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初中数学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学习有障碍,行为习惯有问题的学生。表现在数学方面的学困生,从学习行为来看,他们往往无法按时完成作业,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成绩较差。从行为习惯上来看,认知能力较差,习惯差,易受诱惑,懒散,常做一些过激或不该做的事情。自控能力差,甚至影响课堂纪律。总之,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主动性,目标性,要么硬着头皮去学,死读死记不求甚解,要么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
  学困生这些问题一直是我多年来从事教育所困扰的事情。我发现,很多学困生在学习数学时起初是根基不好,慢慢的越来越跟不上,导致每次考试都考不好,缺乏自信,时间久了对数学这门学科也丧失了兴趣。本文中笔者根据贫困生的日常表现谈了一点认识,以供同仁斧正。
   一、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一般来说数学学困生对数学都有一定的恐惧感,害怕学习数学,都认为数学太难学,抽象、枯燥、无味,上小学算术没学好,之前的基础不扎实,以后就更学不会了,对自己学好数学没信心,认为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导致他们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对学习丧失信心,所以消除数学学困生的自卑感,增强数学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对他们充满热情,充满爱心,用教师的热情去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用教师的爱心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定期或不定期的找他们谈心,经常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关心他们的学习。在考试前应对他们所学的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就可以使有些学困生经过努力也有获得较高分数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点的印象,從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还可以跟这些学生讲一些成功人的案例。比如在中考和高考中脱颖而出的“黑马”,某学生各门科目都很优秀,唯独数学成绩落后,起初的时候经常考试不理想,但是他并不气馁,寻找老师和同学帮忙,每天对数学不断努力,后来对学习增强了信心,数学成绩提高很快,初中毕业时,数学成绩就进入了全班的优秀前列,最后终于考上了名牌大学。通过对学生进行一些鼓励性措施和讲述成功人的例子,对学困生消除自卑,建立自信,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多角度的培养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进去,学习就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在心不在的学习是徒劳的,数学学困生往往由于基础差,以前的数学学习出现了漏洞,没有及时的给予补救,以致于出现学习上的障碍。
  数学学困生由于缺乏兴趣,往往很容易导致他们注意力不集中,对学到的知识容易健忘,以致于造成学习无动力,成绩无明显进步,而兴趣则是推动学习的内驱力量,激发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1.在教学中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就像利用多媒体教学一样,通过直观性使学生理解概念和性质,例如我在上全等三角形前布置学生用硬纸片剪两个全等的三角形,这样,证明三角形全等的题都可以用手中的两个三角形拼成题中的图形,这样把书上的图动起来,学生很容易看出书上的图形是怎样用两个全等三角形变换来的,也就容易找出对应的边和对应角。
  2.在教学中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的学习情绪,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学困生的学习情绪。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举出一些生动活泼的例子,来活跃课堂气氛,一般学困生比较害怕老师公开问他问题或者参与某种比赛形式的活动,教师可以适当让学习环境轻松一点,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某个问题,教师参与的过程中,重点和一些学困生进行交流,这样一来学困生放松警惕性,将注意力拉回讨论组中,学习状态会更加良好。
  三、经常鼓励,注重情感教育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困生实施情感方面的教育,充分肯定学困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虽然学困生在成绩方面和优等生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是这并不代表孩子就不聪明,没有可取之处。经过长时间观察我发现,大多数数学学困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闪光点,都有强烈的求知欲,都希望能学好,都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发现,只是他们落后别人太久,信心丧失,即使有新的想法,害怕说错受老师责罚而不敢发言,这时候我们教师应该积极鼓励他们敢于猜想,比如一个学生学习成绩较差,但是是一个性格外向很爱发言的学生,我们教师就应该利用他大胆发言的优势,鼓励他积极参与讨论,每个学生都一样,我们要善于发现数学学困生身上各种层次的闪光点,变成知识的火花,用心去打开他们智慧的闸门,对他们表现的积极性和微小的进步都要引起注意加以肯定,给予表扬,因为有时一两句赞扬的语言胜过一顿严厉的说教,使他们终生难忘。
  四、结束语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对困难生引导培养,坚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凡是学困生自己会学的,就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学,凡是学困生能自己动手做的,就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自己做,尽量给他们提供自我学习的机会,教师在实践中也要不断学习,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定会得到回报的。让学困生也同其他学生一样,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陈有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年21期
  [2]钟贤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探索——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几个命题的辨析[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S4期
  [3]漆想平.英语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11年16期
其他文献
愉快教学能够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把实施愉快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作为基本要求,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乐而忘返。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乐学呢?   一、做一个善于走进学生心灵的乐观型教师,与学生和谐共处  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听课常常根据自己的喜恶来选择认真听还是不听。这就要求我们做老师的要有乐观的生活态
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复习课,是更好上好复习课的前提  复习课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既不同于新授课,也不同于练习课,新授课目标往往很集中,只需攻下知识上的一个或几个点,练习课是将某一点或一部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复习课是把平时一个个课时所学的知识从新的角度,按新的要求进行梳理,组织练习,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归纳、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最终达到浓缩化,让学生在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温故
目的:(1)研究重症肌无力(MG)外周血端粒酶活性;(2)探讨MG端粒酶活性水平与MG多项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用重复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法(PCR-ELISA)检测16例确诊MG患者(MG组)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全新领域,在新一轮课改中备受关注。其活动过程是“做数学”的过程。所谓“做数学”就离不开教學具的操作与实践。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的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学习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动手动脑,运用学具及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和学生合理运用教具和学具在数学综合与
期刊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的信息载体。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叙述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其特点是准确、严密、简明。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因此,它常成为数学教学的难点。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好课堂
期刊
九年级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进行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學任务,不仅有利于升学,更有利于巩固、深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结构网络,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达到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进而再学习的目的。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总复习是必要的,也是考察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重要环节。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交学习的效率和成绩。可以提高自身修养、完善人格。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学习所得的。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各种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这时如果能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也将成为孩子们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作为教师要认识到培养良好数学习惯的重要性。在教学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现状,既要分析教材的逻辑分析起点又要了解学生现实的起点,再结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小学数学学习的多样化、生活化,作为新课程标准四大板块之一“实践活动”以其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之间的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