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传递速率相关论文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是一种既能输出电能,又能降解污染物的新型技术,是目前环境能源技术研究的热点。当前废......
以草地早熟禾草坪草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水分梯度(25±2%、15±2%、5±2%)和不同氮素浓度(1.5mM、15mM、30mM)进行交互处理,测定了......
摘要:以番茄品种东农722为试材,研究弱光[100~150 μmol/(m2·s)]胁迫对番茄幼苗光合特性和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光下葉绿素a 叶......
改变微藻的捕光色素系统比例被认为是提高其光合作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但对其基本原理尚不清楚.以空间飞行后分离的微藻突变株为材料......
将菹草( Potamogeton crispus)成株置于50、100、150、200μW/cm2剂量的UV-B辐射下,利用调制叶绿素荧光仪测定紫外辐射对菹草成株PS......
以油菜和诸葛菜幼苗为试材,研究5个光强梯度对其光合电子流传递和叶绿素含量、光合特征、硝酸盐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采用开顶式气室盆栽培养小麦,设计2个大气CO2浓度、2个光照强度和2个氮水平的组合处理,通过测定小麦叶片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响应......
研究了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光合功能对盐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盐胁迫,尤其是高浓度NaCl(400 mmol/L)的胁迫,大大降低单位......
比较了相同种源的野生和栽培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净光合速率对光强和CO2浓度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野生和栽培黄花蒿的光饱和点......
利用MONITORING—PAM荧光仪对呼伦贝尔典型草原三种优势植物羊草、草地麻花头和茵陈蒿的叶绿素荧光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种优势......
以"晋麦8号"小麦幼苗为研究材料,分别采用He-Ne激光(辐照剂量为5mW.mm-2)、增强UV-B(辐射剂量为10.08kJ.m-2.d-1)以及二者的复合辐照进行......
叶绿素(Chlorophyll,Chl)是光合生物中含量最多也是最主要的一类光合色素,它不仅是光合器官许多色素蛋白复合物的主要组成,而且还参与......
为了更好地揭示植物捕光色素分子内禀参数对超级早稻光合电子流的影响,探究超级早稻的光合特性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本试验采用LI-6......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薇甘菊(Mikaniamicranth)是世界性的入侵有害植物,对其入侵特性的理解将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揭示入侵机理和开展植物入侵的防治工作......
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12mmol/L,4mmol/L,0.4mmol/L)下生长的‘丰香’草莓在富CO2(700μL/L)和大气CO2(390μL/L)下的光合作用。结果......
微生物燃料电池根据有无氧化还原介体的参与分为两大类:直接微生物燃料电池和间接微生物燃料电池。简要介绍其工作原理,概括了直接......
为探讨分配到植物光呼吸的光合电子流(Jo)对CO2浓度(Jo-Ca曲线)的响应规律,以小麦Z39-118为材料,分析了小麦叶片在2%和21%O2浓度下......
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简称模型Ⅰ)是Farquhar、von Caemmerer和Berry提出的生物化学光合模型(简称FvCB生化模型)的主要子模型。在植物光合......
由于直接测定藻类的光合速率耗时且不方便,研究者们常通过测定藻类光合电子传递速率的方式来间接反映其光合速率,理论上,以氧气产......
对同一生境下黄花杓兰(Cypripedium flavum)和西藏杓兰(Cypripedium tibeticum)开花株与非开花株的气体交换、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
根据有无电子传递中间体的参与,微生物燃料电池可分为两大类:直接和间接微生物燃料电池.简要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及发展历史,归纳了近......
采用PAM-2500便携式调制叶绿素荧光仪测定了5个茶树品种(系)春、夏、秋3季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比较了各参数的季节性差异和品种间......
树木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有机物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空气中的CO2而获得的,叶片是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空气中CO2的主要同化器官,而......
罗汉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西省,因其果实具有珍贵的药用及食用价值,被誉为“东方神果”。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