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解放军”

来源 :军事世界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fv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秘的“假想敌”部队,也称为影子部队,其在军事训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不遗余力地建设“假想敌”部队,以期在平时的训练中尽可能地再现对手的作战组织、战术特点、战法运用,使部队在实战时能从容应对。台军尽管人数有限,但仍然很重视“假想敌”部队的建设,在投入最好的装备和人员,进行合理优化编组的基础上,还不断通过实兵演习,使“假想敌”部队的作战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并以此为标准提升台军整体作战能力。
  台军“假想敌”部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追踪研究作战对手的战法,并将成果在演习中加以运用。在历次“汉光”军事演习和其它军事演习中,为了将实战效果进一步提升,台陆海空三军都会动用“假想敌”部队。“假想敌”部队指挥官通常由台军“同防大学”的资深教官担任,这些教官平时会密切关注作战对手战术战法的最新动态,并将研究成果用于演习,根据每次演习的主要任务和预期目的,给演习部队设置障碍,使台军能全方位了解对手在作战指导和战术企图上的新变化,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演练。台军宣称,经过历年的演练演习,“假想敌”部队在台军多兵种、大规模的战术行动中,已经基本达到了高水准模拟对手的要求,能在演习过程中提供较为逼真的战场环境和作战对手,可以满足不同作战背景的需要。
  台军的“假想敌”部队,除了“国防部”直属的“天威”部队外,台湾陆海空三军也都有自己的“假想敌”部队。
  
  “斩首先锋”——“天威”部队
  
  台军中最著名的“假想敌”部队,称为“天威”部队,隶属于台“国防部”。“天威”部队并非长期独立存在,只是临时编组部队,由各单位的军事尖子组成,平时分散于台军各特种部队,有重大任务时临时抽调组建。其主要职责是在台军各项重大演习演习中扮演“假想敌”部队。同时,“天威”部队还专门针对台军各部队进行渗透与“破坏”工作,以检测台军机关和各营区、哨所、阵地等单位的反渗透防护能力。
  “天威”部队基本上由台湾海军陆战队两栖侦搜队、陆军航空特战指挥部特勤队等台军特种部队组成。“天威”部队人员选拔标准十分严格,除了必须是特种部队的特战队员外,每次入选“天威”部队的队员还必须进行所谓的“天威”结训测考,只有“天威”测考合格的人员才能留存“天威”部队。而该测考内容之一,就是由准备抽调到“天威”部队的成员,散播至各处对台军单位进行渗透,只有渗透成功,才能正式加入“天威”部队。对于台军部队而言,这时正是最紧张和提心吊胆的时候。台军中盛传,如果能够抓到“天威”部队的人员,可以连放一星期荣誉假,但是一旦被渗透成功,不但单位主官要被拔掉,卫哨更少不了要禁闭处分。
  岛内媒体报道称,台军中被“天威”部队搞倒的主官不在少数,例如在1996年底,陆战队99师师部上空出现一架UH-1H直升机来回盘旋,即使这个单位的所有哨所都看到这架直升机在那盘旋,但就是没有任何实施战备的反应。接着该架直升机直接降落师部前方广场,当时所有人都还以为是高级长官视察,结果几个身穿黑色特战服、荷枪实弹的“天威”队员,直接冲进师部,制伏门口卫兵后,礼貌性地敲开了师长办公室的门,然后跟师长说了一句“报告长官,电话借一下”,就当着这位师长的面,向“国防部”报告渗透成功,隔天师长就遭到免职。
