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往事

来源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so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3岁那年,在那所学校,他长得就像一截路边无人注目的枯木头。在班上,他的学习并不好,相貌更不出众。每年过六一儿童节前一个月,学校都要排练节目。老师挑选那些成绩棒相貌好的学生组成舞蹈队,编排舞蹈节目。而他只能敲锣打鼓,当那些被红绸带、绿腰带打扮得像桃花一样妖娆的同学们在高高的舞台上手舞足蹈时,他只能提着一面泛着黑绿色铜锈的锣,在台下听老师的指挥,只有老师说“敲”的时候,他才能配合舞台上舞蹈的同学们敲敲打打,他只是一个陪衬,不起眼的角色。他多么想上舞台和那些同学一样说说笑笑、扭来扭去,那有多风光啊!
  每次排练结束,跳舞的同学总是聚在一起讨论舞蹈的细节,并分享学校派发的冰棍。他只是站在篮球架子下,抱着那面破锣,将头深深地埋进锣里。年少的自卑像荒草一样茂盛地在心底疯长,戳得他心疼。每次排练节目,他的目光不在手中的锣上,而在舞台上那些化了妆的同学身上,好几次他敲错了节拍,被老师训斥。只要排练一次节目,他就感觉受了一次刑,敏感脆弱的心并不因锣鼓激情的节拍敲出的欢快而得到丝毫安慰。他多么想和台上的同学一样,脸上抹上彩霞一样美丽的红粉尽情摇摆,挥洒舞姿,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和喝彩。可是,这一切不属于他。
  当他把学校里的这一切告诉母亲时,母亲抱怨他没出息,只会敲锣打鼓,干不起眼的活计。他心里难过、羞愧、苦涩。这年少的爱慕、虚荣、憧憬又有谁能懂呢?
  那时候学区里规定,每个学校在六一时都要选送两个节目到城里参加比赛。如果比赛获奖了,那是多么荣耀而又灿烂的事情啊!更为隆重的是,参加比赛的前一天,学校都要给参加舞蹈的同学们化妆,参加比赛的同学个个施以粉黛,经过化妆气质非凡,就像电视里的明星一样耀眼。后来快临近比赛时,老师换了别的同学顶替他敲锣打鼓。
  那个周末,在露天的化妆室的台子上,老师们给参加比赛的同学精心化妆,化妆完毕,同学们个个像换了人似的,如同童话里的王子公主,不认识自己了。而他静静地围在台子边上,看着他们穿着华丽的新衣服照镜子、涂粉、画眉,心里期盼着老师能够也给他化妆一番。他默默地看着,眼里火焰升腾,霞光漫天光辉灿烂,淹没他的憧憬。他尽力咬住嘴唇,等他们化妆好了,他的嘴唇也裂了。
  比赛的队伍敲锣打鼓盛装出行。他站在空荡荡的校园里,眼里蓄着泪水,望着渐渐远去的队伍,泪水缓缓落下,渗进嘴里,他用舌头舔了舔,是涩的,像盐。他在化妆过的台面上仔细搜寻,令他惊喜的是,台面上落下了老师们没有用完的胭脂粉,散发着桃花一样灿烂的红晕。他怀疑自己是否看错了,走近一看,没错,就是残留的胭脂粉,娇羞、灿烂而又妩媚,仿佛沾上一点,自己就能瞬间变成王子,变成围绕在公主身边保护公主的王子。他瞅了瞅四周,没有人,很快,他用手指轻轻沾了一点脂粉,慌乱地涂在自己脸上,用手指一点一点学着老师的样子涂抹。要是有一面镜子多好啊,他低头在台子周围寻找,没有镜子。他有点失望,抬头那一瞬间,风吹着打开的玻璃窗子,窗子随风晃动,反射的阳光射在脸上。这不是天然的镜子吗?他走进窗子,对着玻璃窗子审视自己脸上的脂粉。他笑了,陶醉在这一抹红晕带来的安慰和欢乐中,心像花瓣一样,在这夏日的暖风里飘荡明亮灿烂起来。
  他又连续沾了几次遗落在台子上的脂粉,然后一个人走到家乡河边离学校不远的树林里掏鸟窝。等到下午去参加比赛的师生们快回来时他才从树丛中钻出来。锣鼓声由远而近,他慢慢地走向学校,跟着散场的师生回家。一进家门就高兴地对母亲说:“妈,老师也给我化妆了,我们今天的比赛获奖了,老师说我配合得好,明年让我跳舞蹈了,我再也不用敲那破旧的锣鼓了,我可以上舞台了!”母亲把他揽进怀中,一个劲地夸他说:“我儿子真争气,以后好好表现,肯定会有大出息!”他低下了头。
  节日过去了,王子和公主回到了现实中,他们之间再也没有区别了,只是那个涂上脂粉舞蹈的梦,像一粒顽强的种子一样一直留在心中。他努力学习,努力做一个乖孩子,努力向梦想靠近。
  后来他考初中,升重点,上大学。那个舞蹈的梦渐渐远去,现在他不再迷恋舞台上的舞蹈,那时的梦想已演绎成文字王国的舞蹈,只是那年少的梦、年少的愁、年少的谎言,还有那淡淡的少年红却一直飘溢在他向梦想靠近的路上,激励他不耽于青春,不耽于未来。
其他文献
我父亲是一个修自行车的,在街角处摆着摊子。每当放学经过摊前时,我总会远远地绕过去,我为父亲的职业感到自卑啊。家里过得非常拮据,父亲每天就早出晚归,尽量多挣几个钱。一个冬天的晚上,我上完晚自习回到家中,母亲对我说:“你去看看你爸爸吧!这么晚了还没有回来。”  寒风凛冽,我站在远处注视着父亲。父亲蜷着上身,一边双手放在嘴边呵气取暖,一边不停地跺脚。街上空荡荡的,但父亲还抱着侥幸的心理等待要修车的人。 
有一种作文的方法是整篇文章都用比喻。通篇是个大比喻,然后在大比喻中,又套用许多小比喻。这样构思行文写出来的文章,通常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样的文章,其实古已有之,最典型的要数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全文只有276字,可谓是精练之极了。在这样不多的字数里,本应该很明显、很快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不应该再去含蓄、委婉,可作者真是艺高人胆大,不仅不直露,而且还相当的含蓄、委婉,不仅题之以“病梅馆”,而
