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之我见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er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申斯基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入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接近我们生活的高考状元也这么说:“我的最大秘诀就是热爱学习,并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里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爱学习,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情况下自觉地进行学习。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这种爱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自觉地热爱学习……许多著名人士都一致认为:真正的成才之道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家都知道,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自觉性较差,行为的反复性大,或许今天他做得很好,但明天又会重蹈覆辙。鉴于此,如何改变学生不良学习习惯至关重要,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小抓起
  学生的年龄越小,习惯就越容易建立和巩固,不良的习惯也易于纠正。如有的学生有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不按时完成作业,或者书写马虎等坏习惯,即使在老师的教导下有了改正的决心,可往往有改了又犯,犯了又改的循环。但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到了年龄大些自然就会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这种思想是极其错误的。在家长的心目中,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小孩,一年级的时候认为小孩小,到了六年级小孩还是小,那么,他这辈子都不会养成什么好的学习习惯,反而那些坏的毛病就永远也不会改掉,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要尽早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改正家长错误的思想观念,学校和家庭互相配合,要从小开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在成长中不断强化,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循序渐进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把所有的习惯养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形成过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从一年级就开始,并不断的延伸下去。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稳定的发展。例如在低年级,要让他们养成专心听课,按时完成作业,有正确的写字姿势等简单的学习习惯;中年级要养成查工具书,阅读,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积极思考,善于提问题等较复杂的学习习惯;到了高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加强,要他们养成写日记,读课外书,勇于探索创新等难度较高的学习习惯。这样,每个阶段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形成,达到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长时间的反复抓,学生到了高年级基本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每个习惯之间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并且要不断巩固,不断增强,使这些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活动时,就可以说这个学生养成了那些学习习惯。这也正是我们教师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严格的要求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外力的检查和监督。由于自控力较差,小学生的行为习惯需要学校和教师有力的约束和调控。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与子女的特殊关系,家长在家庭的特定地位以及家庭的特殊环境,决定了家庭教育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因此教师和家长协调采取怎样的措施,是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大计中的重点。
  学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分级管理,实行责任制。规定每个年级的学生要养成什么学习习惯,并且要每个教师根据学校的安排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首先从认知方面着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孩子讲明养成良好习惯对学习的重要性,指出要养成这些良好学习习惯,必须克服哪些毛病,让孩子心中有数,做起来能联系自己的实际落到实处。其次,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定下各项习惯的要求和奖惩制度,要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执行。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奖励,对经常违反的学生及时且反复地教导,直至他改变为止。还在班级内实行互相监督,利用班级的团体力量,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农村的家长在管教孩子时,一方面要重视子女的教育,并采取适当的方法纠正孩子不良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要积极与学校配合。教师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学校班级的相关制度规范及奖罚制定,协调好各方的沟通工作,使家长明白学校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并参与其中,学校与家长齐心协力,共同监督教育学生。
  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榜样的作用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小学生的模仿能力都很强,而教师在学生心中有着一定的威信,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只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得以更好地实现。
  另外,不要少看学生之间的榜样。鼓励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学生都有好勝心,他们在自我约束过程中需要动力,这个动力就是老师的鼓励。老师对学生的表扬,能够激发学生的进步欲望,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通过表扬鼓励,一方面激励学生勤奋守纪、追求进步,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发展个性,从各方面去争取进步。根据这个特点,我树立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在班上表扬专心听讲,作业工整认真,自觉遵守纪律,多做好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在班内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从而使学生自觉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促进孩子的学习,而且会使他们终生受益。但是,养成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不断重复和练习中逐步形成,要靠长期的坚持与不懈的努力,要靠教师与家长科学合理的评价去引导,要靠教师与家长的经常性监促与检查才能实现。我们要从学校和家庭的实际出发,在为学生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的同时规范他们的行为、操行,使学生在自律和他律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學习习惯。
其他文献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柳城县民族中学初二、初三年级的女生共200人。年龄分别十五、十六岁的健康学生。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为了了解学生对耐力练习的态度,在实验之前,做了一个调查问卷。共发问卷200份,回收190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185份,有效率97.3%,属于有效资料。实验结束后,主要就第四和第五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也是发放200份,回收195份,回收率
期刊
面对五十四位可爱的孩子,我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今天,我本来打算给学生道歉的,没想到学生把我的不好忘却。他们像往常一样和我谈笑风生,在他们的心目中,我依然是他们的语文老师、班主任和朋友。  昨天下午,我像一只愤怒的狮子,在班里大吼大叫、大发雷霆。班里的问题层出不穷:学校三令五申,不准带手机玩手机,张鲁、石胜昌、石胜怡和马利伟还往學校拿手机;窦佳、黄先哲还有马利伟,私自离开宿舍,到校外去住。我和他们的
期刊
现代教育研究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以自身为主体与周围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环境是影响儿童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客观因素。环境是儿童教育中“潜在课程”的一部分, 环境创设是教育影响儿童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环境的创设已经成为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因素。由于我们幼儿园活动空间狭窄,我们把环境创设主要放在墙饰布置上。墙饰作为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面印照孩子生活与学习的镜子,不仅美化着孩子的生活,而且
期刊
一、重视班任身教言传,发挥表率模范作用  在良好的班风建设和培养中,班主任的典范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强调身教胜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我每天坚持勤到班,勤督促,勤检查。班级事务,我发现同学们做得不够好的,都会动手去做。例如:捡起地上的纸屑,擦一擦不够干净的黑板,拖一拖地板的水迹,摆一摆歪斜的课桌等等。学生看在眼
期刊
智力障碍(MR)又称智力缺陷、智能障碍,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智力障碍儿童智力水平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智力水平(智商低于平均值的两个标准差),也就是我们常说智力商数为70分以下的人,同时伴有适应能力缺陷。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培养二十一世纪新人提出的总目标。作为有特殊需要的智障学生,同样面临新世纪的挑战。提高
期刊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会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对应的底和高。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通过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培养
期刊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正处于社会技能、社会情感和社会认知等发展的重要时期,要抓住幼儿人生的关键教育实际,积极探索与幼儿教学相互匹配的社区教育实践活动,让幼儿接受社会文化熏陶,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区的自然与教育资源,为幼儿创设多元文化的探索环境,让幼儿的生活与学习空间得到拓展,并在参
期刊
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林崇德认为:“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但是长期以来,德育的付出与绩效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落差。学校德育实际仍然没有完全摆脱“无人的德育”,形式主义的德育,缺少吸引力而不太受欢迎的德育的困境,甚至反倒成为扼杀人的潜能、压抑人的个性、扭曲人的心灵的德育。我们认为,德育工作者的理想是实现学生“主体育德”的境界,即在德育过程中充
期刊
又即将开学了,回校领取新教材。一领到书,习惯性将课本浏览一遍……咦,又有新改动,多了几个新栏目,其中最让我有感触的是“我的视角”。该栏目收揽学生自学时可能产生的问题,独立的见解、改进的意见、延伸思考及与阅读配合的练笔活动、总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这栏目设置的不正是符合《语文课程标准》里提到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为此值得我们老师重视的栏目之一,如果我们老师教学得法,对学生受益匪浅!  一、
期刊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学习保持最佳状态的关键,它可以感染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把所学归于生活,就必须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以加强教学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游戏、猜谜、看录像、听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