  为了应对“天威”部队的突袭,台军一些部队竟然使出了假卫兵站岗的伎俩。台湾陆军第六军团21炮指部桃园东势营区,被发现站哨的是假卫兵后。“立委”痛批“太过离谱”,而台军方则辩称是战术运用,借以欺敌。台军称,目前台军各部队除了救灾,驻训等特殊任务外,大多在执行“营区安全演练”,为即将举行的“汉光”演习渗透与反渗透演练暖身。而各营区为反制“天威”部队的渗透,也常想出奇招来反制。陆军第六军团21炮指部因为是岛内北部地区最重点且营区最多的单位,每次都是“天威”部队渗透的最爱。所以这次采用了假卫兵站岗的特殊方法,与“天威”部队斗智斗勇。
  “天威”部队在完成充当“假想敌”、进行渗透突击任务的同时,有时还要担负其它特殊任务。2007年3月8日,台军邀请各路媒体记者,前往台南归仁的台军陆军航空特战指挥部采访,观看台军特意安排的“反斩首”战训练。训练中不仅台军的各式武装战斗直升机倾巢出动,陆航特战部队还演练了“反劫持作战”任务。整个训练过程可谓噱头不断,不但有高空渗透特攻、“神龙小组”跳伞等整合航空与特战的一整套操练,而且平时很少出现的“天威”部队公开曝光。此次台军演练构想是,假定在未来台海冲突日趋紧张的某一天,大陆解放军特种部队潜入台湾本岛实施斩首作战,绑架了岛内领导人,借此震慑台军,以求不战而胜。台军为了将被解放军特种部队劫持的领导人解救出来,准备实施反劫持特种作战。在演练过程中,首先由负责扮演“假想敌”的“天威”特种部队,将扮演领导人军官以及周围民众,劫持到一座钢筋水泥建筑物里,等待解放军后续部队开进。
  台军得到相关情报后,开始实施“反斩首”行动。根据部署,陆航特战部队的狙击手各自进入制高点,然后指挥部派出OH-58D战场情报收集直升机进行战情搜集。接着,演练进入高潮。根据所获情报,台军出动AH-1W“超级眼镜蛇”战斗直升机,以低空掠过建筑物的飞行,企图用直升机的隆隆声来分散对手注意力。随后,后续的特战部队开始利用UH-1H通用直升机,在建筑物顶部进行两波滞空绳索下降的部署行动。而与此同时,CH-47SD中型运输直升机,则载运另一批特战部队抵达现场,在AH-1W战斗直升机的火力掩护下,特战人员两人一组骑乘摩托车进入建筑物周边集结待命。集结完毕后,两股特战部队立刻展开“立体上下夹击”攻坚行动,兵分两路冲进建筑物搭救人质,而早已待命的救护车、消防车以及装甲车也抵达现场。与已往不同的是,这次的“天威”部队没有能够取得胜利,台军特战部队经过激战,把受伤的人质以及领导人抢救了出来。
  2008年4月,在当年的“汉光”演习之前,即将下台的陈水扁当局,组织了代号为“玉山”的计算机兵棋推演,神秘的“天威”部队在演习中再次公开亮相。兵棋推演开始,陈水扁及其军政要员紧急进驻主指挥所,在主指挥所被炸时又进行紧急转移。而在军政要员的转移过程中,当局又设置了所谓遭突然袭击的场景。担负袭击任务的就是“天威”部队。当时,陈水扁先进驻圆山指挥所,而吕秀莲的车队由3辆“云豹”装甲运兵车保护,从台北走省道,中午抵桃园县龙潭乡陆军司令部,下午再往化学兵学校。另一支护送“行政院长”张俊雄的“云豹”装甲运兵车队于下午3时许,沿台三线经大溪镇到化学兵学校。而护送陈水扁的车队,下午也从龟山乡回龙经桃园市、八德到化学兵学校。浩浩荡荡、不可一世的护送车 队,吸引了很多路人。然而,就在吕秀莲的装甲车队行经桃园县八德市兴丰路时,有一辆运兵用装甲车突然抛锚,行进车队只好停了下来,数分钟后其它车辆仍持续向化学兵学校方向行进,只剩下抛锚的装甲车孤零零地留在原地。本来是担负突袭任务“天威”部队,不得不临时担任起警卫任务。
  
  陆军“假想敌”——特战862旅
  
  台湾陆军的“假想敌”部队,是隶属于陆军航空特战指挥部的第862特种作战旅。作为“假想敌”的862特战旅,主要任务是根据分析研究和掌握对手的情况,设想和模拟对手两栖登陆、空降作战、袭扰作战等作战行动。
