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纪行:自由多元也很腼腆的高中生

来源 :课堂内外(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less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是一个丰富多采的世界,融入了她就等于融入了全世界!香港给你的印象,或许是车马水龙,高楼林立;亦或是富丽堂皇,遥不可及,但未曾融入香港学校的人,绝对体会不到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香港的另一面。
  我们20位来自晋江不同学校的学生,有幸走进香港福建中学小西湾分校、香港汉基国际学校和香港福建中学观塘正校,和香港学生进行为期六天的“情缘凿江,香港之行”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
  借《课堂内外》高中版,我非常愿意和全国的高中生朋友分享在香港三所学校的感受,一起走进香港同龄人的世界,从中你也许不难找到一直所向往的那种氛围和生活。
  下午15点5分,我们登机了。一路上,云很多,很神秘。16点30分,带着憧憬,我们到了香港。在乘坐旅游巴士到酒店的路上,高大的建筑物在满布的云层背景下呈现出多种几何图案,我不断地感叹着:“HongKong,Youareso nice”。
  侣点30分,在五星级酒店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后,我们到了尖沙咀旁的星光大道。香港的夜景太美了,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了相机让中银大厦、金融大厦以及在建的贸易大厦与我相伴。我计划在香港至少与20名外国朋友合影的计划,第一天晚上就完成了8名,这“世界之都”的名头真不是盖的!
  
  第一印象:香港同学其实也很腼腆
  
  我们此行交流的第一站是香港福建中学小西湾分校。
  出发前刚听到我们要去的中学叫“福建中学”时,我就心想这里的学生应该大多是福建人吧,心里也因此暖暖的,毕竟我就是个地地道道的福建人啊。到了小西湾分校,我才知道并非如此。
  福建中学是由旅港福建商会于1951年创办,并由其辖下的教育基金有限公司管理,也因此命名为福建中学。1998年创办小西湾分校时,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行政长官董建华应邀担任主礼嘉宾,并题写了校训“求真择善”,这几个宇镌刻在小西湾分校的大礼堂内。
  小西湾分校是福建中学四所分校(其中有一所是小学)之一,位于香港柴湾小西湾富怡道2号。这里的学生大多祖籍为广东,当然也有不少是祖籍福建的。
  在这里我认识了5名伙伴:何显婷、赖伟国、颜如晖、周智康和梁伟扬。在5个伙伴的带领下,我参观了他们的教室、图书馆以及操场。他们的教室很别致,黑板与内地的差不多大小,后面的黑板上贴着同学们制作的手工艺品和图画,这和内地教室后面黑板上只有简单黑板报不同。图书馆不大,但很温馨,前半部分有多媒体设备,后半部分是书架,而且靠窗的一面还有座椅供学生读书休息,这样的布置我只在泉州的几个大书城看到过。学校的操场很小,更没有足球场。
  福建中学实行两文三语的教学模式,开办英文班。并以普通话教授语文、历史和文学科目。我的5名结对香港伙伴在交流时都用粤语,听说他们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是用粤语居多,不过他们的普通话水平也很不错,就是带着港腔而已。
  一直认为香港的学生都很Open,和他们接触下来,才知道并非如此,至少我这5位伙伴不是。他们的老师听说我很喜欢讲英语后,还特意介绍了一位他们班英语很厉害的学生给我认识,叫周智康。见到这位帅帅的男生时,我友好地伸出双手并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他有点害羞地跟我握了手,脸上露出可爱的小酒窝,就是不说话。我笑着继续说了句英语:“I love iiu’wo boy!”因为一下不知“酒窝”用英语该怎么说,就用拼音带过啦,最终证明我这招还是失败了。其实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智康腼腆,还有我的另外几位结对伙伴,他们都很少主动讲话,而每当我有问题时,他们都会很热情地讲解。
  在小西湾分校我们呆了4个小时,这些腼腆的香港同龄人带给我的更多是感动。因为我们的到来,我的5名结对伙伴带我搭乘只有教职人员才能搭乘的电梯(这要征得老师的同意),为了让我参观他们的实验室,他们想去找老师要来钥匙,最后是我怕为难他们才放弃了。
  即将离开香港福建中学小西湾分校时,突然下起了细雨,这时我们的队伍已经上了车,我还在赶着写贺卡给我的5名香港伙伴,带队的小张姐不停地呼喊着我,我准备离开时,突然发现他们都对我伸出了双手。
  拥抱中,我们约定一定要保持联系,一定要再见!看着伙伴智康的眼眸里浸满了泪水,我的泪水也突然溢出眼眶……
  
