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ou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浅谈了问题情境的基本概念、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分析了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从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环境、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出几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设路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投入学习活动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促使学生掌握知识,锻炼创新能力,形成创新思维。问题是思维形成的充分条件,问题为思维形成提供方向以及动力。
  ◆关键词:数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路径
  一、问题情境的基本概念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从教学目的出发创设的种种情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推究问题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是指数学老师从教学目的出发,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外部问题和学生掌握的知识发生恰当程度的碰撞,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产生积极的思考动机,激发学习的兴趣的一种情境。
  二、当前小學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的不明确性。树立明确的教学目的为学科教学活动提供方向,是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身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但要把课本上的知识向学生传授,还应该通过各种方式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减少学习上的依赖性。然而“填鸭式”教学屡见不鲜,老师过于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量,而忽略了质。学生经过久而久之的被动式知识传递,形成学习上的依赖性,因注重量而不注重质的学科教学活动的厌恶感,进而产生厌学心理,极大降低学科学习效果,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偏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学手段不注重实效。教师在教学过程添加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可以增强教学效果。通过合理的教学形式、手段可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但不能只注重教学手段及形式,而没有实际效果。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
  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设富具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0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的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兔子来到菜地,它看到菜地里有几个萝卜呀?可以用几表示?兔子看了很馋,吃掉了2个,这时有几个萝卜?用几表示?兔子吃了还想吃,又吃了3个,现在菜地里还有几个萝卜?兔子吃掉最后5个萝卜,菜地里的萝卜还有多少个?从而引出没有了用0表示。
  2.关联性原则
  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提出的问题要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具有关联性。但是如果缺乏关联性,会导致数学学习主题不明确,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以及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
  3.思考性原则
  数学教学应该是双向的,老师提出具有思考性问题,学生进行思考后对问题进行解决,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思维含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时,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三角形结构的物体?”“为什么生活中会有这么多的三角形?”“老师做了一些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模型,你来动手拉拉看,有什么感受?”通过这些问题,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自我思考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从而使教学效果锦上添花。
  4.探究性原则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心理,以科学的思考方式去探究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自主探究空间,促使学生学以致用,利用已学的知识探究新的问题。
  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路径
  1.结合实际生活
  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知识,数学亦是如此。因此教师应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使抽象变具体,使数学知识生活化,促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学到新的知识。
  例如:教学“用数学”时,先让学生观察学校,说一说学校里有什么,有多少?然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一系列与教学目标相关的问题:一班比二班多几人?操场有8棵树,吹倒了4棵还有几棵?从实际生活出发,提出富具生活色彩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
  2.结合已有的知识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进一步延伸、拓展,创设相关问题情境,以达到数学教学目标。
  比如“乘除混合”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连乘、连除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连乘、连除的计算方法,因而通过5÷5×6和5×8÷4式题的引入,比较两题的差异性以及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建立联系。
  3.结合实践操作
  通过具体实践操作创设问题情境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产生疑问,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解决问题中获取知识,有利于新知识思维模型的建构。比如让他们亲自剪一些图形,从中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圆柱体的体积等知识点,让他们自己领悟到这一知识点,能够更加深刻地领悟和记住这些知识。
  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应该根据知识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来创设问题情境,能使数学教学质量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乃韶,覃小平.小学数学创设问题情境的五种方法[J].广西教育,2009(10):38-39.
  [2]王淑花.浅谈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01):71-72.
其他文献
◆摘 要: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途径,在教学领域,师生之间的沟通尤为重要。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面对小学生出现的错误,班主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前,要清楚的认识到错误也是对教学过程的重要检验,积极反省,提出新的教学思维模式,把爱与专业带给学生。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沟通;教学思维;创新模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无论是谁,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尤其对于小学生,他们正处于成长阶段,对
期刊
◆摘 要:绘本拥有图文并茂的书籍特点,把其带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会收获良好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是提升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极佳路径。本文根据实践教学经验,对运用绘本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进行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绘本;小学英语阅读;兴趣  绘本对培养小学生想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英语老师可以用图画绘本为载体,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体验图画里的情境,构建自己的世界,这样就找到
期刊
◆摘 要: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对提高学生历史成绩有非常显著的作用。根据我国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历史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具有历史学科本身的品质和独特的历史思维方式,加深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的同时做到提高自身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使高三学生真正实现以上的品质,教师在高三历史复习的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培养时空观念。笔者结
期刊
◆摘 要:初中地理的教学内容还是比较基础化的,很多的地理知识需要学生进行理解性的记忆,初中地理的教学是为了高中地理教学打基础基础,所以教师也要重视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很多的地理知识其实具有生活气息,比如世界各地的国家的一些人文景观和生活特点,所以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挖掘地理知识当中蕴含的生活元素,通过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的课程安排,提升学生对地里学习的关注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各中学开设多种艺术课程,以便丰富学生中学生活,进而提高学习热情,改变学习态度,同时实现中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学在艺术课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对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开展初中音乐教学的措施,以便更好提升音乐教学水平。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校本课程是新课改的重点任务,它与国家和地方课程相对应,是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具有鲜明特色,而最终目的还是培育学生,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在小学低年级篮球教学中运用校本课程,可以系统性、科学化地实施篮球教学,同时也可以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使学生建立良好的体育学科素养。本文即探索小学低年级篮球校本课程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篮球校本课程;学生  篮球在体育中是深受广大小学生喜爱的
期刊
◆摘 要:校园文化包括了:制度文化、物资文化、精神文化,这里要探讨的是校园物资文化中的校园环境文化,即学校的校门、操场、教室、走廊、墙壁、园林等等这些我们称之为物化的东西。校园环境文化是一种可直接感观的文化,有较强的直观性,是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品位最直接的表达形式。  ◆关键词:校园环境文化;校园文化的本土化;育人价值  校园文化包括了:制度文化、物资文化、精神文化,这里要探讨的是校园物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小学语文教学也面临着很多挑战,随之而来的就是不断推进的课程改革。教学设计不仅是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被越来越多小学教育者所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现状入手,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提出一系列的建议,希望可以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所帮助,并通过有方法,有条理的教学设计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中,以教学设计的
期刊
◆摘 要: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在激烈竞争的时代,想要使教育立稳脚跟,把新手教师培养成专家教师显得非常重要。根据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之间的差异,为新手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行为提出改进策略,从而提升新手教师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课堂观察法;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法;专家教師;新手教师;提高新手教师教学能力  教学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符号系统,是把自己能明白的意思转化为展开的具有规范语法结
期刊
◆摘 要: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百花齐放,教育行业首当其冲。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地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在小学语文的教育活动的中,教师将教书育人设为宗旨,精准地把握住对学生的教育时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传统美德教育点,提高传统美德教育教育的效率,更可以扩充教育的范围。有关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教育这一点,古往今来,有许多教育者都进行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