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探索社区路 构建和谐创佳绩2

来源 :社会与公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re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洁净,女,本科学历,1968年9月出生,2009年6月入党。自2002年走上社区工作岗位,2012年6月至今,担任石园北三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五十岁的她已经在社区的岗位上工作了整整16年头,曾荣获市团委优秀总干事、首都优秀社工、顺义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她以共产党员的崇高品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系群众,情寄社区,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全体人员,搭建服务平台,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内容,整合社区资源,致力于打造有信念、有温度、有良知、有专业操守的服务型“和合”社区。
  一、深入群众,完善社区为老服务体系,奏响“和合”社区序曲
  她带领社区干部下基层,听民声,从社区实际出发,倡导科学养老,通过“社工介入、老人参与、社区支持、社会关怀”的服务形式,以家庭为依托,以社区驿站养老服务为基地,整合社区资源,倾心打造社区“特色为老”服务体系。完善“老年教室”,配备多功能音响、远程教育设备,为老年人提供学习、培训场所;依托专业社工优势,针对老年人个案开展的“私人定制”服务;在社区养老服务驿站配齐老人电梯、监控、消防设施、日间照料、助浴、助洁、助医场地和“科普体验厅”、“动静养生馆”、“老年教室”等活动站点,为老人提供“温晴速递”生活照料服务、“乐活健康”医疗保健服务、沁满书香”精神文化服务、“守望相助”互助共助服务,打造集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文体娱乐、健康养生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驿站,为社区老人提供专业性、多元化的软服务。
  二、党建带创建,强化社区服务管理,全力创建“和合”社区
  她身为社区一把手,既挂率,又出征,带头践行服务宗旨,亲自部署、过问、协调社区服务事项。她引领工作人员“常思考、常研究、常部署、常落实”。同时,结合人员结构及特点,发挥老中青传帮带的最大作用,将分工及属地包楼工作进行合理细致划分,做到结构清晰,任务明确,确保各尽其责,为做好社区工作奠定基础。
  她带领团队密切党群关系,切实落实各项服务,多种形式协商,采取有效措施,把“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为社区广大居民多办好事、实事。增设党群活动中心。针对社区党员居民活动室较少的情况,她和居民代表、物业领导等多次走访、座谈、研讨、协商,最终将社区17号车棚进行全面改建,增设党群活动中心,方便居民活动。红色引领建平台,带动非公经济组织联合党支部。针对居民反映物业服务意识差,存在等、靠、推等问题,她仔细思考研究,召开班子会开会讨论,最终通过成立非公经济组织联合党支部,将物业纳入大党建管理,并吸纳老干部任指导员,发挥其政治、经验、威望优势。定期召开党建工作会,传递当前政策信息,反馈民意,以逐步改善居民与物业的关系。
  三、整合社区资源,履行服务宗旨,共治共建“和合”社区
  她常说:“社区资源用得好,社区发展就错不了,最终让居民得实惠。”她探索建立“社区党总支为引领、80后义工社专业社工为配合、社区物业公司实际服务到位、社区居民素质全面提升为核心内容”的协商共治工作模式,党建为龙头,管理为基础,科普为抓手,活动为载体,齐抓共建“和合”社区。
  打造“党建+”,推动区域化党建格局创建。她带领班子深入思考,深入推进党建创新工程,发挥党建核心引领作用,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1+4”组织框架,即以社区党总支为统领,由党建专职指導员全程参与、动态跟踪,对社区内党支部、党小组、社区党员、共驻共建单位等各类资源予以协调与整合,实现各方之间的联动与合作,形成纵向覆盖到区域内所有党员,横向辐射至驻区单位、共建单位党组织以及辖区内的所有流动党员,实现“区域”党建资源整合。党员主体带头,吸纳群众参与,利用线上线下平台,让党员们“看、听、游、说”,提升党员群众的精神文化和生活品质;利用社区多功能大厅、科普体验厅提供自助式学习平台和动静结合的活动空间;“最美社区人”评选,树典型,扬正气,传递正能量,感染社区人;“文化楼门进社区”宣传全覆盖,提升居民素养;“社区体育节”,倡导健康理念;借助节日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推进社区人际和谐,密切党群关系;充分整合资源,实现网格化管理,协商共建,将社区居民、特别是儿童、特困人群以及下岗失业人员等纳入其中,倾听居民所需,针对性提供婚姻家庭辅导、儿童个案帮扶、特色手工讲解等特色服务,多方融会贯通,由内而外提升整体素质。
  创新“多方联动”模式,助推服务发展。她联合80后义工社党支部,理论联系实际,借助专业社工提供理论指导,社区社工实操服务,搭建社区大党建平台,充分整合资源,展开全方位志愿服务;建立完善“助人—自助”志愿服务体系,利用参与志愿者服务获得的“公益积分”,拓展“亲情速递”和“星级反哺”服务项目,为辖区党员、志愿者、特殊群体免费提供理发、修脚、心理咨询等温馨服务,在特定节日开展拍摄夕阳婚纱照、送爱心礼包、文艺送福等特色服务活动,让居民受益,赞不绝口。
  完善物业“双核四网”运行。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携手物业公司党支部,调动、协商、沟通、整改逐步推进,打造“社区为民服务核心”和“物业管理服务核心”为内核的,以“居民服务动态监测网”“物业服务全天保障网”“为民服务需求对接网”“全民参与广泛宣传网”为载体的“双核四网”工作体系,最终实现社区党组织与物业公司为民服务无缝对接,形成党组织发现问题、物业解决问题;党组织调研需求、物业跟进服务的区域共创的生动局面。
  她立足本职,倾情基层,心系社区、情系居民,用自己的信心、耐心、诚心、爱心诠释着对社区事业的热爱,努力描绘社区的美好蓝图,为创建“和合社区”,筑梦“幸福石园”奉献火热的力量。夏洁净,女,本科学历,1987年参加工作,2002年11月起至今从事社区工作。
  工作经历:
  1984年——1986年就读于杨镇一中
  1987年——2001年在粮食局工作
  2002年——2009年7月在石园北一居委会工作