  国际学校:很多元、很多样、很自由
  
  香港汉基国际学校位于香港北角宝马山校园径1号,是一所私立国际学校,香港最著名的国际学校之一,据说很多政府官员、明星大腕的子女都在这所学校就读。这里也是一个小世界,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2008年10月份的时候,汉基国际学校就组团来我们学校参观交流过。记得他们看到我们学校时,说我们的学校至少有他们学校的三倍大,那时我还真有点诧异,心想香港那么繁华的一个大都市,学校怎么可能这么小,来了香港才明白,繁华的香港寸土寸金,连山上都建了高楼大厦。一所学校又怎么可能有太大的地方呢?汉基的校名和校门都很小,教学楼、科学楼、办公楼等建筑物基本上都是连在一起的,这种“小而精”的校园的确与内地,学校的“大”对比强烈。
  汉基是一所多元化、多样化、自由化的学校。这里首先是学生多元化。不分国籍、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信仰。在汉基的食堂聚餐时,听到的全是流利的英语,面对这一阵势,我赶紧放弃了一见到老外就说Hello的习惯。其次是教学多样化,汉基采用中英教学模式,不同的年级,甚至是不同的班级,教学方式都不一样。更值得称赞的是他们连图书馆都分了等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能在不同的图书馆看到适合自己的图书!最后是课堂,很自由。我和两位队员在上他们中三(相当于内地的初三)的数学课时,上得我们非常惊讶,他们学的竟是我们初一就已经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这一节课,他们从下午一点一直上到三点,然后就放学。而在课堂上,学生中途可以自由出入洗手间,甚至不用经过老师允许,课堂气氛也很活跃,经常看到有同学举手回答问题。可惜因为他们是全英语式教学,我基本上听不懂他们在讲什么。
  看到如此活跃的课堂,我很想照几张相作纪念,放学前一分钟,我提出要与全班同学以及老师一起合影,全班欢呼雀跃,只可惜那位帮我们拍照的阿姨没拍好,回到家看图时一片模糊!
  
  观塘正校:有才有能,深具领袖潜质
  
  福建中学观塘正校位于香港九龙观塘振华道83号,是福建中学的正校区。这里学生的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很重视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以及实战能力。
  刚到这里,拿到他们分发的交流座谈分组安排表,便让我大跌眼镜,表上写有风纪队总领袖生、时事委员会副会长、特种义工队主席、体育尖子等等,而学生会只是他们众多社团中的一个。我一排排认真找下来,我的结对伙伴是学校风纪队副总领袖生,叫张颖莹。很巧的是,她的家乡也是晋江,更令我惊讶的是,我的队友李豪丰还是她在晋江读初一时的好同学一这世界寞小!
  在颖莹和总领袖生柯鸿炜等人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他 们的校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他们的厕所和老师的办公室。老师办公室很大,书挤满了办公室里的空间,每个老师的办公桌上都贴若学生写给老师的寄语和学生制作的手工艺品。而他们的厕所则很有趣,女生厕所为粉色调,男生厕所贝q为蓝色调。我最后还被颖莹拉进了粉色世界里与她合影,我想此生都不会忘记我进过女厕所了!
  颖莹介绍说,他们学校的社团分为仁、义、礼、智四大块,分别由红、黄、蓝、绿作为代表色。“风纪队”是他们学校最大的社团,顾名思义,主要负责学校的纪律。在行为规范这方面,他们可是抓得比我们还要严格,就连袜子的颜色也作了规定!
  有意思的是,他们的学生会设有内阁和内外务两大部分。在内阁选举前,选手们得使尽浑身解数拉票,进行竞选。学生会会举办各类活动,诸如敬师活动、歌唱比赛、各类球类运动等等,大大区别于内地学校的学生会,皆由老师管理,学生只是跟着做的死板状态。参观他们的陈列室时。让我惊讶的是,看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奖杯,单单2008年到2009年度。学生参加校外比赛的奖项就达到了620项!
  学习方面,他们设有“英文部”,初中每级设6个班,其中3个班为“英文班”,高中则让学生按兴趣以及能力,选择以英文还是中文修读课程,除了文理分科,还另外设有商科、社会科等。
  跟颖莹聊到他们的生活时,更是羡慕不已。香港的学校实行全天制和半天制,就算是全天制,留给学生的课余时间也很多,这或许是他们能花更多时间在社团活动上的一个原因吧。而对内地学生必不可少的QQ,他们很少有人知道是什么东西,有的连听都没听过,MSN才是他们最常用的网络聊天工具。
  那一晚回到酒店时,我给颖莹打了个电话,问她明天愿不愿意跟我们一起去迪斯尼乐园玩,她拒绝了,一是因为离我们比较远,二是她想呆在家里。我很感叹她为什么放了假都不出来活动活动,看来香港女生也蛮“宅”的!
  最后给大家抄回来一段观塘校区女生发表在该校5周年特刊上的一句话作为结束:“我要大声呼喊:‘天空要湛蓝的,大地要嫩绿的,生活要自由的,思想要活泼的,享受要美好的,个性要张扬的。’”其实,这样的生活和学习,我们谁又不向往呢?
  
