读配合的练笔活动、总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这栏目设置的不正是符合《语文课程标准》里提到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为此值得我们老师重视的栏目之一,如果我们老师教学得法,对学生受益匪浅!  一、
期刊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学习保持最佳状态的关键,它可以感染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把所学归于生活,就必须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以加强教学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游戏、猜谜、看录像、听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
期刊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申斯基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入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接近我们生活的高考状元也这么说:“我的最大秘诀就是热爱学习,并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里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爱学习,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情况下自觉地进行学习。而养成良好的学
期刊
一、制定规则,建立良好秩序  建立合理的、必要的规则是孩子能自律地开展各项区域活动的重要保证。以往在区域活动时,总会看到孩子一窝蜂地往自己感兴趣或新增设的区域挤,出现争抢现象。为此,教师讨论:怎样解决拥挤、争抢现象?进过研究决定,在各个区域做插卡区,规定每个区域的人数。插卡区做好了,又为小朋友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名卡,贴上自己的照片,贴上可以容纳的人数。规则制定好以后,幼儿游戏时争抢、拥挤的现象明显得
期刊
安全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近几年,校园安全频频响起警钟,让校园安全教育成为热点话题。校园安全教育与学科教育教学已形成并驾齐驱的局面。安全教育内容涉及面广,对于消防、卫生、食品、防暴防自然灾害等专业指导的要求更精准、更严格到位。但沉闷的说教并不能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既需要专业性的指导,又要寻找适合幼儿兴趣的学习方式。2015年9月,在幼儿园立项研究的课题“《指南》背景下幼儿园与家庭社
期刊
每个幼儿都是在其以有的心理发展水平或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走进阅读世界的,都是在与书的对话和互动中逐步发现、欣赏和品味书的——幼儿走进阅读世界的过程就是幼儿与书的主动对话、主动构建的过程。  我班小朋友思敏从不喜欢读书到爱上书,逐渐品味了书的乐趣,走进多姿多彩的阅读世界,到能积极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书的理解,大方自信的讲故事的转变,让我想到很多。当我们走进幼儿,和幼儿们一起阅读并分享书的快乐时,令人感
期刊
幼儿园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的最基础的作用,当前对幼儿社区实践活动的研究正在成为各方研究的重点。社区作为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幼儿园教学资源、推动教学活动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此为研究内容,就当前社区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社区资源利用的建议。  一、实践活动中社区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分析  (一)社区资源的主动参与意愿不强  当前,社区资源承担着较强的社会公共服务的属性,作为
期刊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捧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敬业精神让人感动。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创立了崭新的教育学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为我们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事幼儿教育14载,我也深有体会:幼儿对社会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培养,就应从他们所熟悉的环境出发,只有让幼儿积极与人的交往、主动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才能有效地认识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广大初中教师对语文作文教学进行了许多探索,学生的写作能力,交际能力、语文综合素养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有些学生写的作文不是偷梁换柱、胡编乱凑,就是高谈阔论、空话连篇,净写些陈芝麻烂谷之事,没有一点新鲜感。针对这个问题,我在作文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对“写作難”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细心观察,鼓励他们积累与思考,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从而促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