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来源 :高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8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高中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符合新課改的具体要求,需要教师积极探索相应的培养策略,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本文首先阐述了区域认知能力的内涵,并就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且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便要求地理教学需进行必要的改革,帮助学生有效、快速的掌握区域地理认知方法,灵活开展地理学习[1]。区域认知能力不仅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地理学的一种基本认知方法与重要学习方法。但就目前来看,高中生地理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与区域认知能力。
  1、区域认知能力的内涵
  能力指人们在完成一项任务或目标时需要的主观条件及在当中体现出的素质,具体包括特殊能力、认知能力、一般能力、创造能力与元认知能力等,其中认知能力是人们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能力。认知能力是人利用大脑加工、提取、储存信息的一种能力,包括人的记忆、思维、想象力与知觉,反映了一个人的知识储备与信息处理能力。笔者通过总结与分析,认为区域认知能力是高中生认知能力在区域地理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即学生在区域地理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及自身的主动学习,形成了从区域视角来看问题的学习习惯,进而做到对人类活动与区域关系的正确认识,最终在不断归纳、总结及内化吸收的过程中,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与技能,形成具体的地理能力与思维。
  2、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策略
  (1)构建知识链接,认同区域认知素养的价值
  通过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发现近90%的分值都在围绕区域地理开展,这便向我们彰示区域地理是高考的考察重点。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技能与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加强对区域认知素养价值的认同。乡土地理是高中地理课程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解析区、省、市及以下等级的社会生产现状及自然环境特点,并研究保护环境、改造生产及顺应自然的方法[2]。同时乡土地理与学生的生活环境联系十分紧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认知,并建构起区域认同感。对此,教师在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要进行内容的筛选与加工,做到乡土资源开发的因地制宜,激发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感,最终在不断学习中形成同其他区域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知识链接。
  例如在讲解“农业发展的区域因素”时,教师可引入本地的特色农业,先向学生展示全国的种植区域图,再展示本地的种植区域图,让学生在熟悉的区域导入下,自主分析该地区农产品种植的区位条件,再说明经济、社会、自然等因素对农产品生产的影响,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归纳总结后,学生便会对本土资源产生价值认同,进而再迁移到其他农产品产区的对比分析,认同区域认知素养的实际价值。
  (2)理清学生特点,优化区域地理认知结构
  区域作为一个有机系统,要想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仅凭简单的地理要素重建是不够的,还要整合区域内的人文地理知识与自然地理知识,实现形象思维项逻辑思维的转变。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牢牢把握学生的心理结构,给予其有效的心里刺激,保证其不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并向学生的认知方向发展[3]。另外区域认知在形成的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解决,并做到区域地理知识系统的再造,优化区域地理认知结构。
  例如在进行“北方地区”这一区域内容的学习时,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最敏感、最深刻的知识点就是“热量与水分的差异”,对此,教师必须对这一敏感点进行反复刺激,向学生提问:“东北地区、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是处在怎样的海陆分布条件及纬度位置才能形成热量与水分的差异?这一差异会对区域内河流的结冰期、径流量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样的差异是怎样作用于区域土壤与植被的?”学生在思考及收集资料的背景下,便会逐渐建立对“北方地区”的认知结构。这样不仅容易被学生接受,还能体现生本的教育理念。
  (3)多元教学模式,开展区域地理的主题探究
  教师采取多元的教学模式,能够为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提供内在动力。对此,教师可借助课堂这一平台,于导入环节采用情境激发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其学习兴趣。角色扮演、小组合作也是增强学生体验的重要策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以不同是角色、身份与视角来认知区域,对区域内的人和事产生切实的体验,提升自己的区域认知能力[4]。
  例如在教学“南亚”这一区域的相关地理知识时,教师可借助《西游记》这一典籍,在课堂导入环节向学生讲述其当时的取经路线及目的地,引发学生的探究意向,进而让其主动去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同时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扮演其中的几个角色,而教师则要在情景表演的过程中不断渗透区域地理知识,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把握,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对其中的教学重难点进行分析,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与目标,也是顺应教学改革发展的一种表现。对此,教师必须对区域认知能力的内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通过构建知识链接、理清学生特点、采用多元教学模式等手段,让学生认同区域认知素养的价值,并优化区域地理认知结构,实现对区域地理的有效探究。
  参考文献
  [1]胡林民.刍议高中地理学习中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20):2.