  2009年7月至今在石园北三居委会工作
其他文献
作者题记:真正的共产党员会把生命写进《党章》,把灵魂融入这片热土,共产党员——属于镰刀斧头锻造的高高飘扬的旗帜。  南口镇南厂东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苏迎春,曾对社区工作人员说:要用为民请命的执著为居民办实事。这份沉甸甸的执著和承诺,饱含了—个社区书记、主任对辖区居民的关爱和深情,更饱含了—个共产党员将维护邻里和谐、倡导互帮互助作为自己的职责,创造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的崇高情怀。  一、
期刊
李玉荣同志是长期工作在社区一线的资深社工,长年以来,她始终秉承“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为民之策,多办为民之事”的服务理念,积极在工作思路上想点子,工作方法中找突破,服务活动中寻契机,“强基础、带队伍、激活力、谋发展”,以饱满的热情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高标准,严要求,善作为,敢为先,勇担当,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凝心聚力抓党建、一心一意谋发展,特别是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联系服务群
期刊
她默默地工作在社区一线,心里牢记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工作认真、甘于奉献,“大事小事事事关心”,串百家门、知百家情、牵百家手,用一颗全心全意付出的心赢得了居民的认同,是倍受居民爱戴的“小巷总理”,她就是交东社区的党委书记兼主任杨春茹。  一、探索建立“六联共建”工作机制,协商共治多方联动  交东社区是始建于2003年的危改返迁小区,建成后的社区,多由原址回迁居民组成。长期的平房居住习惯,导致社区居民
期刊
在美丽的南农社区,总能看到一个风风火火的身影,时而奔波在老旧小区改造的施工现场协调解决问题,时而在孤寡老人生活中遇到困难或发生紧急情况时,忙前跑后,进行救助。他就是昌平区南口镇南农社区党支部书记杨连成,从2015年起挑起社区书记主任这一重担开始,他用一份对事业的坚守和对居民的真挚感情,履行着崇高使命。  一、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杨连成作为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社区一班人不懈努力,将保
期刊
双丰街道马坡花园第二社区是顺义新城成立最早的小区,36栋多层住宅、1544户、常住人口3949人,社区的规模、新旧程度、豪华程度与周边日新月异的新小区不可比,但是,当您走进马坡花园第二社区,会感觉这个社区一片祥和、居民工作生活井然有序,太有活力了。“活力”背后,源动力是社区党总支书记焦秀梅从业12年来满腔热忱积极投身社区工作,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的无私敬业奉献。她所在社区先后荣获首都文明社区、首都绿
期刊
很多人说社区工作不好干,事务繁杂往往费力不讨好,卞海虹却一干就是好多年。好多人说社区工作没的干,除了“上传”就是“下达”,卞海虹却对她的岗位充满热情,在她的社区干得有声有色。谁家有困难,谁家需要帮助,她每天都会做盘算。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她扎根社区,一头连着政府,一头系着群众,她从小处着眼,从细处入手,她对来访群众耐心和善,解决问题从不过夜。作为社区“两委”的领头人,她坚持把群众呼声作
期刊
杨平同志,扎根社区十余载,始终怀着对社区工作执着、信念和爱心,以满腔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带领社区风雨前行。她用奉献与担当谱写了一名普通基层社区工作者的一份执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15年前,杨平刚来到玉桥东里社区工作,那时社区只有2间房,只有四名工作人员。杨平同志15年如一日专注于社区工作,探索出社区发展的玉桥东里之路,在她的带领下
期刊
一、汗水散社区,使老旧社区成为新凤凰  马文生所在的铁西社区是六、七十年代建成的老旧社区,在2000年以前这里是远近闻名的脏乱差小区,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晚上看漆黑一片,白天看违建连成片,绿地成了“秃光瓢”,白色垃圾成了这里的风景线,生活在这种环境的人的心境和生活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面对这样的一个老旧社区,29岁的马文生,在居民怀疑和不接纳的眼神中,凭着不怕苦的一个干劲,不达目的不死心的一股韧
期刊
宋卫东,1959年10月出生,自2003年1月开始从事社区工作,198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2008年6月任天通中苑第一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至今。  宋卫东同志十几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社区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带领全体社区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中苑社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她的带领下天通中苑第一社区先后获得2013年北京市体育生活化社区、201
期刊
一、匠心独运,让堡垒在零距离工作中牢固  作为社区工作者是零距离服务群众的主角,曹红莉通过打造团结协作的集体,增加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提升为民办事能力,让自己成为零距离服务群众的专业化“匠人”。  一是以诚相待,相互尊重。由于每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和成长环境,工作方法和为人处事方式存在差异,但是曹红莉能做到以诚相待,相互尊重。本着顾全大局、维护班子团结的良好愿望来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本着大事讲原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