  特战862旅是台军参谋本部直接掌控的战略预备队之一。台军声称,特战862旅已经具备远程投射、快速反应、战场监侦及对目标情报引导的能力,能够依靠自身力量独立遂行火力打击、机动增援、特战破坏等多种作战任务。特战862旅是在原空降第62旅和71旅的基础上整编而成,下辖特战第一营至特战第六营共6个特战营,以及通信连和搜索连等旅直属单位。全旅平时编制3200人,战时则根据战况充实扩编。特战旅的任务主要是应对突然袭击,实施快速反应,进行远程渗透侦察和目标引导,对内还担负“假想敌”和任务。
  尽管台军近年来招兵越来越困难,能够招到的都是一批好看不好用的“草莓兵”,但台军对重金招来的特战人员要求仍然很严。不仅强迫他们每天高呼“勇猛骠悍”的口号,早、晚必须各跑5000米,还要进行各种高难度训练。台军声称,一名合格的特战人员,必须具备高空渗透、水域作战、山地作战及夜间作战等四栖作战能力。为了强化特战人员的训练,陆军航空特战指挥部专门成立了特战训练中心。该中心于1979年9月由原“特种作战学校”和“特战司令部空训中心”合编而成。1999年10月1日实施“精实案”时调整为“特战训练中心”。特战训练中心的任务主要是负责航特部所属特战部队的教育训练,培训陆军特战师资,代训其他军种的特战、特勤人员等。
  台军特训基地分布于岛内各处。其中,寒地训练在合欢山上,水上作战训练在左营海军基地。平时训练除了航特部所在的大武营区以外,最重要的基地是台中县谷关的丽阳营区。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已经使该地区成为实施山地战训练及其他特种作战战术训练的大本营。丽阳营区本身设有步枪射击靶场、信心测试场、直升机滞空下降模拟场、基础山地作战训练场、室内山地战技巧训练综合馆等设施。营区外围山地还有专业教室、爆破场、野生植物园、方位判定场、诡计场。而营区公路沿线还建有特战战术战法、山地作战、住民地作战的训练场。每年从年初开始,以各特战营为单位,轮流从驻地以山地行军方式,走到谷关特战基地进行训练。特战营训练的基本程序是,首先实施基础训练,然后以排为单位进行第一阶段检测,再实施连级特战战术训练。之后是第二阶段检测,最后实施营级综合训练,并进行第三阶段检测。
  特战营的一个重要训练内容是山地作战。山地作战训练课程包括了解掌握山地气候、生理医学、地图阅读、方位判定、导航、野外求生、伤员救护及山地、雪地救援技术等。特战训练中心是岛内唯一具有雪地师资课程及各种资源的训练基地。每年冬季,都由一批在国外受过高山及寒地训练的教官,在岛内少有的高山雪地上组织训练。不过,由于岛内气候所限,下雪的时间很少,因此,好多雪地训练只是象征性的,实际效果一般。
  在每位合格的特战人员右臂上,都有一枚标有融合空降、山地和海上作战图案的臂章。绣上这枚臂章前的第一关,就是跳伞训练。跳伞训练一般在位于屏东县的大武营区进行,基本跳伞训练为期3周,主要课目为跳台侧滚、机身训练、摆动着陆、吊架训练、跳塔训练和收伞训练等6项。在首先进行56小时地面训练后,经过教练组考核合格后才能上机进行空中跳伞训练。完成这些基本伞训之后,迷彩野战服的左胸前就可以绣上“基本伞徽”,该伞徽上绣有l朵梅花,表示已完成了基本伞训的5次白天徒手跳伞。而后的跳伞次数仍可累计在这个伞徽上,最多为3朵。伞教组教官胸前的伞徽上都绣有3颗梅花,表示完成了高空跳伞、水面跳伞等特种训练并经过60次空跳合格的认证。
  高空渗透是一项高难度训练科目,主要用于特种部队空降突击。高空渗透训练一般只在掌握了跳伞基本技能的士官和军官中进行。考虑战场状况,飞机必须于10000英尺甚至40000英尺高空飞行,空降特战人员自飞机跳出后在空中滑行俯冲至低空(3500英尺)才开伞,并进入预定集结区,且着陆时须在距目标10米的误差内。着陆完成战斗准备后,再深入目标区执行任务。海上(水面)跳伞条件等同,而降落点则以近岸水面为原则,困难度相对提高。
