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消费品不再重来

来源 :新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oh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饭店,点上几道菜,顺手拿起桌上摆放的方便筷,吃完就扔掉,这是新疆人以前吃饭的习惯,如今这一惯例却在新疆大学的学生食堂里打破了,一律改用可重复使用的竹筷子。
  新疆林业局宣传中心陈主任的一笔账,着实让人吓了一跳。“目前,国内有上千家企业生产木制筷子,年消耗林木资源近500万立方米。”
  长期从事林业工作的陈主任调查过,生产筷子的过程中,从圆木到木块再到成品,木材的有效利用率为60%。即使在这60%的利用率中,能成为一、二、三等产品的也只有60%。
  让人可惜的是,一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3000-4000双筷子。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1000万箱,需要砍伐2500万棵树木,其中600万箱出口到国外。
  “国外发明了一次性筷子,却不生产一次性筷子。”陈主任有着不止一次使用一次性筷子的经历,他越来越感觉到这里面有一本“亏本账”:“在同样使用筷子的韩国,使用的是钢制筷子,目的就是节约资源。在欧美等国家,虽然使用刀叉,却很少使用一次性刀叉。我国每年为生产一次性筷子减少森林蓄积,几乎相当于一个木材大省的一年的采伐量。”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环保节约型社会”,非常符合实际。我们是一个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耕地和淡水人均拥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由粗放式经营转为集约式经营,由依赖自然资源的投入转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这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调整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一次性筷子的生产严重破坏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因此建议我国取消一次性筷子的生产加工。
  一次性筷子使用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保证饮食卫生,可在实际上并不卫生。一次性筷子的生产过程十分简单,许多企业没有消毒过程。在包装、运输、储存中,更没有严格的卫生要求。在不少饭店可以看到,一些一次性筷子外罩不封口的塑料套,或“一丝不挂”地倒置在茶杯子中,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灰尘、呼吸等接触到它时,都有可能会增大病菌传播的机会。
  
  让身边的“一次性”先循环起来
  
  尽管“环保循环经济”是个大概念,其实离老百姓的生活并不远,有时就在人们的身边,发展循环经济需用从身边事做起。
  林业部门的一组数字:平均每生产1000万盒月饼,就要耗费400到600棵直径10厘米的树作包装。消耗了大量木材却作为一次性消费品,月饼盒成了垃圾实在可惜。乌鲁木齐市市容管理处一位干部说,按乌鲁木齐250户人家每户丢弃一个月饼盒计算,可以铺满2500个足球场。
  回收1吨废纸可生产0.8吨新闻纸,节约17棵20年龄的马尾松,较木材造纸节约240吨水、300度电,减少35%的环境污染。全国每年约产生1400万吨废纸没有用起来,如果回收利用,能生产出1120万吨好纸,少砍2亿多棵马尾松。每年有500万吨废钢铁、20万吨有色金属、1400万吨废纸以及大量的废塑料,废玻璃没有实现可回收利用。一些代表指出,这种经济仍是“原材料——产品——废弃物”的传统经济模式,而没有实现“资源——产品——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上。
  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垃圾都可以“回炉另造”,从头再来,转化为新的资源。据调查,新疆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量每年上千万吨,主要是粉煤灰、尾矿、炉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徘徊在50%左右,除了极少量处置或排放,其余794万吨露天贮存。这些废弃物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水体、大气,引起生物链的不良反映,导致动物种群迁移,地表变态,资源浪费。有资料记载,以平均每吨工业固体废物堆存的经济损失计算,每年损失1.131亿元;同样,这些工业固体废物,以平均综合利用每吨工业固体废物的经济效益计算,每年获得经济效益0.792亿元。在这堆垃圾中,通过资源转化就可以增效1.923亿元。在固体废物资源转化工作比较先进的上海市,粉煤灰全部用于混凝土和水泥生产,全年可节余70万吨水泥,相当于几个大型水泥厂产量,仅节约原材料成本就高达3亿元。
  善于发现身边的循环经济,“变废为宝”,许多百姓环保意识增强,提高国民的垃圾分类、废旧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和规范回收行业的发展,避免无序竞争,并且敦促各生产企业使用再生资源,明确对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及使用废旧物资作为原料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及优惠政策。
  
