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趣味历史课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ysses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历史 趣味 课堂氛围
  
  近代中国史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梁启超说:“我是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的一种叫‘趣味’的元素抽出来,只怕所剩的仅有个零了。”可见在教学实践中,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是多么的重要。让历史课堂变得有趣起来,应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的几点体会。
  
  一、教案中体现趣味
  
  在编写教案中,一是要大量阅读有关资料,拥有讲课的常流水,筛选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例如,讲“明朝文化”时,提到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课文中介绍的较简单。为加深学生印象,同时让学生学习我国古代史上这些杰出科学家博览群书、刻苦钻研、注重实践的精神,我在教案中穿插了课文中未详细提到的关于李时珍“向大自然学习”、“百闻不如一见”的故事,结果课堂上同学们都很感兴趣,课文内容记得也很牢。二是用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手法,如编顺口溜、游戏活动等表现所讲内容。
  
  二、教法中贯穿趣味
  
  孔子说过:“好知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要让学生保持“乐知者”的角色,教法必须改革创新,灵活有乐趣。1.用讲故事、师生议论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如讲“唐朝的衰落与灭亡”这一课时,让学生讲出各自所知道的有关历史故事。因同学们看过电视《唐明皇》,所以讲得有声有色,滔滔不绝,而后,教师用谈话法讲述本课。讲完课文后引导学生讨论“唐玄宗对唐朝由盛而转衰的历史责任”,通过这样的学习、讨论,使学生对本课了解的非常深刻,记忆得非常牢固。2.用编儿歌、顺口溜、做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讲中国历史“杯酒释兵权”这一节时,老师先解释“杯酒释兵权”中“释”就是解除的意思,然后让学生看课文,这是哪位大臣给宋太祖赵匡胤提出的建议,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几位同学走出座位,指定其中一位扮演宋太祖,其他几位扮演石守信等朝中大将,把课文中小字部分的内容分角色进行对话表演游戏,此时,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样本课的“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这个重点内容抓住了,且对后面用同样的手段解除了地方节度使的兵权都轻而易举的记住了。
  
  三、学法中充满趣味
  
  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因此,我认为,教师指导学生的学法是非常重要的,教书的目的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习。例如,讲中国历史“封建文化的高峰(二)”时,同学们说课文中的诗人多,不好记,我在课堂上除了讲到有关内容引导学生看图,加深印象外,还指导学生列表总结,教给学生按“时代、诗人、主要特点、代表作或名句”等项进行归纳,同学们经过列表填内容后,他们高兴的说,这样我们对初唐到晚唐的诗人就有了一个完整的、有条有理的了解了。另外,我还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把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官都调动起来,运用到学习中来,让学生掌握学法,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分析能力。这些方法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趣味教案是前提,趣味教法是手段,趣味学法是目的。创设愉悦的课堂气氛,乐教乐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作者单位:河北大城县臧屯二中)
其他文献
[关键词]数学学习 合作交流 学生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至感到豁然开朗。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与审美过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
摘 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集中体现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并且学生通过作文的创作也可以实现感情的流露和思想的升华。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科学合理地将情感教育应用到作文教学中,使得学生丰富内心情感,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作文;作文教学  写作是学生的情感流露过程,并且是表现自我、丰富内心的重要形式。在新课标的推行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