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想象中的坚不可摧

来源 :军事世界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ifei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航母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海上统治者迄今已有大半个世纪了,冷战之后更是成为超级大国全球霸权的象征。但是自冷战结束以来,一直有另外一种声音存在。那便是怀疑航母在现代战争环境下的生存力。其中的激进者更认为航母退出历史舞台的时间已经近在眼前。本文作者,美国退役海军中将约翰·帕奇就是“航母危机论”的代表。虽然作者的着眼点是为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提出警示,但其中的很多观点对于那些即将或希望拥有航母的国家仍极具参考价值。本刊特编译此文。供广大读者参考。本文原载于美国海军学院《Proceedings》杂志,编译过程中有删节。标题和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那些航母支持者仍普遍认为,美军的核动力航母无懈可击、不可战胜。在当前不规则、非对称战争环境下,美国的核动力航母可能仅仅是个动作迟缓的“海上靶标”。
  最近有关美国航母需求的新一轮讨论中,分析家们将重点集中了在成本及效用因素上,但对航母与生俱来的薄弱点总是故意忽略或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目前,航母仍是美国海军最重要的大型水面舰艇,并且是美国强大军事实力和威望的象征。但不管美国领导层决定保持几艘航母,它们都可能会成为传统对手和非传统对手的主要攻击目标。必须正视航母的弱点
  聪明的对手却有可能发现并利用美国航母的弱点。航母突然遭到重创(尤其是在遭到对方非对称攻击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军事影响可能会与“9·11”事件中倒塌的双塔一样。事实上,已部署的航母在执行作战任务时容易受到敌方袭击的程度已经超过了人们的普遍认知。
  现在,有关航母的争论依旧盛行。而且,当前围绕2010年“四年一度国防评估报告”所进行的努力,以及让服役近50年的“企业”号航母(CVN-65)在近期内退出现役的决定都为这一争论增加了大量素材,尤其是在航母战斗群(CSG)数量需要满足国家及战斗指挥官要求的这个问题上。
  尽管美国国会也对航母舰队的最小规模进行了描述,但是与海军部长及军事领导们的意见并不一致。“9·11”事件后,在这个被定性为“不规则、非对称以及混合战随时可能发生”的全球安全环境中,航母的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尽管航母所扮演的角色已在常规冲突以及不对称战争的特定方面得到了实战验证,但是未来航母舰队所担负的角色及其自身的组成依旧含糊不清。
  事实上,有关航母弱点的评估算不上什么新鲜事。早在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便已就建造大型航母舰队之事进行了讨论,并得出结论称大型航母在核时代并没有用武之地,原因之一就是它们容易受到核弹的攻击。尽管莫斯科政府随后决定建造较大的航母,但是他们有关航母容易遭受攻击的观点并没有发生改变。此外,虽然美国人关于航母的讨论自1945年一直持续至今,但他们的讨论大都集中在航母任务、成本以及军队结构上,并未涉及航母弱点。
  
  想象中的坚不可摧
  
  实际上,美国人眼中“航母坚不可摧”只是一种危险的假设。如果说“9·11”事件让美国体会到些什么,那便是美国所谓的堡垒已经脆弱到美国民众及军事官员难以想象的程度。当时,恐怖分子把足以给美国人留下深刻心理阴影的建筑列为攻击目标,他们使用了相对复杂的非对称手段,而且似乎综合使用了多种基本作战原理和作战技巧:简易、协同、纵深、奇袭、时机和节奏、安全等。
  此外,恐怖分子的基本作战计划还表明,他们意识到了传统迂回作战方式的效力——而这正是非对称战争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他们还找到了美国自由民主政治体系的弱点,从而有利于自身采取行动。如果少数恐怖分子能够在全球异国土地上计划并实施有效攻击,那么美国的其他对手也能在地区性海域对美国进行类似的攻击。
  一些人根据航母典型性能所推测的不可攻破的因素包括:速度、装甲、分区、规模、防御(随行空中编队、己方屏护舰队等)、蓝水避难所(躲避来自岸上部队及对手的攻击)以及美国武器系统所具备的技术优势。
  虽然很少提及,但是美军的对手或许会开发相应的技术或手段,以削弱航母的一些传统优势。其中,有可能出现的实例包括:
  ·大众传媒、卫星通信及互联网能够在美军航母接近海运航线或沿海水域时,向外界提供这些航母的位置和部署情况;而且,一旦出现在地平线上,航母的身影就会变得格外显眼。
  如果不必为舰载飞机联队连续出动的作战行动提供支持,那么航母便无需以较快速度行动,尤其是在夜间。
  一旦被打开,航母飞机库所配备的装甲门就变得毫无用处。
  航母上工作舰员的数量众多、差异性也较大,各个种族的人几乎应有尽有,这有助于对手安排间谍渗透。
  尽管核动力系统为航母提供了无限的动力,但航母仍要依靠前线补给站及补给舰获得食物、航空燃料以及备用品。
  经由众多节点传播信息的宽带系统虽然满足了航母对于海上通信的需求,但也因此暴露了自己众多弱点。
  
