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分析

来源 :高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zi_l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性的政治知识,还要对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进行培育,使每个学生能够在学习高中政治过程中有所启发,并且可以将学习到的内容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及政治觉悟,在高考试卷中也有大量的题型是对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核。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高考试题
  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当前高中政治高考题目中有大量的题型,是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因此教师应当在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中,从这些高考试题出发来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育,使得每一个学生不仅可以充分的了解当前高考试题中的考核重点,还可以根据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来开展针对性的学习,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有助于突出政治学科的人文教育价值。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含义
  为了使高中政治教学有一个正确的教学方向,每个教师都可以以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教育部门根据高中政治学科的特点来制定了相应的教学方案和教学重点,在教学方案中需要教师根据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1]。在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健康生活、责任创新等基本素养。人文底蕴主要是指学生要在高中政治学科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根据高中政治学科的特点,具备一定的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对自身的学习过程进行不断的反思,从而获得相应的学习启示。健康生活主要是指学生在高中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应当珍爱自身的生命,促进学生人格的不断完善。责任创新主要是指学生在高中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具备一定的法治信仰,并且还要做到和他人诚实友善,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
  二、政治学科素养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
  (一)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属于人文底蕴的范畴,政治认同主要是指学生在高中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对我国现有的社会制度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认同和赞同,从而使学生成为有立场、有理想的中国公民[2]。学生在高中政治学习的过程中,要明确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且以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目标来进行奋斗,并且学生还要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的不二选择。
  这一政治核心素养在高考试卷中有所体现。
  例如,2019年全国Ⅰ卷第23题:“习近平在谈到领导工作的方法是强调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要一以贯之的贯彻,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的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打牢一颗再打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这一论述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什么?”
  这道題表面上是考核唯物辩证法的道理,但是设题材料“我国当前的重大方针以及党的领导思想”,让每个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认识到共产党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支柱作用,这样,学生在无形之中就产生了较为浓厚的政治认同感。教师在向学生分析这道题目时,需要让学生注意其中包含的政党思想。
  如果课堂教学的时间较为充裕的话,那么教师可以向学生拓展一些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党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认识到我党的精神以及执政方针,结合当前的时事热点,如建国70周年盛大庆典,回顾我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幸福的辉煌历程,“开天辟地方阵”、“建国伟业方阵”就是党领导人民奋斗的缩影,这是最好的认同教育,学生政治素养和政治觉悟,在耳濡目染中不断提高。
  (二)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属于科学精神的范畴。主要是指学生在高中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成为一个有思想有理智的中国公民。教会学生在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时,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对事物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和分析,从而做出理性的判断[3]。
  例如,2019年全国Ⅰ卷第22题:“在科技创新中时常存在‘管理孤岛’、‘资源孤岛’、‘信息孤岛’、‘技术孤岛’等现象。各子系统之间资源、信息、人才等流通不畅导致科技创新效率低下,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就要?……”
  这道题目紧扣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所学的政治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近几年的高考中生活情境材料题占比高,老师讲解这道题时,应当进行有效的扩展,使学生可以运用自身的政治素养来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政治应用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培养理性思辨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中,要有意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政治原理加以辨析。
  (三)公共参与
  公共参与属于责任创新的范畴。主要是指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有秩序的参加一些公共事务,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
  例如,2019年全国Ⅰ卷第19题:“2019年上映的国产电影《流浪地球》,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从中获得的启示是什么?”
  设题材料注重让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精神,从而领悟我国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民族文化自豪感油然而生!也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学生会将渗透到的民族文化精神用于公共参与中,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结束语:在高考政治试题中,几乎每一题都包含着鲜明的政治导向与学科素养考查,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中一定要向学生反复地强调高考试卷中存在的政治核心素养,让每个学生能够加深对高考题的政治素养考查的理解,这样一来,每个学生就能有正确的方向来进行高中政治的学习和复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成绩。
  参考文献
  [1]贡军荣.例谈高考试题中的核心素养考察[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19):61-63.
