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话里的灰色幽默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er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内文艺电影里面,有几个地标性的城市—贾樟柯故乡系列里的汾阳,几乎成了小镇青年的圣地;出过大牛纪录片《铁西区》的沈阳、拍过《钢的琴》的鞍山;在我们河南,则是拍过《孔雀》《安阳婴儿》的安阳,拍过《鸡犬不宁》的开封。
  在文艺青年心目中,汾阳的地位十分显赫,但山西话硬邦邦一股醋味,不太好玩,朋友们在饭桌上神侃,还是河南话转引率最高。当高朋满座,在座的有河南人我,旁边就开始拽《孔雀》台词:“孔雀孔雀开屏吧,你没有俺嘞手绢花。”我开始大发议论时,老男人们齐声用河南话大喊:“甭停!”同样出自《孔雀》,张静初他弟跟女朋友在床上弄事,突然走了神,女朋友在床单下颤抖着喊出的台词,豫北口音。
  《盲井》具体在哪儿拍的没弄太清,有些场景像是开封,有人说在渑池,看电影里长途车上又写着“三门峡—洛阳”,也许小煤窑是在山西,但人物说的都是河南话。王宝强是河北邢台的,老冒充河南人,河南话说得不地道。谁要能原汁原味背出《盲井》里的荤话,往往能在饭局上掀起小高潮。
  尤其两个河南矿工领王宝强找小姐那段,王宝强说:“二叔,她脱我裤子。”矿工说:“那是给你治疗呢,请配合治疗。”矿工问价领班,领班说,“我可贵,我得300。”矿工急了:“那咋,恁那儿镶过金边?”旁边女的搭腔:“谁说嘞,镶嘞钻。”矿工跟小姐一来一往,互相戏谑,意境全出,这种荤不拉叽的土话必须用河南话道白才有味儿。
  不要以为只有文艺作品这样说话,老百姓日常生活也是这风格。俩人在路上碰见,一人打招呼,另一人回答:“叫恁姨夫弄啥嘞?”“不弄啥,问问小舅子吃了木。”“没呢,巧外甥要请我下馆子么?”眨眼之间几个回合,两人已互占了对方姨妈、姐姐、姑姑的便宜。这绝不表示俩人关系不好,相反,须平日玩得不错,但又不是一族或亲戚,才能开得起这样玩笑。请注意,不能骂对方爹娘,不省事的上去就问候对方老子,肯定挨一顿少林拳。
  在我印象里,小伙伴们在一起,向来以说话平庸为耻,村里往往有几个“能盖儿”,相当出口成章,你跟他说去哪儿玩,他回答:“大车拉驴吊—在(载)你。”你打牌赢他一局,他张口一句:“我倒背着手尿泡—不服(扶)你。”还是占了你便宜。
  刘震云在《故乡相处流传》里写过曹丞相的故事:“曹丞相另一个爱好是玩妇女,姑娘也可,媳妇也可,寡妇也可,不讲究非处女不行。我为此还恭维过丞相,但丞相不在意地摆摆手,声明这并不完全出于爱民之心,很大成分还是属于个人爱好,他说:‘生瓜蛋子有什么意思?’”
  不知什么原因,“妇女”这两个字,普通话和河南话说出来味道不一样,刘震云写这段的时候,连纸里都渗着坏笑,丫绝对是从生活中来。前几年回村,跟小伙伴下馆子,当年的小伙伴已成了村干部,一拍桌子喊道:“老板,上俩妇女!”其豪气干云之态,“妇女”二字与刘震云的一脉相承,令我大为心折。
  刘震云小说里的河南话带着老腔,创造了新河南话的是李洱,《石榴树上结樱桃》里繁花说:“不就是吕秀莲那个老娘们吗,你一个大老爷们,堂堂的技工,还能让她给惹毛了?”殿军说:“行啊你,你也知道吕秀莲?不过,请你和家人放心,搞台独绝没有好下场。”不要以为作家在瞎白话,这段话简直是我们村知识青年的原版录音。看这本书时,得用河南话出声读出来,才能领会语言的妙处,必抓耳挠腮,必喜不自胜。
  河南话不像北京话那么贫,也不像东北话那么油,河南话真的是幽默,但又不是常规的那种。有点黑色,有点阿Q,还有点心酸。有唾面自干和听天由命,对苦难无以言说或者根本忘了,但骨子里还渗着苦难那种感觉。面带苦相,语有机锋,灰色幽默,此之谓河南人。
其他文献
还记得那款全键盘的黑莓手机吗?那时如果有幸拥有一台,说明你是日理万机的商务人士,鉴定完毕。但有段时间,我最讨厌的手机品牌就是它,因为黑莓让我家先生似乎每时每刻都在查工作邮件!他认为一些工作邮件看到后及时回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可问题是这真的很影响生活质量,因为一直在收发邮件,导致永远感觉在加班的节奏。  如今,黑莓手机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让查收邮件变得更加便捷。根据最近Workpl