  下一代武器现身
  
  随着新兴技术和新型常规武器的出现,人们更加怀疑航母所谓的坚不可摧。其中,多数专家都认为反舰巡航导弹(ASCM)、攻击性信息战的能力、行踪诡秘的柴电潜艇及核潜艇、深海水雷以及反舰弹道导弹(ASBM)的发展,都对在沿海地区行动的航母(比如,为内陆空中行动提供支持)构成了直接威胁。不过,当代冲突尚未对航母形成明显威胁,这也包括与那些没有先进常规海军武器的敌国间的冲突。
  2006年,黎巴嫩真主党曾有效地利用一枚反舰巡航导弹重创了一艘以色列军舰,这表明一个国家的海军装备并不能体现该国的总体能力。虽然多数美海军领导人都曾公开声称美军航母坚不可摧,但时任太平洋司令部司令蒂莫西-基廷上将也承认,美军防御先进导弹所构成威胁的能力尚不确定。而且,美国国防部最近的全球威胁评估报告也表明,华盛顿政府对新兴的武器系统投入了大量关注。
  而先进常规武器威胁的扩大,必定会改变航母价值的基本定义。简言之,随着敌对国家对航母所构成攻击威胁日渐增强,美国需要对航母及攻击群同时进行防御,以便降低这种威胁。例如,如果安全环境的改变致使航母受到新型更强大武器的威胁——就像冷战时期所遇到的情况一样——那么航母舰载飞机联队所遇到的-冲击会使保护航母战斗群变得更加必要。
  此外,航母攻击能力的降低或许会减少其作为力量投射本台所发挥的作用。同样地,航母战斗群日益增多的防御任务,可能会限制它们对众多地区非战斗任务的支持。此外,未来航母或许无法向美军提供像2001年阿富汗战争和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那样可靠的空中支援能力。
  
  不对称威胁迫在眉睫
  
  尽管常规威胁值得注意,但航母还面临着非常规或不对称威胁。这些潜在威胁包括恐怖主义、阴谋破坏、信息战(包括网络及心理战)、封锁及母港或后勤中枢攻击等。所有轻视此类威胁的决策者都需要重新回想一下“9·11”事件给 人们带来的震撼及混乱。
  不对称威胁让军事领导人坐立难安的原因之一就是其难以捉摸的特性。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航母战斗群目前所配备武器都不能有效应对不对称威胁。最后由于非传统对手可能会为了实现目标不择手段,所以军事领导人经常不切实际地发誓要消除航母的一切潜在弱点。
  过去不对称威胁的严重性并没有受到重视,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用现成资料来评估航母实力是一个相对简单的任务,但作为一个整体,航母还包括许多关键的附属系统,一旦遭遇袭击,这些构成的任务能力就会下降。诚然,要在较长时期内对航母战斗群的组成部分构成威胁,敌对国家必须具备全球到达能力,但是富有创造力的对手仍然能够严重限制航母的有效行动能力,至少能暂时做到这一点。
  实际上,任何初学者都能列举出前线部署军队的弱点:通信、后勤/通信线路、舰员备战情况/士气以及机动性等。由于航母战斗群无法保护一切,因此入侵者在目标选择和发动奇袭方面都具备优势。
  
  重估“坚不可摧”
  