  “一次性”何时才能“周而复始”
  
  “现在到处都是‘白色污染’,国家该对‘一次性用品’出台限制性措施了”,“如果没有人们生活垃圾的循环,循环经济就是残缺的”……一位市民对“一次性用品”污染问题提出了治理的建议。
  “我们应该多用自己的东西,少用宾馆里的一次性用品。”跑业务的王金说,就在自己住的宾馆里,至少能够说出10个一次性用品,像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打火机、一次性牙刷、一次性牙膏等等。
  “我们在痛快使用一次性用品时,可曾想到这会带来多大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环保部门提供了一份触目惊心的统计资料:目前,新疆人均年产废旧物资达400公斤,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一次性制品造成的。仅乌鲁木齐市每年扔掉的塑料袋约23亿个,达1.87万吨,扔掉一次性塑料餐具2.2亿个,达1320吨。
  “由于垃圾主要采用填埋的方式,所以一次性的塑料制品对环境破坏就很大。像塑料袋在地下埋上100年都无法分解腐烂,这就等于宣告凡填埋垃圾的地方100年内无法复耕,如此浪费土地难以承受。”
  随着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新疆经济增长方式和居民的生活方式都在向着“经济性”的方向转轨。不少精明的商家在迅速回应“白色污染”问题。如石河子等地的数家酒店近年来推出了“绿色饭店”新做法:如果顾客不提出特殊要求,酒店将不再每天更换床单、毛巾、拖鞋,也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牙刷、牙膏、拖鞋、梳子、瓶装洗发水、沐浴液。同酒店业一样,中国不少商品消费领域“一次性用品”的市场正在逐渐缩小。从种种迹象看,新疆从一次性消费走向循环社会已经是大势所趋。
其他文献
当我听说从2005年4月10日起,马兰基地被列为新疆红色旅游景区向游客开放的消息时,心中就充满了憧憬和向往之情。今年“五一”长假期间,我来到了这个举世闻名的神秘之地。  从乌鲁木齐到位于和硕县境内的马兰有将近半天多的路程。一路上,我們穿越了荒凉、险峻的天山山脉,走过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经过长途跋涉,马兰终于到了。没想到要进入这个“神秘”的马兰基地生活区要费一番周折,后来我们得知目前生活区还没有完
期刊
雷香国的尸体至今还没有火化,截至到7月27日,尸体已整整停放了300天。 尽管杀害雷香国的凶手都已经被判死刑,但雷家态度很坚决,不同意火化尸体。雷香国的姐姐雷红说:“事情没有弄清楚之前,我们不会火化尸体的。”  雷红所讲的“事情”,是指雷香国一条人命,引出两具尸体的案件。  去年7月13日晚,雷香国神秘失踪。  雷红怀疑弟弟被一个叫苗苗的女孩控制了。 “当天下午我和弟媳妇就去报警了,先去的库尔
期刊
昭苏县有个地方叫哈桑,哈桑在哈语里有狭窄谷地之意,这里是有名的风口。昭苏某部哈桑连就驻守在这里。  哈桑的风有个特点:一年四季几乎夜夜刮,如果哪一天不刮,那么第二天不是下雨就是下雪,战士们都能据此判断天气的情况。  这里的冬天来得早,十月份刮的风就像北方寒冬腊月里的风,冰冷刺骨。连队官兵常年在这里守防,也就与风结下了不解之缘。  刚到连队的战士一下适应不了这里的风。冰冷的风直往人的脖子里、袖子里和
期刊
