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内容生成性教学资源例谈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sano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成性教学资源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伴随教学过程而产生的,能够推动教学进行的各种教学条件和因素。在教学推进的动态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动力作用。本文以高中化学必修内容中钠和水反应教学为例,浅谈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利用。
  关键词:生成性教学资源 钠和水反应
  高中化学
  生成性教学资源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伴随教学过程而产生的,能够推动教学进行的各种教学条件和因素[1]。生成性教学资源不是提前预设好的,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具有再生性和内源性,通常源自学生的直接认知需要,随取随用。生成性教学资源在教学推进的动态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动力作用,教师应充分认识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教学价值,积极培植、开发和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努力提高生成性教学资源利用的教学智慧。下面以高中化学必修内容中钠和水反应教学为例,笔者浅谈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利用。
  一、钠和水反应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一)问题①的提出
  将钠从煤油中用镊子取出,用小刀切开后,一会儿,银白色的切面会变暗,为什么呢?是因为生成氧化物的原因。一个学生提问,空气中五分之四是氮气,活泼性强的钠为什么没有生成氮化钠?
  问题解决过程:经查阅资料,整理出一些有关内容:碱金属元素比较活泼,其中的锂和氧气生成氧化锂,和氮气生成氮化锂;钙和氧气生成氧化钙,和氮气生成氮化钙。但是钠在常温下,只与氧气化合,与氮气不反应。
  (二)问题②的提出
  针对钠和水反应实验,有一学生说:“老师,从这个实验中不能得出钠的密度比水小的结论。因为如果钠块不与水反应,此时钠漂浮在水面上,可以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而本实验中钠与水反应产生气体,钠块底部产生的气体对钠块有一个向上的托力,如果此托力起很大作用不能忽略,那么即使钠块密度比水大,也有可能钠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本实验不能得出钠的密度比水小的结论。”对于学生的质疑我认为这是很好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问题解决过程:学生都在热烈讨论,其中一位学生说:“老师,如果把钠块放到一个和水密度相同的但不与水反应的液体中,再观察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还是小,不就可以了吗?”
  这时有学生说道:“在第一章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中,学习萃取实验时用到两个有机物苯(查资料知ρ=0.88g/mL)的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查资料知ρ=1.59g/mL)的密度比水大,可以把它们混合成密度与水相同的液体,就是不知道它们与钠反应吗?”
  通过做实验,把苯和四氯化碳分别与钠混合,除看到钠沉入苯中和漂浮在四氯化碳上外,无明显现象,认为钠不与苯或四氯化碳反应。然后配制ρ=1.00g/mL的苯和四氯化碳混合液,用平均值知识计算所需苯和四氯化碳的体积比,再用比重计测量校正。把相同的一块钠放入混合液体中,发现钠漂浮在液面上,但浸入液体部分较多。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得到钠的密度是0.97g/mL。
  一个学生说:“初中物理学过,浸入液体的体积百分数等于金属与液体的密度比,所以钠浸入液体的体积百分数等于97%,这一理论值与实验看到的钠浸入液体体积较多基本吻合。”至此,通过把钠放入混合液体中的情况,间接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而钠放入水中之后,钠浸入水中的体积较少,说明产生的气体对钠向上的托力对钠浸入液体的体积有一定影响,但不起主要作用,到此可以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
  (三)问题③的提出
  针对钠与水的反应,有一个学生提出问题:钠与水反应融化成小球,不能说明钠的熔点低,只能说明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三氧化二铁和铝单质之间的铝热反应,实验现象是铁也能融化成小球,那能说明铁的熔点低吗?
  问题解决过程:用镊子取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煤油后,放到小试管里,塞上橡皮塞,把试管放入沸水中一段时间后,若发现固体熔融,即证明钠熔点低于100°C。在钠与水反应时,即使反应放出再多的热,使水沸腾,水的温度也不能超过100°C,所以放出的热这一因素不会起决定作用,那就说明是钠的熔点低引起钠融化。而铝热反应是放出大量的热使铁熔化,是放出的热起决定作用,虽然铁的熔点很高。
  (四)问题④的提出
  针对钠与水的反应,有一学生提出,钠与水反应有“嘶嘶”的响声,不能证明是由气体产生,比如家里炒菜时,热锅遇上冷水也有“嘶嘶”的响声。熔化成小球的高温钠也可能在游动时与冷水相遇产生“嘶嘶”的响声。
  问题解决过程:用铝箔包裹住一小块金属钠,在铝箔上扎几个小孔(让水与之反应),再把铝箔放入试管中,倒着放入水中,就会在试管中收集到气体,收集满后(可多收集一会),点燃,看燃烧情况,发出淡蓝色火焰,发出“噗”的一声,说明有气体产生。
  生成性教学资源是在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中产生的。教师应充分认识生成性教学资源的价值,不应以课标或者考试为唯一准绳,为生成性教学资源创造宽松的环境,多途径地挖掘和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采取积极的教学策略,用心捕捉,慧眼识别,仔细筛选,对生成性资源进行深加工,使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教学效能。
  参考文献:
  [1]姚宝艳.化学教学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J].高中数理化,2011(10):46.
  (责编 赵建荣)
其他文献
主题探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单元的任务或主题,深入生活,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既定任务或解决问题,进而提升自我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情感体验的一种理论与实践统一、课内外结合的教学形式。它是初中思想品德课重要的补充、延伸与深化,体现了思想品德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强调:“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
多普达 C858    在外观设计上,多普达C858沿袭了838经典的侧滑造型,而在功能配备上,C858则采用了功能强大的Windows mobile 5.0智能操作系统,拥有201MHz的OMAP 850处理器,由于64MB RAM及128MB ROM都达到了目前的主流配置,所以C858的运行速度较早期问世的838、830等产品有着明显提升。  多普达C858集商务、娱乐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其内置
目的产品结构和配置管理是产品数据管理的一个重要功能,对有效管理产品数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快速实现产品的定制设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方法通过产品结构图示化建模,
目的设P和Q是B(H)中的两个正交投影,利用P与Q的算子矩阵的形式,给出正交投影P和Q的积与差的Drazin可逆性的等价刻画。方法利用算子矩阵的分块技巧,根据Drazin可逆性的定义及其相关
目的为了研究广义Baskakov算子线性组合的点态逼近性质,进一步统一和补充以前的结果。方法引用新的r阶Ditzian—Totik光滑模ωφ^rλ(f,t),并借助K^-泛函进行研究。结果给出了广义
目的研究C/C复合材料在1680℃高温条件下的抗氧化性能。方法采用原位生成法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SiC—WSi2/MoSi2抗氧化复合涂层,研究该涂层在1680C高温下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该
目的讨论二维不可压缩Stokes方程基于等阶有限元R1-R1元的加罚有限元方法。方法在一定的正则性条件下,利用加罚有限元方法从理论上证明其收敛性。结果加罚有限元方法对于低等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不但可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而且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平等、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
目的为了解决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电池供电的便携式产品的电池使用寿命短、功耗高等问题。方法采用DC-DC型升压转换电路实现电池低压供电。结果实验数据表明,利用美信公司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