  伪装及布置机关是特战人员的另一项训练项目。借助现场的一草一木,创造有利条件,化解近在咫尺的危机,是特战伪装的基本要求。在目前的特种作战中,伪装已经成为一项专业技能。特种部队的装备从头盔、衣物、鞋袜到随身武器,无一不是为执行特种任务及适应地形、地貌而设计的。特战队员露在衣物外的脸部及手部也都要进行严格的伪装。这种伪装包括用台军特制的迷彩染料涂抹和用现场的植物进行打扮,以达到完全与现地结合的状态,让人真假难辨。
  近年来,为了强化特战整体能力,台军加强了与岛内甚至外国的专业交流。包括与民间专业机构如登山、潜水、滑雪等协会进行定期交流,获得专业证照。同时,还与外国的特战部队进行交流,派人参加国外军事班队,如突击兵、特战军官班、反恐师资班等,派遣特战中高阶军官到国外参访。最近,特战训练中心还专门整建了多功能联合特战训练场,借助模式化训练场地,实物、实体仿真演练,提升特战水平。
  台军声称,在目前陆军强调地空整体作战及强化火力大规模作战的同时,特种作战就如同精密的手术,直接指向病根,迅速准确地完成任务,支持大军团作战。所以在运用上,特种部队并不以重装备及火力压制为手段,而以快速、秘密的方式深入敌境,破坏重要据点后撤离现场。因此,特战人员配备的主要是威力较大而又方便携带的轻武器。从2006年4月开始,特战旅全部换发T91新式狙击步枪。由于今年冬天天气寒冷,台湾岛内高山上也积累了很多白雪,特战旅在新年伊始就把特战队员拉到合欢山上进行寒地训练。
  
  海军“假相敌”——“海龙”潜艇、基隆级舰
  
  台湾海军“假想敌”部队主要任务是根据作战对手海上及登陆作战理论的变化,模拟对手海上、水下以及不同规模和样式的登陆作战、特种作战。目前,台海军的“假想敌”部队主要有三支:第一支是海军陆战队,在三军联合登陆演习中模拟对手登陆部队,执行规模各异的登陆作战任务。第二支是水下“假想敌”部队,由台湾海军“海龙”号潜艇担任。第三支是水面 “假想敌”部队,由刚从美国到台湾海军服役不久的基隆级导弹驱逐舰担任。
  为了提高所谓的实兵作战能力,台湾海军每年演习很多,除了要参加“汉光”等三军联合作战演习,还有海军自己组织的海上实兵演习。如“定远”远程海上实兵对抗演习,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每年在南沙运补船团及“敦睦远航”训练支队返航时组织部分舰艇,在巴士海峡附近海域实施海上实兵拦截对抗演习。演习一股每年举行2至3次,演习时间约半天。演习由海军舰队指挥部组织实施,攻击军由南沙运补船团或“敦睦远航”训练支队担任,“假想敌”舰艇则由驱护舰2至3艘组成,演习旨在检验海军远海作战能力。
  台湾海军在“基隆”级导弹驱逐舰没有服役前,一度有“康定”级导弹护卫舰扮演大陆的“现代”级驱逐舰,担负“假想敌”任务。2005年7月,台军举行“联兴91号”演习,该级舰就扮装解放军两栖登陆部队,以验证台陆海空军联合作战能力。2005年12月,基德级导弹驱逐舰的前两艘“基隆”号(1801)和“苏澳”号(1802),在台湾苏澳军港举行了成军典礼。随后另外两舰也相继成军。台湾海军向美国采购4艘基德级导弹驱逐舰,主要是为了增强水面舰艇战力,并作为未来获得“先进战系”(即“宙斯盾”舰)的先期舰。基德级导弹驱逐舰经美军进行“新威胁提升”后,具有较强的作战能力,可以进行自动威胁评估,以及选择武器,对目标进行接战,并有效反制对方空中饱和攻击。加上基德级舰具有较好的远距离侦察搜索、区域防空、战场管理、反潜能力及系统反应快、打击纵深远与机动性能好等特性。该级舰将“博胜案”纳入规划后,在未来台三军联合作战上将能链接并统合空中、水面及水下平台,发挥协同作战最大战力。虽然基德级舰刚到台湾几年,可在这之前,台“国防部”已连续4年在“汉光演习”计算机兵棋推演中将基德舰纳入战斗序列,作为海军的“假想敌”部队。