  [2]刘媛.基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试题研究与教学建议[J].中国考试,2017(4):44-48.
  [3]崔胜德.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考哲学试题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2):176-177.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 马克思认为只有消灭自然分工状态下的劳动才能够实现人的自由。但阿伦特认为,由于马克思劳动概念过于宽泛,既包括仅仅满足人的生存需要所进行的物质生产,又试图彰显自由自觉活动的维度,模糊了劳动、工作及行动的边界,劳动必定会以其必然性和同一性侵袭和破坏政治领域中行动的自由,同时劳动地位的提升使得“人沦为工具”,进而带来现实中的极权主义和人的不自由状态。着眼于思想生成的维度,通过考察马克思不同时
期刊
摘 要: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能形象、直观表达地理事物,对于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地图教学对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意义入手,简述如何在地图教学中强化学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  关键词:地图教学;区域认知;策略  区域认知是地理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指人们运用区域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球表面复杂多样性的思维品质与能力,主要关注:学生对区域特征和差异的认识、区域发展的分析与评价等。地球表面积达5.
期刊
刘建军/访谈嘉宾 邱安琪/访谈人  [访谈嘉宾简介] 刘建军,男,1963年生。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入选全国宣传文化领域“四个一批”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访谈人简介] 邱安琪,中国人民大学马
期刊
[内容提要] 近年,短视频产业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之下,出现了井喷式的快速兴起,这类文化商品的背后是资本与互联网的杂糅与耦合。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梳理文化商品诞生及其发展历程中资本发挥的作用,可以探究短视频平台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对用户免费劳动的隐蔽剥削,并可发现互联网的加速逻辑扩展了资本渗透的版图。以短视频博主李子柒为案例,剖析其资本循环过程,可以发现,由于资本介入文化生产,文化商品日
期刊
摘 要:人教版《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选修)》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教材之一,是一本好教材,语文老师在这本教材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其“好例子”的特点,引导学生习得方法、举一反三、“一材多用”,在传记类作品阅读、整本书阅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以读促写四个方面都有所收获。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记作品;课堂教学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期刊
[内容提要] 《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是列宁论述无产阶级政党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策略原理,批判孟什维克机会主义策略的重要著作。自1929年首个完整中译本问世,列宁这部著作的中译本不断更迭,其译文也不断发展演变。《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的翻译与传播提醒中国共产党重视民主革命领导权问题,帮助澄清党内关于发展资本主义的认识误区,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为毛
期刊
[内容提要]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对思政理论课教师是一个考验。基于对天津市联盟高校62位思政课教师的访谈,可以总结出教学环境巨大变化情况下思政课教师教学行为的调适和创新过程。访谈资料表明,思政课教师在积极解决线上教学遇到的各种问题中创新了教学方法,一部分教师更从深层次上创造出有推广价值的新的线上教学模式。在职业精神和使命意识的感召下相当一部分思政课教师对教学技能发展、教学方法研究
期刊
摘 要:合理的反思过程是帮助学生解决当前学习问题、发现教学新思路的重要教育手段。在高中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数学学科具有较高的学习难度,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为严格,良好的课程反思有助于学生发现当前存在的教学短板,在接受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用反思手段带动高中数学教学工作高效进步。本文从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出发,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提高综合教学成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反思能力;培养  在当下
期刊
摘 要:在中学习作教学中,老师要立足学生实际,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进行习作的修改,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生本理念;中学生;自主修改习作  在传统的习作教学中,老师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永远居于主体性地位,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发布的指令进行写作,学生完全没有自主性,他们的个性被扼杀,失去了写作的动力,习作教学效果不明显,整个教学过程
期刊
摘 要:在新高考背景下,对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做到育人与育分两不误,达到掌握知识、升华思想、培养人格、提升能力的目的?我认为可以从培养兴趣、关注时政、高效课堂、狠抓习惯四个方面入手。从而增强历史课堂的吸引力,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满足新高考的需要。  关键词:新高考;历史教学;思考  在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价值展现出来,把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融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