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目标教学, 创建高效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rdonb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运用目标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益。目标教学首先要整合教学目标,以导向教学行为;其次要细分教学目标,量化教学内容;最后要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成功激励。
  关键词: 目标教学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
  
  新课标对于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给出了明确的界定,这为我们运用目标教学提供了指南。在新课改背景下实现目标教学,其内涵更加丰富,更有价值和意义。我对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进行调查,发现教学效率普遍较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从而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接受程度;二是课堂随意性强,教师不能适度地控制教学信息的输出量;三是教学时间没有得到最佳的分配,不能使有限的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运用目标教学可以使以上三个方面得到很好的改善,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一、整合目标,导向教学行为
  目标的最主要功能就是导向。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课堂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学目标。正确的教学目标能正确地导向教学行为;反之,就会误导教学行为。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划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这里提出的三维目标,不是三个互相独立的方面,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教学目标的整合。在制定历史与社会课具体教学目标时,我们必须从三维目标的整合入手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以保证给予课堂教学明确的行为导向。一是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弄清课程标准对于所教学的内容有什么具体的三维目标要求,使其教学目标的确立有个明确的导向和依据;二是深入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编排特点和编者的思路,使教学目标能够正确地反映特定教材、特定教学内容的功能与价值;三是走进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情感需求,使得教学目标的制定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我们所制定出来的教学目标,既要全面整合三维教学目标,又要突出重点,更要给予具体的教学行为一个明确的导向作用。如《母亲河》教学目标的制定,首先要了解课程标准的相关陈述。课标的要求是:“描述我国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了解“人地关系方面的基本问题”。从教材特点来看,它淡化了知识点,主要着眼于黄河、长江在孕育中华文明中的特殊意义,对其基本概况作了简单介绍,立足于“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主题,阐述了黄河、长江作为母亲河的缘由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从学生的学情看,学生对黄河、长江已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还不能从思维的深度和情感的层面上去了解和分析黄河、长江的价值。从学生的心理需求看,他们对于有关黄河、长江的诗歌、歌曲和图片资料比较感兴趣。鉴于此,我们可以制定以下三个三维整合的教学目标。①利用教材和自己收集的资料描述黄河、长江流域的基本概况,理解黄河和长江作为“母亲河”的价值之所在。②充分利用诗歌、歌曲和图文资料,创设情境,多方感受“母亲河”的情怀,增进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③在对“母亲河”存在的现实问题的探究中培养忧患意识,增强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这里把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整合在一起,对整堂课的教学行为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细分目标,量化教学内容
  提出整合性的教学目标只是对教学行为指明了方向,虽然也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但对于目标教学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所谓目标教学,就是要把教学目标进一步细化,对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量化。有具体的细化和量化了的教学内容,才能使教学目标明确化,才能使学生围着目标学习,增加有效的教学时间,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细分目标的过程,首先是解读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中,对于教学目标设定是宏观的,我们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分解成具有整合性特点的三维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对其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目标细化。而所谓的量化,不是要求对目标用数量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一些反映不同程度的词语来体现的,如“识记、了解、理解、尝试、懂得、初步认识,掌握、运用”等,以此来反映教学目标所要达到的量。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与社会作为人文学科,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有着突出的地位,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时要凸显这一维度的教学目标。而这一维度的教学目标很难细化和量化,因此在制定这一维度的教学目标时,要格外注意把握好它的度。历史与社会课程,关键不是让学生掌握多少关于历史与社会的知识,而是重在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因此在制定三维教学目标时,也不能忽视这一维度的教学目标。对于知识与技能目标应该适当地淡化,但淡化不是不要,而是对于过去偏重知识与技能目标的一个矫正。仍以《母亲河》的教学目标为例,我们在整合性目标中制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之一为“培养忧患意识,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这一目标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大的难度,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细分为以下目标:理解黄河、长江在我国自然环境中有什么独特的地位;了解黄河、长江变化的现状,从中看到问题的严重性;明确影响黄河、长江的外来因素,其中关键是人为因素;懂得黄河、长江遭遇的伤害问题是一件国家大事,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达成目标,实现成功激励
  教学目标不仅具有导向功能,而且具有激励功能。当然只有科学的教学目标才具有良好的激励功能。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现在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上,经过一定的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就给人一种成功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科学的教学目标不仅对学生具有激励作用,对于教师同样也会产生激励作用。科学的教学目标,可以引导教师进行自我控制,正确地发挥主导作用,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上,减少课堂教学的盲目性,提高教学效益,从而获得一种教育成功的体验,它能激励教师更加投入地去完成教学目标任务。