  台湾海军水下“假想敌”由潜艇部队担任。台海海军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目前只有4艘现役潜艇,其中2艘是从美国购买的的茄比级潜艇,分别为“海狮”(79I)号和“海豹”(792)号,另外2艘是荷兰建造的剑龙级潜艇,分别为“海龙”(793)号和“海虎”(794)号。台湾目前拥有的两艘茄比级潜艇,是至今全球仅存仍在服役的二战时期潜艇。这两艘潜艇都是美国海军建造的柴电潜艇,1973年4月及10月先后转移交给台方后,由于服役过久,很多装备超过使用期限,潜航深度也受到限制。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军服役超过60年的茄比级潜艇由于过于老旧,近日传出压力壳出现裂缝的严重问题,虽然勉强焊好出坞,但战备训练势必大打折扣。据退役的台军潜艇军官表示,茄比级潜艇早已超过使用年限,最关键的压力壳早就因金属疲劳出现失圆问题,导致压力壳出现裂缝。该官员表示,以他当年在潜艇上的亲身经历,一条管线出现“砂眼”,在20米深度时,水就像打开水龙头一样,要是在100米深度时,水就像瀑布一样的狂泻,如果是在潜航时,承受水压的压力壳忽然裂开,那简直不敢想象。目前“海狮”和“海豹”号只能用于训练。真正能担负战备任务的只有1988年到台服役的两艘荷兰造潜艇,“海龙”和“海虎”号。陈水扁、马英九先后登上过剑龙级潜艇。它是台军的宠儿,也是台湾当局以及军中高级将领时常炫耀的威慑吓阻力量,更是台湾海军目前仅有的水下“假想敌”潜艇。
  台湾海军需要水下“假想敌”的演习,主要是“海鲨”联合反潜作战演习。台军把提高反潜作战能力作为反封锁作战中的重点,并提出了海军的战术目标就是反潜第一。“海鲨”演习由海军司令部策划,舰队指挥部、教育训练暨准则发展指挥部和空军司令部督考与鉴测,62.0旗舰支队及特殊任务支队兼统裁部,驱逐舰、护卫舰和潜艇战队具体组织实施。演习一般在规定的6个反潜操演区内实施,时间1至5天。演习科目主要有舰炮对空射击、对潜搜索、对潜攻击、防潜、屏卫编队战术运动、编队夜航、电子对抗测试、海上整补、通信试验等10多项。演习中注重海空协同作战,同时对护航舰艇兵力运用、反潜机区域监控、潜艇群攻击的战术运用等进行实兵验证。演习设想对手出动潜艇对台岛周边海域实施封锁,切断其海上交通线。台海军即按“固安”防御作战计划积极展开以反潜为主的反封锁作战行动。海军舰艇编成“海鲨操演支队”(62.7支队),在演习前10天参演舰艇向统裁部报到,先完成CM教练仪训练及声纳效能测试,再到战术训练研究发展中心接受1周任务训练。潜艇部队是“海鲨”联合反潜作战演习中的“假想敌”。台军以反潜为主的演习除了“海鲨”演习外,还有“精进”无预警反潜演习、“海猎”反潜演习和“猎鲸”反潜演习,这些演习中的“假想敌”都有“海龙”和“海虎”号潜艇担任。
  
  台湾的“TOP GUN”——17独立作战队
  
  台湾空军“假想敌”部队主要任务是在训练和演习中模拟对手歼击机部队的战术动作,与台空军实施空战对抗训练;负责台湾空军战斗机部队飞行员及作战管制联队拦截管制官的战术专精训练等。台空军“假想敌”部队以前由第46中队担任,由于该中队机型老化,从2005年前后,改由第17独立作战队承担。
  台湾空军的“假想敌”部队,原名称为“空军假想敌中队一炸射班”,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初。1963年,台空军为了提升战术战斗机以及飞行员的操作能力,强化战技训练,首度外派飞行员到美国“战斗机武器学校”受训,返台后于455联队成立“F-100炸射班”,对作战部队飞行员实施对空、对地炸射原理与应用战术学科讲授。上世纪70年代初期,志航基地装备了F-86“佩刀”战斗机和T-33教练机,主要任务是对从空军官校毕业的学员进行飞行训练和担负东部沿岸空域的警戒训练。1975年越战结束前,台军再度选派飞行员赴美接受F-5E飞机武器教官班训练,训完后偕同美籍教官于443联队成立F-5E飞机炸射班,负责相关对空、对地战术科目训练。训练初期的主要目标为培训种子教官,后来台“国防部”评鉴小组通过对炸射班训练模式的鉴定,认为其对战斗机飞行员培养具有相当高的价值。因此自1976年起,由炸射班对台空军各战斗机部队展开巡回训练,并陆续派员赴美受训。1977年,炸射班发展成737联队。
