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对早籼稻花后剑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来源 :广西植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03157017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高温对不同类型早籼稻开花后剑叶中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利用人工气候室在籽粒灌浆成熟期进行高温(日均温31.5℃)和适温(日均温23.5℃)处理,对2个早籼稻品种(湘早籼24和株两优611)灌浆成熟期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及剑叶中GS和GOGAT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2个品种在高温下花后剑叶中GS和GOGAT活性先升后降,均在开花后10 d出现峰值;适温下花后剑叶中GS和GOGAT活性呈缓慢下降趋势;花后饲用稻湘早籼24号各时期剑叶中GS和GOGAT活性均比食用稻株两优6
其他文献
以"晋麦8号"小麦幼苗为研究材料,分别采用He-Ne激光(辐照剂量为5mW.mm-2)、增强UV-B(辐射剂量为10.08kJ.m-2.d-1)以及二者的复合辐照进行处理。循坏处理不同天数(4、5、6、7、8d)后,
通过设置500m2样方8个,应用"相邻格子法"获取野外资料,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的方法与6种聚集度指标,对安徽琅琊山青檀的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各样地的
海滨锦葵花柱有5柱头裂片,若传粉失败,柱头裂片向下弯曲使柱头与自身花粉接触,发生延迟自交。传粉不足条件下发生的延迟自交可能提供繁殖保障。该研究定量分析了花粉搁置和授精
以珍稀濒危植物张氏红山茶为材料,对其花发育形态及分化过程中生理指标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采用定株调查的方法,通过观察、统计、解剖等确定张氏红山茶盛花期花芽着生位置并
采用点格局分析、径级结构分析以及微卫星筛选等方法,对鼎湖山保护区20hm2永久样地中的鼎湖血桐进行了种群生物学及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鼎湖血桐是一种r-对策型阳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