  航母的支持者们都未提及这些弱点,而是强调了航母固有的优势——能够在敌国沿海无拘无束地展开行动,并称航母是海上重要堡垒。而对航母指挥官来说,当有关未来作战环境的威胁评估只会给那些拥有不确定或不可预知力量的非国家行动者造成阴影时,一些人更愿意将注意力集中在传统威胁上。以下想定或许有助于证明潜艇可能面临的非对称威胁:
  “持久自由行动”期间的一个禁飞日里,美军一艘航母在只有一艘护卫舰同行的情况下远离了其他航母战斗群,结果在夜幕下的国际海域被一小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破坏分子队伍所驾的快艇秘密靠近。他们趁航母戒备松懈之机,设法进入航母下部的一个升降机,并将炸药包放入飞机棚及飞行甲板,在航母作出反应之前,便破坏了多数舰载机。
  那些在波斯湾占据几个小岛的敌对国家会派遣一些小型特别部队强占大型集装箱货轮,并将其转入位于苏伊士运河南部核动力航母的航道,阻拦航母的退路。此外,航母在狭窄海域受撞后,其速度便会限制在10节以内,致使舰载固定翼战机无法有效开展行动。
  受到航母舰载机联队攻击的极端分子组织在反击过程中,可能会跟踪前线战场上那些负责为航母战斗群提供后勤支持但自身保护措施不够完善的舰队补给船,并使用临时制作的漂浮爆炸装置炸毁这些补给船。重要燃料、食物以及供应品的缺乏会将舰载机联队的行动时间限制在几周内。
  