摘要:“核心素养”自提出后,受到广泛热议。核心素养应进入求同存异、将其与基础学科衔接融通、践行落实的层面。语文课程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桥梁,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厘清核心素养内涵,明辨核心素养价值取向,基于中学语文课堂的学情,核心素养方能在教学中落地生根。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语文;课堂学情;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教学过程中从偏其一方,到高度统一,其学理轨迹彰显出课程理念
这个夜晚,我伫立于阳台。月满天心,清光迸泻。清风徐来,客厅里孩子们的稚嫩笑声,如泉声叮咚。  如此秋夜,当是欣悦,我却为何有淡淡愁绪在心?  那是因为,今夜我将又要陪伴爸爸度过一个难眠之夜。这是奶奶永远离开的第一个秋天,爸爸思念奶奶,难以成眠。  我打开手机,爸爸的短信跃出:“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暮山。”  曾经,“老顽童”一样心无挂碍、笑口常开的爸爸,如今却只余“数茎白发,一片暮山”,叫人情何
摘 要:以《逍遥游》教学为例,重点阐述在音读、意读、赏读中,明句读、通义训、悟哲理,有效实现文言并举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操作问题。  关键词:文言教学;以读为主;文言并举  众所周知,在文言文教学中,文言并举不是一个新的提法,但是如何实现文言并举,至今难有令人满意的答案。近日施教《逍遥游》,颇有感触,希望本人“以读为主,文言并举”的尝试,对同仁有所启迪。  一、音读:正字音,明句读  音读的主要任务是
如果你有话想说:  快要开学了,可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一点都开心不起来。两个月的暑假里,我们一起写作业,一起玩,形影不离,一开学我们又要分开回到各自的学校了,想起来就有点淡淡的忧伤。  开学后最不能适应的是没法睡懒觉了。假期里,我几乎都是睡到自然醒,开学后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开学第一周还要军训,想起这些,我就觉得害怕,对开学有恐惧感。两个月的时间我已经习惯了“休息模式”了,突然要调整到“学习模式”
42岁的王先生躺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肿瘤科病床上,对自己接下来的一系列手术、放化疗忧心忡忡。让王先生懊恼的是,半年前,他的体检状况一切正常,特别是几个肿瘤标志物没有一项异常,怎么只有半年时间,晚期肿瘤就找上门了?   王先生的悲剧并不是孤例,在各大医院的体检中心以及肿瘤科,那些只看重肿瘤标志物而忽视相应影像检查的患者并不少见,当他们被确诊患癌症后,都忍不住问:为什么体检时肿瘤标志物检查正常?肿瘤是什
孙杨真的放弃了很多同龄人能够享受的乐趣,才有了今天的收获。  2013年7月29日北京时间凌晨0点20分,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2013年世界游泳锦标赛”结束了游泳项目第一项——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的争夺。此时此刻体育场内掌声雷动,场外亿万关注的人们守在电视机前为他呐喊加油,他就是孙杨。他以3分41秒59的成绩获得冠军,为中国游泳军团拿下本届大赛首金。这是孙杨第一次获得世锦赛男子400米自由泳
摘要: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要学习事理说明文,四篇课文如果独立地教学,各有价值。但若能参照初中生在各阶段的能力目标要求,对四篇课文进行整合,突出重点,探寻规律,教学或可事半功倍。  关键词: 说明文;整合;目标;教学  一、细化学期目标,突出阶段重点  八年级上册(以下简称八上)第五单元与八年级下册(以下简称八下)第二单元都是说明文单元,但所选文章的说明对象类型不同,阶段学习目标也
疑人偷斧这个寓言讲述的是没有依据去怀疑他人的故事。它启示我们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当人以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villager who lost a hatchet.  古时候,有个乡下人丢失了一把斧头。  He suspected that his neighbor’s son had stole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