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7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检测临产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临产孕妇与正常女性进行PT、FIB、APTT、TT即凝血四项的测定。结果:临产孕妇PT、APTT、TT均低于正常女性,而FIB明显高于正常女性,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在不同患者间存在差异,正常妊娠妇女的凝血指标较正常非妊娠育龄妇女有明显改变,机体呈相对高凝状态。临产前进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对预防临产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可能出现的产科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临产孕妇;凝血四项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75-02
  实验室开展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FIB)等检验项目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是判断机体止血与凝血系统病理变化、术前筛查出凝血性疾病的重要指标,是目前临床用于诊断与观察血栓形成、抗凝治疗疗效观察的常用检则方法。妊娠过程中,尤其在妊娠晚期,体内凝血和纤溶系统都有很大的变化,血液呈高凝状态,这一生理变化为产后迅速有效止血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但是也易导致产科DIC的发生,为此本文对400例临产孕妇进行了凝血功能的检测与分析,探索临产期孕妇凝血四项指标变化情况,预防产后大出血或血栓形成。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临产孕妇组:>38周孕产妇400例,年龄20~43岁,临产孕妇未使用任何药物,心、肝、肾功能正常,无其他合并症。正常对照组:正常女性360例,均来自我院正常体检者,且未使用任何药物,选择心、肾、肝功能正常,无凝血机制异常及肝炎病史,年龄20~50岁。
  1.2方法:抽取受检者静脉血1.8ml与109mmol/L枸橼酸钠按9:1比例混合,充分抗凝后以3000r/min离心15min,取血浆测定,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所有标本的检测均在2 h内完成。
  1.3检测试剂与仪器 凝血四项的检测使用法国生产的STGO全自动血凝仪以及配套的原装试剂,质控血浆随患者标本同时进行测试,其数值均在质控范围内。
  1.4数据统计 原始数据用SPSS软件处理,结果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各组间的比较用t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凝血四项指标是判断出血性疾病的主要诊断指标:(1)PT是检测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常用的筛选实验项目,能反映体内Ⅱ、Ⅴ、Ⅶ、Ⅹ因子缺乏而引起的出血倾向。(2)APTT能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Ⅷ、Ⅸ、Ⅺ因子的水平,是非常敏感的指標和常用的筛查项目[1],也可反映共同途径Ⅰ、Ⅱ、Ⅴ和Ⅹ因子的水平。(3)TT的检测主要反映在凝血功能共同途径—FIB转化为纤维蛋白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常的抗凝血现象。(4)FIB是血浆中含量较高的一种糖蛋白,是凝血途径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血栓形成性疾病的诊断指标[2]。本实验结果显示:临产孕妇FIB显著增高,而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往往伴有大量出血,极易引起急性DIC和血栓栓塞性疾病,在我国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3]。因此,在产前进行凝血功能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孕产妇分娩过程中,大多伴有大量出血,极易引起DIC或血栓性疾病的发生。从本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孕产妇的PT、APTT、TT值低于正常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结论与其他报道基本符合[4]。综合以上分析,表明晚期孕妇的血液凝血程度明显高于正常女性水平,处于高凝状态[5],这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变化,对正常分娩过程中有效止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高凝状态的不断加重,又极易引起出血和血栓性疾病,最后导致DIC发生[6]。
  实验证明,临产孕妇做凝血功能项目的检测,可及时了解待产妇机体的凝血状态,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预防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大出血而导致急性DIC和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对优生优育,确保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谭齐贤.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92.
  [2] 谢少武;探讨D-D和FIB检测在孕产妇DI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华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05
  [3]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4.
  [4] 刘更夫,骆明波,凝血指标在产前检查中的作用[J]. 临床医学与检验2006,08.372-373.
