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因子对秋闲田秣食豆生物产量的影响

来源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83999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秋闲田秣食豆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与软件 PASW Statistics 18的LSD法,对秋闲田秣食豆播种行距、种植密度与氮、磷、钾等5个影响因子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密度、行距与钾肥对秋闲田秣食豆生物产量具有重要影响。明确了秋闲田秣食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优化方案:留苗密度75万株/hm2,并以氮肥(N)300 kg/hm2、磷肥(P2O5)112.5 kg/hm2、钾肥 K2O)375 kg/hm2做基肥,播种方式以50 cm的行距进行条播。该方案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分别为6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在玉溪市红塔区选取玉米地、樱桃地、林地3种代表性土地利用方式,测定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及活性。[
以青帮白菜为材料,采用无包装和保鲜袋2种方式对其进行包装处理,将经过处理的白菜单层有序摆放于自制的贮藏架上,通过对通风库内不同贮藏期白菜的生理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研究通风
水肥一体化是将灌溉与施肥相结合的一项综合技术,具有省肥、省水、省工、环保、高产、高效的突出优点,目前生产型日光温室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和灌溉作业,多数依靠人工经验
利用NASA提供的MOD16遥感产品,在ENVI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和ARCGIS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统计分析了安徽省2000~2014年蒸散量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安徽省2000~2014年,年平均ET为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