  1979年,台空军成立“假想敌”中队,即所谓的“侵略者中队”,并划归该联队。1979年“假想敌”中队装备F-5B战斗机。1981年换装成F-5E战斗机。1984年,驻台南的空军炸射训练班也调到台东志航基地并改隶737联队(7大队),与“假想敌”中队(原第46中队)合二为一扩编为46独立中队,继续对各战斗机部队实施战术专精训练。1985到1986年间,台空军聘请一名美国空军假想敌退休教官,协助 第46独立队进行假想敌训练,并依据获得情报结合台海现况研究“敌军”战术战法,实施单机以至多机对抗演练,进一步提升整体训练水准。过去20多年,台湾空军“假想敌”中队创立了一套“不同机种对抗”的课程,引进了喷气式飞机时代新的空战概念,俨然成为台军一流的“TODGun”部队,其空中模拟战术训练的名声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
  台湾《联合报》报道称,为因应解放军战斗机性能提高、部署状况,以及配合台空军战备需求,台湾空军“假想敌”中队在本世纪初开始汰换老旧的F-5系列战机,全面改用包括F-16、幻影-2000及IDF在内的第二代战机,作为日常演训机种。报道称,台湾军方基于大陆这几年也陆续取得俄制苏27、苏-30机种,评估海峡两岸空军实力消长之后,一旦台海爆发战争,为了确保空防优势,“假想敌”中队必须熟悉IDF等三种二代战机,并以这三种性能接近苏-27、苏-30的战机,模拟并研究反制解放军空军的战术、战法。而在这之前,台湾空军的“假想敌”中队的主力战机皆为服役30多年的F-5E战斗机,模拟对象一直是解放军空军的歼7、歼-8战斗机,而在解放军空军苏-27、苏-30等先进主战飞机逐步装备部队的情况下,其已经失去了模拟对抗的价值,于是台军最终决定换装备,并由第17独立作战队担任这项任务,模拟对象是我军目前先进的苏-27战斗机。
  第17作战队历史很久,早年曾与美国“飞虎队”并肩作战,又被称为“雷神中队”。成员多为在美国卢克基地接受专项训练的资深飞行员,其中很多人甚至在美受训期间获得了多项战术测试冠军,所佩戴的肩章也与其它空军部队不同。该队的F-16机群主要采用与美军同步的战术战法,与参赛的其它战机进行高空拦截、中低空战术演练、缠斗等对抗,演练动作“与实战无异”。第17作战队在演练过程中都用英语沟通,除了凸显美式训练风格外,按照台空军内部人士的说法,希望全方位打下未来与美军联合作战的基础。
  台湾《自由时报》2005年10月25日报道称,台空军宣布“假想敌”中队由以前装备老旧的F-5E的第46中队改为装备更先进的F-16战斗机、战斗力更强的第17独立作战队担任后仅仅时隔一天,又传来法新社的一条消息,称美国已与台湾达成合约,将继续在亚利桑那州协助台湾空军训练F-16战机飞行员,并将扩大有关训练内容和增加训练人数。美台达成协议后,美军加大了在本土帮助台军训练F-16战机飞行员的力度。1992年8月,美国同台湾达成了出售150架F-16战斗机的交易,并同意台军飞行员去美国受训。1996年8月8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卢克空军基地内一支神秘的部队——美国空军第56联队第21中队悄然成立。中队内除了24名美国空军空勤教官外,其它人员全部来自台湾。根据第56联队第21中队的退役美国空军教官透露,美国空军以每年一个中队的速度为台湾培训F-16战斗机飞行员。