  它们不是战争的主宰
  
  列举以上这些想定意在指明航母有可能遇到的威胁。因此,美国海军领导人需要做的应该是思考如何做才能减少航母遭受袭击的可能。
  首先,他们必须承认美军航母可能会遭到这样的攻击。其次,他们要对航母弱点进行全面评估,然后解决最可能且最危险的预案,制订相应计划,预防并减少航母遭受袭击的可能。再次,负责安排海军军演以及制订军事学说的美军官员应向参演战士和军方领导人承诺,在演习过程中营造氛围,利用常规、非常规/不对称以及(或者)混合战等手段威胁航母战斗群。这将迫使海军领导人改变航母坚不可摧的传统观点。最后,鉴于非对称攻击可能来自常规或非常规敌手,因此军队领导人和战略家应对其军事计划和军队能力重新进行评估。
  认为航母坚不可摧的假设是极其危险的,只会徒生安逸之感,不利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限制了美国阻止并应对全新威胁的能力。正如卡托研究所在1991年“沙漠风暴,’行动结束后就航母问题进行研究时所提出的那样:“肮母是可怕的战争工具,但与‘航母决定论’支持者所说的不同,它们并不是战争的主宰。”
  “9·11”事件爆发后,美国社会给众多激进分子提供了充足机会,可以实现短时间瘫痪美国的目标。那么,为何和平的国际海域或领海不可以为人们提供像现在这样良好的海上行动环境?
  由于美国国防领导人准备就即将出台的“四年一度防务评估报告”进行艰难抉择,因此现在是时候重新讨论航母的弱点。”
其他文献
编者按:近30年来半岛南北的综合国力对比已发生逆转,但现在的人民军仍然奉行“进攻就是最好防御”的战争信条。本文编译自美国陆军军事学院战略问题研究所相关报告,作者认为朝鲜高层通过对美军在冷战后几次局部战争中表现的观察。有信心在一场具有朝鲜特色的闪电战中取胜。本刊刊登此文并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和专业工作者参考。    领袖亲自主持的战争计划    进入21世纪后,朝鲜仍在不断
期刊
许多人都在关注“施琅”号航母(即中国从俄罗斯手中购买的废旧航母“瓦良格”号)。“施琅”号及其姊妹航母将改变亚洲海洋,其不但会维护商业安全,还会阻止海洋霸权的出现。“施琅”号航母将改变中国的形象,确保从瓜达尔港至上海的自由。  中国海军正在迅速成为新德里的“心头之患”所在。现在,印度认为中国是其最大威胁。印度正努力建造海军舰艇,但其努力并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即使是其采购一艘航母的努力都成为了超级大国权
期刊
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前不久国片最盛行的电影是《艋胛》,它叙述一个被同侪欺负,而寻求大哥保护的少年——“蚊子”的故事,而最近在东北亚地区,也正在上演一出国际版的《艋舯》,只是场景从剥皮寮转移到朝鲜半岛。朝韩因为天安舰事件引发两国的军事对峙,并各自向美国及中国寻求支持,这让单纯的朝韩两国冲突,演变成中美两大强权在东亚地区的政治角力,国际冲突似乎一触即发,彷佛就像《艋舯》在祖师庙前黑道大火并的场景。
期刊
继“精实案”、“精进案”后,台“国防部”近期拟订了代号为“精粹案”的兵力结构调整方案,计划于2011~2014年实施,企图通过新一轮“国防”组织再造与兵力结构调整,致力打造一支所谓的“小而精、小而强”的现代化军队。    台湾媒体近日报道称,不只岛内全民拚经济,台军未来也要为此尽一份力,马英九要求军方研究“国防”如何与民生结合,这样一来,可能会导致因募兵制而必须实施的“精粹案”出现变数。  “精粹
期刊
潜艇现代海军最为重要的兵器之一,其发展一直备受各国海军的重视。除了人们所熟知的大、中型潜艇外,很少受到人们关注的微型潜艇也是各国相当倚重的兵器。这种潜艇体形虽小、自持能力有限,而且攻击能力偏弱,但却具有适合浅海作战、不易被敌方发现及成本低廉的优点,是进行特种作战的利器。即使是最为强大的美国海军,也装备不少微型潜艇,用于运送海军陆战队员展开特殊作战任务。然而,世界装备微型潜艇的国家虽然不少,但最为引
期刊
目前中国拥有航母不再是一个‘假如”的问题,而是一个“何时拥有”的问题。为了能够制衡中国的航母战略,日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发展攻击核潜艇。  中国已经采购了3艘分别由前苏联与澳大利亚建造的肮母,利用这些航母获得了学习建造结构的机会。其中,“瓦良格”号现在大连的造船厂,在那里,它已经被喷上了与其他中国海军军舰一样颜色的涂料,并安装上了斜角甲板。然而,“瓦良格”号并没有安装发动机,无法
期刊
据《华盛顿邮报》23日报道,天安舰事件开始动摇亚洲地缘政治学版图。一度陷入僵局的美日韩三方合作正在迅速恢复,而曾凭借特有的等距离外交在亚洲扩大影响力的中国似乎陷入困境。随着韩国要求联合国采取对朝制裁措施,亚洲地区正面临关键时刻。    中国“大伤脑筋”    试图在地区内掌握领导地位的中国陷入困境。《纽约时报》评价说,中国自1992年与韩国建交以来,凭借等距离外交和扩大贸易规模来巩固区域内的地位,
期刊
冷战结束后,日本一直在致力于成为所谓的“正常国家”,以求扩大自身在国际国际舞台的影响力,而不是像以往那样以美国的“小伙计”身份示人。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日本一直在加紧研制各类先进武器,希望能在较短时间内把本国的军事力量达到一个新的层面。而研制出合用的大型军用飞机便是日本近年来非常重视的计划。因此在本世纪初,日本便开始投资发展P-X和C-X两种多发喷气机,以取代即将开始退役的P-3C和C-I,满足日
期刊
神秘的“假想敌”部队,也称为影子部队,其在军事训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不遗余力地建设“假想敌”部队,以期在平时的训练中尽可能地再现对手的作战组织、战术特点、战法运用,使部队在实战时能从容应对。台军尽管人数有限,但仍然很重视“假想敌”部队的建设,在投入最好的装备和人员,进行合理优化编组的基础上,还不断通过实兵演习,使“假想敌”部队的作战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并以此为标准
期刊
韩国海军第7机动战团由7艘大型战舰组成,包括“世宗大王”宙斯盾战舰以及6艘KDX-2多用途驱逐舰,未来还将编入“独岛”号两栖攻击舰、FFX护卫舰、孙元一级AIP潜艇等,届时韩国机动舰队的战斗力甚至将超过“八八舰队”    2010年2月1日上午,韩国海军在釜山作战司令部举行了第一支机动舰队一一第7机动战团成立仪式,亚洲第二支以驱护舰为核心的标准化远洋机动舰队诞生。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八八舰队”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