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cheny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传承民族文化,吸取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应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可现实中我们的老师把文言文教成了古汉语,将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可言。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在文言文教学方面进行以下尝试与探究,总结了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做法,提高了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以诵读为突破口,培养学生文言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文章的要旨。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之所以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就是因为这样做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教学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的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一些难句、长句一时领悟不透,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就会逐步弄清其义,而且效果远比教师指点好。
  对学生的诵读指导要科学、有针对性,要根据作品的特定要求,在节奏、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作好指点。每次的读都要有不同的明确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读出语势,还是在读中粗知大意、掌握思路、体味情感、感悟意境,都要具体给学生以明确的导向,从而达到“理解的朗读”这一目的。
  二.以两手抓为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
  文言文教学既要注重文言词汇、句式的积累,又要注重文章结构内容、艺术手法的赏析。
  文言词、句字面意思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因而它应当成为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选入初中教材的文言文很多都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如《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其文学价值不言而喻。如果仅仅从字、词、句上作些肢解式的诠释,把文质兼美的课文整体割裂成支离破碎的古汉语知识,就毫无美感可言,也不能说是语文课了。同时,这些文言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生态度、理想追求、思想情感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修养、审美情趣的形成是很有影响的。因此,确立文言文教学是文学教学的观念,指导学生对文言作品作适当的鉴赏、评析,让学生认识文言作品的整体美感,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领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理应成为文言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三.以授渔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学会迁移
  由于初中学生尚不了解古代文化和特殊的词法、句法现象,无法自己独立理解文意,更无法与作者的意趣共鸣,因此,老师在教会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时要注意这些方面。
  重点突出,忌贪多求全。“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割裂地和古代文学语言有着血缘关系……”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绝不像学习外语那样毫无根基。因此教师的讲要突出三个重点:常用词法,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古代文化常识。以此促使学生知识类化,积累常用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法、句法的规律,达到触类旁通;而不可面面俱到,让学生无所适从。
  讲透、迁移,忌点到为止。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必须讲透,以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如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提宾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等句式特点,通过比较差异,让学生懂得“用现代汉语该怎么说”,并归纳整理,帮助学生做好文言文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文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并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提高自学能力,并实现文言文阅读能力迁移。因此,“迁移”的训练应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环。迁移的方式常有两种:一是向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课外文言文迁移,主要从文言文知识或思想内容方面迁移。二是向现代汉语迁移,主要把文言课文中的词义与现代汉语词语的语素义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词义。
  养成摘抄习惯,忌动口不动手。“不动笔墨不看书”,新课标要求学生“用摘录或制作卡片等方式积累阅读材料”。学习文言文,摘录尤其重要,可以指导学生准备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词义差异、词类活用等卡片,摘抄一些成语、警句、诗词曲中的名句。在粗知大意基础上反复朗读,并逐步加深理解,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文言文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但不管哪种方法,都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周桂香,教师,现居江苏泰州。
其他文献
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在景物类文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顺承三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的《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三篇写景散文,又为高年级以《
摘要:美术课程评价是美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实施新课改以来,美术课程评价体系发展迅速,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观念、评价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打破了传统的评价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美术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7-089-1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盛可以,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于湖南益阳,1994年定居深圳。2002年开始小说创作,著有《北妹》《水乳》《道德颂》《死亡赋格》等六部长篇小说,以及《可以》《留一个房间给你用》等多部中短篇小说集。作品被译成英、德、韩、日、荷兰等多种文字出版发行。曾获多种奖项。被视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作品语言风格猛烈,热衷声音实验,涵盖情感和社会领域,以敏锐观察和冷酷书写而著称。  有些人电视上看着挺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