  从教学实践看来,越是具体的、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越能让学生获得成功,也就越能产生激励作用。因此,制定教学目标,既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到时间的限制。要使教学目标更具有科学性,关键是要把握好一个度。目标不能太高,如果经努力也达不到目标要求,这样的目标就成了一个虚设的目标,对于指导教与学都毫无意义;目标定得太低,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影响学生学习内驱力的产生。目标在量上要不多不少,多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解决不了,少了达不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的教学目标比较难以把握。有些教师就是因为过于追求过程与方法的完美,使得过程与方法成为作秀的道具,从而使得整个教学以失败而告终,既定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其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其它两维目标的实现而落实的。还是以上述的《母亲河》教学为例,我们在设计目标时,把过程与方法渗透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在学习准备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广泛搜集有关黄河、长江的各种教学资源;在课堂导入时,利用诗歌和音乐创设情境,在描述和分析“母亲河”时,让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料,进行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思考,就可以完成任务。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这种亲历性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激励。
其他文献
本省翼城市东刘村杨增棋承包了几亩麦田,麦苗长势差,不仅比别人的麦苗矮半寸,又黄又弱,连三类苗都不够。他及时采取了措施,春季浇返青水时随追施了肥料,麦苗虽叶颜色变绿,但仍比别人
摘 要: 钳工是机加工中唯一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是各类机械加工的基础。钳工项目化教学使学生在熟练掌握生产操作技能的同时,又能从中获得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本文主要结合我校机械专业目前所进行的钳工实习谈谈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 中职钳工课程 项目化教学 实施过程    为了强化中职钳工课程的教学,培养操作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毕业后的适岗能力,我校借鉴“双元制”的教学模式,在钳工课程教学中
一、导论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我们课题研究组所要做的就是在现有课堂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特点,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把这些理论在教学中加以引用,并力求从中找出带有普遍的规律性的问题予以总结,予以归纳,供大家参考。为此,我们课题组成员在深入学习相关课程理论、相关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对所掌握的一些专家、政治课教学名家的课堂教学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期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有所启发。  二
摘 要: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淡化知识,就是要在转变教学方法和学习法的基础上,来重新审视知识,抛弃那些无效知识,拓展获取知识的途径,追求知识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历史与社会知识教学的科学性和效能感。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课程 历史教学 淡化知识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基于“课程是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主动认知与建构”的过程,教学目标追求的是“认知与情意全面发展”等现代
政治课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历史性,不同的人往往有着不同的立场、观点和看法。但政治课又是十分重要的思想类素质教育课程,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创新性。那么,中职政治课教学的创新可以有哪些途径和方法呢?下面我根据专家和同行已有的经验,以及自己的体会,谈谈想法。  一、中职政治课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教学内容必须有时代性。  政治课教学应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新时期对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应以和谐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heat-labile enterotoxin,LT)是肠产毒性大肠杆(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分泌的一种热不稳定肠毒素,LT是由一个具有毒性的A亚单位(LTA)和形成环
一个人品德的形成,重要的是在儿童少年时期。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思品课就担负着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重要使命,它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有实效,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高低。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力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
研究高效脱泥方法是鞍山式细微粒贫红铁矿攻关的重要环节,本文对几年来发展的强磁、选择性絮凝、化学磁絮凝和絮凝强磁联合等多种脱泥方法作了介绍。 The research on the e
摘 要: 本文主要从地理教学实践的角度论述了“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环节,目的是通过理论联系实践来使学生形成认识独立性,发现科学结论和行动方式,提高其解决地理问题能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地理教学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基本环节 困难 解决途径    一、“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美国著名科学家施瓦布(J.J.Schwab)倡导 “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和原苏
摘 要: 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学困生”的转化是班集体建设和学校教育工作稳步推进的重中之重。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自身的优势有效地转化学困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师生情感的交往,树立信心,引发求知欲,促其进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学困生 高中政治课 成功转化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常见到由于种种原因,出现知识断层,在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