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问题意识的行动研究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fe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教学水平及教学方式都有着更高的追求,课堂教学模式从关注教师的“教”逐渐转向关注学生的“学”。观察我校学生的学习行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质疑能力还有待提高。本文旨在透过现象,寻找成因,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问题意识的措施。
  ◆关键词:问题意识;课堂教学模式;小学语文
  我校是一所新建学校,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发现,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热情不够,爱做听众,只在被动学习。由此反思,如果学生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不能主动质疑,其思维就不会有动力,就不会对学习内容做出深入的思考,更不会有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产生,就谈不上真正的发展。
  我校学生在问题意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①学生各项能力大多处于中等水平,在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方面急需教师给予重视;②学生年級越低,课堂上越容易发现问题;③学生大多倾向于被动思考;④学生发现问题后解决问题的方式较为单一。以上问题均指向学生的问题意识较为欠缺,甚至存在教师的教学方法扼杀学生问题意识的情况。
  在课堂观察中发现,一、二年级的学生有浓厚的求知欲望,大多有强烈的好奇心,愿意并敢于在课堂上发问。故我校教师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做了以下尝试:
  一、沟通师生感情,营造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我校教师选择营造出民主、温馨、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如执教《雪孩子》一课时,就有学生对课文内容提出了异议:“屋里这么热,如果雪孩子不在屋外玩耍,它只要进屋就会化了,根本不用火。”虽然这样的问题打断了老师的教学流程,但老师还是表扬了这位同学的求异思维,除了对于他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见解的精神进行肯定,还让其他学生思考课文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都在积极思考着。接着,老师告诉学生童话故事内容与实际情况的不同之处,鼓励学生自己动笔改写《雪孩子》,或者给这篇课文写一个结尾。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只有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他们才敢于提问,才能够张扬个性,展现自己的思考,激发自己的潜能,同时他们的问题才能得到发现。
  二、渗透提问方法,提升问题意识
  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除了在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外,还需要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大意。在笔者学校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审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然后在初读课文中尝试解决。如果有不能解决的,可以在之后的环节请老师讲授或小组合作进行学习。这样的方法为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问题意识提供了助力。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一课时,与学生一起从课题出发,进行质疑,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为:①为什么青蛙要卖泥塘?②青蛙是怎么卖泥塘的?③泥塘最后被卖出去了吗?为什么?从这三个问题出发,层层递进,分层阅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也就逐渐在学生眼前清晰起来。
  三、强化教师指导,促进自主提问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问题意识,除了要为学生创设适合提问的氛围,让孩子们积极思考、敢于发问以外,还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通过教师的指导,使低年级的学生能够辨认有用的问题,想问、敢问、会问。比如一年级学生学习课文《小小的船》时。教师提问:“你们能根据课文题目提出什么语文问题吗?”这个时候,一年级的小同学们面面相觑,课堂鸦雀无声,刚刚上学,习惯了老师发问、学生回答,孩子们一时都没有了方向。这位老师给学生们举了一个例子:“那我先来问一个问题,小小的船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们学着老师的样子,想一想你还能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吗?看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这些一年级的小朋友提问的热情高涨,但是提出的问题千奇百怪,有的问题和课文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老师也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只是趁热打铁地强调:“谁能根据课文内容向大家提出问题呢?”学生们就都有了思考:“它是什么?”“它能划到哪里去呢?”“谁坐上了小小的船呢?”一个个问题就被孩子们提了出来,他们逐渐掌握了提问的能力。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提问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校语文教师选择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小组都分配各个水平段的学生,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的做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地进行思考,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在推荐课外阅读《格林童话》时,每个小组共读文章,然后将不懂的问题小组讨论。由于小组中学生程度并不相同,提出的问题小组成员就可以进行解答,再由小组组长把组内还没解决的问题拿出来与全班同学讨论。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知道了学习方法,关于字词的问题,可以使用工具书或者请教别人来解决;关于语句的问题,可以联系上下文,分析人物来解决。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拿出来在班里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解决。
  综上所述,我校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笔者认为,语文教育的成功与否不在于学生能否认识多少生字词语,而在于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意识作为一切思维活动的起点,创新能力的先导,它的作用无需多言。提高学校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我校语文教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课题项目: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校本研究专项课题“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提高质疑品质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CBEA18105)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对提高学生历史成绩有非常显著的作用。根据我国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历史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具有历史学科本身的品质和独特的历史思维方式,加深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的同时做到提高自身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使高三学生真正实现以上的品质,教师在高三历史复习的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培养时空观念。笔者结
期刊
◆摘 要:初中地理的教学内容还是比较基础化的,很多的地理知识需要学生进行理解性的记忆,初中地理的教学是为了高中地理教学打基础基础,所以教师也要重视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很多的地理知识其实具有生活气息,比如世界各地的国家的一些人文景观和生活特点,所以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挖掘地理知识当中蕴含的生活元素,通过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的课程安排,提升学生对地里学习的关注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各中学开设多种艺术课程,以便丰富学生中学生活,进而提高学习热情,改变学习态度,同时实现中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学在艺术课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对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开展初中音乐教学的措施,以便更好提升音乐教学水平。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校本课程是新课改的重点任务,它与国家和地方课程相对应,是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具有鲜明特色,而最终目的还是培育学生,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在小学低年级篮球教学中运用校本课程,可以系统性、科学化地实施篮球教学,同时也可以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使学生建立良好的体育学科素养。本文即探索小学低年级篮球校本课程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篮球校本课程;学生  篮球在体育中是深受广大小学生喜爱的
期刊
◆摘 要:校园文化包括了:制度文化、物资文化、精神文化,这里要探讨的是校园物资文化中的校园环境文化,即学校的校门、操场、教室、走廊、墙壁、园林等等这些我们称之为物化的东西。校园环境文化是一种可直接感观的文化,有较强的直观性,是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品位最直接的表达形式。  ◆关键词:校园环境文化;校园文化的本土化;育人价值  校园文化包括了:制度文化、物资文化、精神文化,这里要探讨的是校园物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小学语文教学也面临着很多挑战,随之而来的就是不断推进的课程改革。教学设计不仅是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被越来越多小学教育者所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现状入手,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提出一系列的建议,希望可以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所帮助,并通过有方法,有条理的教学设计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中,以教学设计的
期刊
◆摘 要: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在激烈竞争的时代,想要使教育立稳脚跟,把新手教师培养成专家教师显得非常重要。根据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之间的差异,为新手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行为提出改进策略,从而提升新手教师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课堂观察法;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法;专家教師;新手教师;提高新手教师教学能力  教学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符号系统,是把自己能明白的意思转化为展开的具有规范语法结
期刊
◆摘 要: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百花齐放,教育行业首当其冲。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地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在小学语文的教育活动的中,教师将教书育人设为宗旨,精准地把握住对学生的教育时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传统美德教育点,提高传统美德教育教育的效率,更可以扩充教育的范围。有关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教育这一点,古往今来,有许多教育者都进行了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浅谈了问题情境的基本概念、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分析了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从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环境、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出几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设路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投入学习活动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促使学生掌握知识,锻炼创新能力,形成创新思维。问题是思维形成的充分条件,问题为思维形成提供方向以及
期刊
◆摘 要:新課程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操作实践教学与劳动实践有效融合,对于学生良好劳动观念形成发展,以及综合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形成发展,都具有重要促进意义。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着学生操作实践空间缺乏,思维能力体验机会少的问题现状。为此,本文展开小学数学课堂操作实践教学研究,并提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数学;操作;劳动;实践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倡导开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