  [2]陈红.高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培养方法探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02):23-25.
  [3]邹志涵.基于高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培养与提升[J].课程教育研究,2018(01):166-167.
  [4]雷寿平.高中生地理“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1):99-100+112.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 近年,短视频产业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之下,出现了井喷式的快速兴起,这类文化商品的背后是资本与互联网的杂糅与耦合。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梳理文化商品诞生及其发展历程中资本发挥的作用,可以探究短视频平台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对用户免费劳动的隐蔽剥削,并可发现互联网的加速逻辑扩展了资本渗透的版图。以短视频博主李子柒为案例,剖析其资本循环过程,可以发现,由于资本介入文化生产,文化商品日
期刊
摘 要:人教版《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选修)》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教材之一,是一本好教材,语文老师在这本教材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其“好例子”的特点,引导学生习得方法、举一反三、“一材多用”,在传记类作品阅读、整本书阅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以读促写四个方面都有所收获。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记作品;课堂教学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期刊
[内容提要] 《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是列宁论述无产阶级政党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策略原理,批判孟什维克机会主义策略的重要著作。自1929年首个完整中译本问世,列宁这部著作的中译本不断更迭,其译文也不断发展演变。《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的翻译与传播提醒中国共产党重视民主革命领导权问题,帮助澄清党内关于发展资本主义的认识误区,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为毛
期刊
[内容提要]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对思政理论课教师是一个考验。基于对天津市联盟高校62位思政课教师的访谈,可以总结出教学环境巨大变化情况下思政课教师教学行为的调适和创新过程。访谈资料表明,思政课教师在积极解决线上教学遇到的各种问题中创新了教学方法,一部分教师更从深层次上创造出有推广价值的新的线上教学模式。在职业精神和使命意识的感召下相当一部分思政课教师对教学技能发展、教学方法研究
期刊
摘 要:合理的反思过程是帮助学生解决当前学习问题、发现教学新思路的重要教育手段。在高中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数学学科具有较高的学习难度,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为严格,良好的课程反思有助于学生发现当前存在的教学短板,在接受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用反思手段带动高中数学教学工作高效进步。本文从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出发,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提高综合教学成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反思能力;培养  在当下
期刊
摘 要:在中学习作教学中,老师要立足学生实际,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进行习作的修改,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生本理念;中学生;自主修改习作  在传统的习作教学中,老师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永远居于主体性地位,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发布的指令进行写作,学生完全没有自主性,他们的个性被扼杀,失去了写作的动力,习作教学效果不明显,整个教学过程
期刊
摘 要:在新高考背景下,对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做到育人与育分两不误,达到掌握知识、升华思想、培养人格、提升能力的目的?我认为可以从培养兴趣、关注时政、高效课堂、狠抓习惯四个方面入手。从而增强历史课堂的吸引力,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满足新高考的需要。  关键词:新高考;历史教学;思考  在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价值展现出来,把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融入
期刊
摘 要:在当前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性的政治知识,还要对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进行培育,使每个学生能够在学习高中政治过程中有所启发,并且可以将学习到的内容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及政治觉悟,在高考试卷中也有大量的题型是对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核。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高考试题  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当前高中政治高考题目中有大量的题型
期刊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的领导力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构成,分别是高尚人格的感召力、知识专博的影响力、以及课堂组织的调控力等。这些因素能够直接影响到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教师的领导力对高中物理教学也越来越重要,成为了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一提到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的印象大多数都是枯燥乏味、呆板说教、难以掌握等。对于高三思想政治复习课的印象,那更是如此。可以说,很多学生对高三思想政治复习课缺乏兴趣,学习效率也比较低。如果教师能够合理的运用思维导图引导教学,将有助于学生在微观上把握知识内涵,在宏观上形成知识框架,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思想政治;高三复习;有效性  一、高三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和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