人的眼睛倾向于从一幅不相干的图像中发现类似于‘人脸’的形状或其他我们熟悉的事物。”  @Red:中国有些山峰叫仙人指路,有石头叫望夫石,也是这个道理?  @地久:也好,哪怕是幻觉也很好,有信仰的人,才会有这么丰富的想象。
跟本土学校一样,香港的国际学校也有贵族和平民化之别。我替儿子选读的并非贵族学校,而是主要供跨国公司派来港工作人员子女入读的平民化国际学校,家长都是上班族,比较踏实,不会炫耀名车,不会比行头,不会包下酒店宴会厅为年幼子女庆祝生日。  儿子其中一位英籍小学同学的生日会,是在家中请几位好同学开茶会,吃的是家常小食,如吐司撒上彩色碎糖、菠萝包夹小香肠等。为增趣味,小朋友定下“圆桌武士”为庆生主题,并自制道
@星太太:为什么大家那么喜欢看挤痘痘挤黑头?明明很恶心……  小南: 这主要是因为现代人很少遇到真正恶心的东西,我是说腐烂的尸体之类的。在安全的范围内寻找一点恶心的刺激,何乐而不为呢。  Youtube上有不少以发布挤痘视频为生的频道,其中最有名的一个是被称为“黑头女王”的Dr. Sandra Lee,或者是“Dr. Pimple Popper”,其真身是加州的一名皮肤病专家。据李医生说,她上传视
自1958年开始,全世界大约有三万人因为治疗生长缓慢而被注射了生长激素,其中大多数是儿童,所用的生长激素是从死亡者的脑垂体中提取的,而不是如今的合成激素。在那个年代的医生看来,这种做法没什么问题:以当时的认知,传染病的病原体都是微生物,比如细菌、病毒、真菌等等,只要灭菌手段得当就能保证安全。  直到1980年代初,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布鲁西纳(Stanley B. Prusiner)找到一些感
今年二月,秉承收入诚可贵、自由价更高的原则,我终于离开一份旁人看来安稳体面的工作,加入了浩浩荡荡的自由职业者大军之中。  初初那几周,极不适应,一下子失去了朝九晚五的节奏,不好好规划时间的话,接送孩子、吃三餐饭、刷刷手机……一天居然就这么过去了。更糟糕的是,当固定工资变成不定期收入,化缘即视感扑面而来,与荷包鼓瘪程度成正比的好像还有心情,有活干的那几日,就似打了鸡血,正能量满满;闲着的时候,则闷得
《1905帝国巡游》作者:(美)詹姆斯·布拉德利译者:刘建波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6年2月定价:36元  有病态的人群,就有病态的领袖。作为畅销书作家,罗斯福没有错过机会,他深知,欲凝聚众意,必先假设一个敌人,再大肆渲染其威胁,然后再将自己打扮成坚决的抵抗者。  1905年7月,“满洲号”邮轮驶出旧金山港,船上载着美国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支政府代表团,以及“爱丽丝公主”——西奥多·罗
我们中国文化讲人情,讲关系。在酒桌上谈生意已成了一种习俗。据说这种习俗起源于商代,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商代商业发达,姜太公吕尚辅佐周文公讨伐纣王之前是开餐馆的。《史记·殷本纪》有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现在出土的殷商文物中,青铜酒器占相当大的比重。所以说这种习俗盛行于那个年代有一定的可信度。  酒桌上谈生意的习俗是怎么形成的?比起在办公室或茶馆或星巴克或光吃不喝谈有
雅高酒店集团“只为寻找光明”慈善骑行活动近日圆满举行。为期三天半的骑行活动共筹得60万元人民币,所有款项将用于资助奥比斯和雅高合作的“光明童行”防盲救盲项目,项目将建立更为健全的眼科保健网络,为受视觉障碍困扰的孩子们提供可负担的优质眼科治疗。
近代上海著名的陈曲江医生就曾发生过半夜拒绝出诊,最终导致病人死亡的事情。后被《申报》痛斥为贪利之辈、蛇蝎之心。医生们也倍感委屈,苍天啊,大地啊,不治是我的错,治死了更是我的错。这上哪说理去?  “医闹”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成为社会瞩目的热点事件。有人认为,背后的原因是医院与医生过分注重经济利益,丧失了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崇高信念。也有人认为,看病贵、就医难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这些说法似乎都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