江苏省南京市在新近出台的《2005年廉政工作意见》中首次明确规定,干部个人婚姻出现变化时要及时向组织报告,不能以为这是“私事”、“隐私”、“个人生活小事”就隐瞒不报。领导干部要对自己娜因变化的基本理由、基本情况等,以书面报告形式说清楚;如果婚姻变化是因干部个人包“小蜜”“二奶”等情况引起的,组织上将视情况予以干预。  由权入色、由色入贪、贪色兼容,乃多数贪官的堕落路径。俗话说“十个贪官九个色”,这
期刊
消费观念:具有明显的享乐取向    当代城市青年具有独立的消费能力,每月平均的总支出为1274元。其中有30%的人每月支出在1000-1499元这一范疇,每个月消费在1500-1999元之间的占16.8%,每月消费在2000-2499元之间的占11.6%。  由于多数人刚开始工作和社交,所以,在消费上以吃喝玩乐为主导,而在自我发展方面的开支几乎微不足到。在消费支出中,餐饮消费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1
期刊
提起阿勒泰军分区装备部长薛勇,官兵们无不竖起大拇指。他人伍29年来,任现职8年。多年以来,他情系基层,关爱士兵,以身作则,无私奉献,靠自身的模范行动赢得了官兵的信服。他先后被兰州、新疆军区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武器装备先进个人,地爆器材、防化危险品销毁处理先进个人,并荣立三等功。一个个荣誉的背后,倾注了薛勇对部队和边防官兵的真情。    “贫民窟”变成“百花园”    阿勒泰军分区综合仓库是装备部的
期刊
70多岁的热依姆夏站在自己的院中,眼里泪流个不停。看着就要完工的新家,她用维吾尔语对前来检查施工情况的人说,她希望能在自己新居的门上,刻上几个字:“民族团结好”。    琴声、鼓声、歌声、笑声。  这是一对维吾尔新人的婚礼。  新朗阿尼扎提和新娘热孜汗被亲朋簇拥在中间,摄影师把这幸福的瞬间定格在2005年9月2日12时15分。  背景是滚滚流淌的伊犁河。  阿尼扎提告诉记者:这里的维吾尔人都有个习
期刊
可怜天下父母心    今年8月15日下午,乌市广场一角的空地上。29岁的李新和怀抱幼女的妻子并扫张跪在凹凸不平的石子水泥地上,而夫妻鹏咽出“妤心人,救救的女儿吧!”的“乞讨声”没有传出多远便淹没在嘈杂鼎沸的人车声中,妻子眼胞红肿并不停地摇哄着哭闹无声的女儿。  “谢谢。”每当有人投下哪怕是一元纸币时,夫妻俩都会连忙磕头诚心道谢。生平第一次跪街乞讨竟是迫于救治幼女重病,夫妻俩一下午共讨得20多元钱。
期刊
2005年4月,新疆林业局子女学校停课一天,勤工俭学清理和平渠垃圾。此举是为了支付3年前该校一受伤学生的二次赔偿费用4万余元。  事情要追溯到2002年春季。一根融化坠落的冰锥,导致该校学生唐海龙一级伤残,学校成为被告。  3年时间,学校靠拖欠水电暖费用,缓扣发教师岗位津贴、代课费和各类奖金的方法,赔偿唐海龙残疾补助金、医疗费、精神补助金等共计43万余元。为负担沉重的赔偿费用,学校无法更新设施,无
期刊
从100万到2个亿    1989年8月,“6.4”事件刚过,中国经济尚处于萧条期。27岁的史玉柱研究生刚毕业,却不甘在家乡安徽过普通职员的平淡日子,怀揣创业梦想,来到深圳。  当时四通在软件业很厉害,尤其是四通打字机风靡一时。学软件科学管理的史玉柱知道,那实际上只是保留计算机的文字功能,是电脑的简单化。为此,他和几个同学编了一个软件“巨人汉卡”模拟四通打字机的功能。为了宣传产品,他找到计算机世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