  香港学校里有意思的小事
  
  ★在福建中学(小西湾),最让我感到奇特的是,一个厕所可以男女通用。厕所门的牌子翻一下,就可以男变女、女变男!还有,他们不是一直在一个班上课,而是这节是什么课就到什么教室上,所以基本上没有同班同学的概念。他们到教室上课的时候。就把书包艘在门外,不用担心会丢失。
  ★香港的学校很少有在学校住宿之说(据说是因为香港地少,学校都很小)。而且每个班级的人数大多不超过30人。在我们访问的3所学校中,每天下午三四点左右就放学,然后让同学们进行各种方面的拓展训练。
  ★在汉基,我被安排到一个实验室听课。他们上的是硫酸铜的电解实验,学生似乎不大会操作。从一位台湾学生那里了解到,他们这个实验已经上了3节课了,当时我就在心里小看这群学生了。我们做这个实验不过十几分钟罢了。后来才知道,他们的实验课,老师只是开出一个课题,而实验的所有过程都是学生自己去独立完成。只有碰到难题时才可以得到老师帮助。这样的学习方式很能培养学生的探究型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我国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则是衡量地区发展状态的代表性指标,良好的区域发展状态应表现为二者在空间上的重合,而重心的时空演变过程
非洲草原的狮子小时候玩的是撕咬追逐的游戏,为的是锻炼长大后的捕猎本领;古人的青梅竹马对应着长大成人后的性别职业预演。但是步入网络社会以来,游戏已经渐渐变成纯粹追求刺激的产物,失去演习教化功能。  幸好,我们现在有了桌面游戏。  桌面游戏,英文原文是Board Game,直译为桌面游戏,因为不需要在网上进行,所以也叫做“不插电的游戏”——呃,其实在有电之前,游戏一直就不插电的。  桌游强调玩家的互动
期刊
楼道外,喜姐的鞋跟有节奏地敲击着地面走来。教室里顿时翻书声写字声交错。空气里有一点点窒闷在蔓延。“上次诊断考试的成绩已经出来了,不是很理想。许多简单的题且因为大家疏
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bqxiong  大学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平等思想、公民素养,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培养杰出人才的司题。而我国当前的教育管理制度以及人才评价体系,制造了学校间的身份、地位不平等,这才有学生们“炫校”,说到底,这是“炫身份”,与“炫富”并无不同。  “去武汉,有领导派‘宝马’接。”清华大学一女生因在火车上向人讲述清华人的骄傲而被封为“炫校姐”。 
电子杂志又称网络杂志、互动杂志。近几年,电子杂志在网络上暗地而生、风起云涌、蓬勃发展,但是直到徐静蕾创办了《开啦》才真正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如今,看电子杂志成了一种潮流,而做电子杂志更是潮流中的时尚核心。    《漂泊》:一路上真实的风景    在他们的眼里,漂泊是一种生活状态。为了自己的理想,漂泊他乡努力奋斗着,有快乐,也有艰辛。有很多人和他们一样走在漂泊的旅途上,希望他们有一天回过头来,可以看到
本文对丁二酮肟光度法测镍进行了全面归纳总结,该法实现了对不锈钢、铁镍软磁合金等高镍合金材料中高达50%的镍快速测定,曲线线性好,方法简单,本法适用于机械行业高镍的快速
偶尔喜欢把小圈子里的一些小事情,编成一些自以为精美的句子,再包装成一两篇带着忧伤味的电子文档,扔到网络里飘游。做文字游戏,其实是一场无聊的自我审视,是孤寂到无人倾诉的自我消遣。偶尔这些自我游戏的东西,竟也有人留心起来。比如F就用RSS订阅了我的空间,然后每次都为我挑出无数的别字。  当然,对于F这样一个经常为了作文“须不少于800字”而犯难的人来说,是比较崇拜这些狗屁不是的文字的。这也让我想起我的
当你自行把农民工、纺织女工、环卫工人都定义为弱势群体的时候,这是不是也是另一种歧视?海市蜃楼固然美丽,但终归是虚幻的,那么你为什么觉得这样的精英姿态有助人生的深刻?
在当今的社会中,信息传递的速度将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命脉,可以不夸张的说,时间就是金钱,尤其是通信技术已经相当发达的今天,各类通信公司五花八门,移动、电信、联通等。其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