根据台湾空军的编制,战斗机中队编制飞机18-22架,这样美军每年大概为台军培养20-40名战斗机飞行员。为了进一步加强台美军事合作,经过双方协商,台美将从2006年开始执行新的一期5年合约,而到2011年台湾当局与美国空军F-16飞行员培训合同结束时,台空军将约有600名F-16飞行员赴美“留学”。据称,台军飞行员的受训项目不仅包括远程低高度突防、空对空作战、夜间攻击、空中格斗、先进空中指挥管制战术训练等,而且他们还将在仿真作战练习场演练,以具备与美军机队执行协同作战的能力。而台军“假想敌”中队的飞行员全部在美国培训过。
  
  台军飞行员赴美训练,对抗歼-10
  
  在歼-10战机服役的消息正式公布后,台空军参谋长严明曾表示,部署于浙江及广西的歼-10作战半径可涵盖台空域,若台海发生冲突,歼-10战机搭配苏-27,苏-30战机,整体空中战力将优于台军。未来歼-10战机将承担执行二线制空作战和一线对地,对海攻击任务,这意味着歼一10将是与台军战机的主要对抗力量。台军研判,歼-10在研制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标准都是立足于赶超台湾空军F-16A/B战机。当前台军最先进的战斗机就是F-16,因此能否有效对抗歼-10就要看F-16的表现了。
  而台空军F-16对抗战术的提高,要取决于美军对台空军实施的培训。因台空军F-16战机购自美国,美军即以此为借口,相应责成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卢克空军基地第56联队第21中队具体负责对台军培训。该中队除了24名美空军教官外,其余人员全部来自台湾。
  2005年10月,台美双方签订为期5年的训练合同,合同结束期为2011年,台空军共派遣约600名F-16飞行员赴美“留学”。有分析指出,在美台双方都十分“看重”歼-10战机的情况下,美空军无疑会把自己对歼-10战机的了解传授给台军飞行员,并“手把手”教授其对抗歼-10的战法。
其他文献
编者按:2月19日,伊朗首艘国产驱逐舰下水,哈梅内伊亲临下水仪式既表明了政府对海军建设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对西方制裁压力和频频曝出美以动武传闻的回应。伊朗海军是一支容易被忽视的力量,不过如果一旦爆发战争,伊朗海军对波斯湾的封锁很可能会影响战争进程。本文编译自美国海军情报处2009年秋季报告其中部分内容的可信度难以证实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及专业工作者参考。    为不对称战争做准备    在研究过近年来
期刊
韩国国务总理郑云灿25日说,关于“天安”号事件的原因,目前国内仍有人持异议。这只会加剧韩国内部矛盾。  韩国联合调查团20日发表正式调查结论,认为3月26日“天安”号警戒舰沉没事件的原因是“朝鲜小型潜水艇实施的鱼雷攻击”。朝鲜国防委员会迅速作出反应,拒绝接受这一结论,并表示要派团到韩核查证据。韩国尚未就此作出正式答复。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国内包括在野党、一些民间团体、专家及普通民众在内的不少人
期刊
编者按:近30年来半岛南北的综合国力对比已发生逆转,但现在的人民军仍然奉行“进攻就是最好防御”的战争信条。本文编译自美国陆军军事学院战略问题研究所相关报告,作者认为朝鲜高层通过对美军在冷战后几次局部战争中表现的观察。有信心在一场具有朝鲜特色的闪电战中取胜。本刊刊登此文并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和专业工作者参考。    领袖亲自主持的战争计划    进入21世纪后,朝鲜仍在不断