  [5] 钱文亚,万汝根, 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血脂联合检测对孕妇血液高凝状态的评价[J]现代实用医学,2010,09
  [6] 刘伟;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严重威胁母儿生命的并发症[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1,0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43-02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术也逐渐增多,从而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我院近三年来发生3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出妊娠,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1 病例报告  例1 患者32岁 哈族 我院护理人员 2011年7月20日,因“停经45天,要求终止妊娠”为主诉来我院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12-02  2型糖尿病(T2DM)的传统治疗模式是所谓“阶梯治疗”,即先从改变生活方式(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开始,然后采取单一口服降糖药治疗,若药量加至最大疗效还不理想,再采取药物联用,最后不得已才使用胰岛素[1]。这种阶梯式治疗模式不利于血糖迅速控制达标,糖尿病患者若不尽早地使用胰岛素治疗,就有可能错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核心肌力训练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和疼痛的影响。方法:将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 53 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 30 例用核心肌力训练的方法训练腰腹肌的方法,对照组 23 例,用传统疗法治疗患者,训练时间为4个疗程,每个疗程7d。结果:两组均有改善,实验组比对照组改更明显(p<0.05)结论:核心肌力训练的方法更有助于腰间盘突出患者的功能和疼痛改善。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老年牙齿楔状缺损患者的发病特点。方法:对满洲里市新世纪社区、丁香社区、湖西社区三个居民点300名老年人牙齿楔状缺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牙体楔状缺损发病率最高的牙位是第一双尖牙。结论:牙体楔状缺损与年龄、不良的刷牙方式、过硬的刷毛、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满洲里社区;楔状缺损;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
期刊
【摘 要】目的:了解奎屯地区现阶段学龄儿童基础碘营养状况,掌握碘营养流行病学指标。方法:抽取市区及农牧团场19所小学,随机抽取8-10岁学生1075例,用过硫酸胺消化- 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法检测尿碘。结果:共检测尿样1075份,尿碘中位数为259.25ug/L,尿碘≤100ug/L的样本占总检测数的5.11%;尿碘在100-299ug/L占总检测数的56.56%;尿碘≥300ug/L的样本占总检
期刊
【摘 要】目的:对一种乳胶比浊法测定全程CRP的试剂盒进行性能评价。方法: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乳胶比浊法检测全程CRP的试剂盒分别进行不精密度、不准确度、线性范围、检测最低限、干扰试验的验证。结果:全程CRP批内CV<3.5%,批间CV< 5.5%。不准确度试验表明:选择浓度范围0.2-11.5mg/L的40份标本,全程CRP试剂盒与超敏CRP相关性良好(R2=0.09998,P<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MSCT)低剂量筛查早期肺癌的扫描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对210例肺癌高危人群行肺部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扫描参数为:120kVP、15~40mAs,层厚10mm,螺距为1.75:1,后重建层厚1.25mm行MPR。在CT图像上,统计病变的检出例数和观察段支气管的显示情况。结果:低剂量螺旋CT检出结节性病变43例,其中肺癌4例,所有段支气管全部显示。结论:16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75-01  肺是转移瘤的好发部位,肺转移瘤的CT表现比较典型,一般诊断并不困难,但有时需要和其他占位性病变鉴别。回顾分析我院2006—2009年25例肺转移瘤CT资料,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25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9例。临床症状大多表现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呼吸
期刊
【摘 要】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态度现状,为开展农村地区居民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3月,对我院皮肤性病科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企、事业单位职工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城镇居民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服务业人员偏低,农民工对艾滋病知晓率很低。被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的危害认识不足,传播途径知之甚少,对预防措施不清楚,思想不重视,对艾滋病病人存
期刊
【摘 要】目的:了解钦南区市售食品微生物污染情况,分析我区食品安全状况。方法:按照国家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样品采集、检测和评价。结果:2012年共检测各类食品90份 ,合格72份,总合格率为80.00%。不合格指标主要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阪崎肠杆菌。 结论:钦南区市售食品受微生物污染严重,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食品监督管理力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