期刊
许多人都在关注“施琅”号航母(即中国从俄罗斯手中购买的废旧航母“瓦良格”号)。“施琅”号及其姊妹航母将改变亚洲海洋,其不但会维护商业安全,还会阻止海洋霸权的出现。“施琅”号航母将改变中国的形象,确保从瓜达尔港至上海的自由。  中国海军正在迅速成为新德里的“心头之患”所在。现在,印度认为中国是其最大威胁。印度正努力建造海军舰艇,但其努力并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即使是其采购一艘航母的努力都成为了超级大国权
期刊
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前不久国片最盛行的电影是《艋胛》,它叙述一个被同侪欺负,而寻求大哥保护的少年——“蚊子”的故事,而最近在东北亚地区,也正在上演一出国际版的《艋舯》,只是场景从剥皮寮转移到朝鲜半岛。朝韩因为天安舰事件引发两国的军事对峙,并各自向美国及中国寻求支持,这让单纯的朝韩两国冲突,演变成中美两大强权在东亚地区的政治角力,国际冲突似乎一触即发,彷佛就像《艋舯》在祖师庙前黑道大火并的场景。
期刊
继“精实案”、“精进案”后,台“国防部”近期拟订了代号为“精粹案”的兵力结构调整方案,计划于2011~2014年实施,企图通过新一轮“国防”组织再造与兵力结构调整,致力打造一支所谓的“小而精、小而强”的现代化军队。    台湾媒体近日报道称,不只岛内全民拚经济,台军未来也要为此尽一份力,马英九要求军方研究“国防”如何与民生结合,这样一来,可能会导致因募兵制而必须实施的“精粹案”出现变数。  “精粹
期刊
潜艇现代海军最为重要的兵器之一,其发展一直备受各国海军的重视。除了人们所熟知的大、中型潜艇外,很少受到人们关注的微型潜艇也是各国相当倚重的兵器。这种潜艇体形虽小、自持能力有限,而且攻击能力偏弱,但却具有适合浅海作战、不易被敌方发现及成本低廉的优点,是进行特种作战的利器。即使是最为强大的美国海军,也装备不少微型潜艇,用于运送海军陆战队员展开特殊作战任务。然而,世界装备微型潜艇的国家虽然不少,但最为引
期刊
目前中国拥有航母不再是一个‘假如”的问题,而是一个“何时拥有”的问题。为了能够制衡中国的航母战略,日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发展攻击核潜艇。  中国已经采购了3艘分别由前苏联与澳大利亚建造的肮母,利用这些航母获得了学习建造结构的机会。其中,“瓦良格”号现在大连的造船厂,在那里,它已经被喷上了与其他中国海军军舰一样颜色的涂料,并安装上了斜角甲板。然而,“瓦良格”号并没有安装发动机,无法
期刊
据《华盛顿邮报》23日报道,天安舰事件开始动摇亚洲地缘政治学版图。一度陷入僵局的美日韩三方合作正在迅速恢复,而曾凭借特有的等距离外交在亚洲扩大影响力的中国似乎陷入困境。随着韩国要求联合国采取对朝制裁措施,亚洲地区正面临关键时刻。    中国“大伤脑筋”    试图在地区内掌握领导地位的中国陷入困境。《纽约时报》评价说,中国自1992年与韩国建交以来,凭借等距离外交和扩大贸易规模来巩固区域内的地位,
期刊
冷战结束后,日本一直在致力于成为所谓的“正常国家”,以求扩大自身在国际国际舞台的影响力,而不是像以往那样以美国的“小伙计”身份示人。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日本一直在加紧研制各类先进武器,希望能在较短时间内把本国的军事力量达到一个新的层面。而研制出合用的大型军用飞机便是日本近年来非常重视的计划。因此在本世纪初,日本便开始投资发展P-X和C-X两种多发喷气机,以取代即将开始退役的P-3C和C-I,满足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