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克服初高中衔接阶段困难的帮助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re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高中物理学习的衔接阶段出现问题是导致学生物理学习情况不理想主要原因。如何解决物理学习初高中衔接阶段的困难,是高中教师,尤其是高一年级的教师面临的重大问题。依照学生学习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教学解决衔接阶段的问题。笔者就初高中衔接阶段物理学习的困难进行分析,提出利用实验教学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的原理和优势所在,并利用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提出初高中衔接阶段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衔接阶段 物理实验教学 初中 高中
  高中物理普遍被认为是难学的科目,大部分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都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性。即使是一些原本在初中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在进入高中一段时间后也会出现学习动力下降,成绩不理想,自信心受影响等情况。从这些实际情况可看出,初高中物理学习的衔接阶段出现问题是导致学生学习情况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解决物理学习初高中衔接阶段的困难,是高中教师尤其是高一年级教师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教师有必要认真研究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做出适当调整。依照学生学习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教学解决问题。
  布鲁纳认为教育的作用不仅在于发现学生认识事物的认知结构,而且认为知识是有结构的,还要发现知识与学科本身的结构学生只有掌握了学科的知识结构,才能形成认知结构,形成学习的迁移。“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伽利略说过: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的来。由此可以看出,实验不应该只是物理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而应该成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发现新知的重要手段。
  一、实验教学的优势
  (一)实验教学能提供直接经验,令学生感受深刻
  罗杰斯的意义学习的学习观:学习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意义学习,一类是意义学习。其中真正对学习者有价值的是意义学习。意义学习最主要的条件是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个人投入学习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以讲授为主,传递给学生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学生没有通过教学获得直接经验,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实验教学弥补了这一不足之处,能提供大量机会,使学生的学习是有价值的意义学习。
  (二)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化
  在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大部分还处于思维方式的转型期。学生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初中生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最终发展的结果是形成思维方面完善的逻辑体系,能够凭借集体事物或具体事物中获取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运算。高中生已经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逐渐从依赖于具体内容的思维方式摆脱出来,逐渐进入脱离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的阶段。大部分学生在进入高中时还处于思维方式的转型期,对于抽象的物理知识还不能在头脑中建立起物理模型,直接讲授难以使学生的思维反应活跃。在初高中衔接阶段,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完成思维方式的转化,以适应后期的学习。因此,实验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依托于实验,能帮助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物理模型,逐步适应高高中物理的学习。
  (三)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建立物理学习的兴趣
  在初高中衔接阶段,不少学生对物理学习存在障碍,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必然不利于后期的发展。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想让学生克服初高中衔接阶段的困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效的途径。
  利用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克服学生的学习障碍,建立物理学习的兴趣。首先,利用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爱迪生说过: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利用与学生常识中相悖的实验,必然会依法学生的好奇心,而好奇就是探求的兴趣和欲望的开始。此外,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存在心理障碍,将自己成绩不理想归因于自身的能力不足,造成学习兴趣缺失,学习动机不足。每个学生学习的目的都是获得成功,利用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自信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进而逐渐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完成实验,得到心中想要的答案时,就会产生满足感,并且逐步建立学好物理的自信心。
  (四)实验教学有助于建构情境,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
  人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只要具备合适的条件(情境),学生所具有的学习潜能是可以激发出来的。实验教学的根本在于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生都不是空着脑袋走进学校的,因此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片门面的以自身经验出发讲解课程,而应该作为引导者,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是学生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行为模仿 认知模式 自主建构,利用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完成这一过程才能使学生逐渐成长起来。
  二、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尽量为每名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
  在条件不足时也要由教师演示实验,不能跳过思考的过程,直接给出结论。目前的中学教学条件有所提高,大部分学校配备有多媒体教学系统。很多老师对其过分依赖,不论什么课程都用多媒体演示。不少老师将原本应该在实验中进行的课程全部改成由动画演示。动画虽然简单,但缺乏真实感,学生难以将动画内容和自身经验联系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仅仅是看了个热闹,并没有将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
  (二)实验可以安排课本实验,有机会也要安排课外实验
  课本的实验是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课外实验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安排的实验,与课本实验相比,课外实验灵活性更强,趣味性也更强,更能培养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对于衔接阶段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成功的关键。为了克服学生的困难,利用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   (三)教师要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每个实验的设计思路都有多种可能性,教师所知的方法并不具有唯一性。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启发学生,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而不是直接由教师给出实验方案,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关于教学。教师应该作为组织者,在教学活动中和学生地位平等,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最终使学生实现对当前知识的意义构建的目的。
  (四)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实验准备情况
  不少课堂中会出现这种问题:教师说开始实验后,学生翻开课本,对照课本上的实验图组装,然后再进行实验。最后依照课本的方法处理数据。这样做只是简单的重复,学生没有充足的准备,在进行实验之前学生头脑中没有任何关于实验的知识储备,那么实验就根本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准备情况,在学生什么都不清楚的情况下,不能为了赶时间让学生急急忙忙开始实验,而应该由教师进行知识点的回顾和联系,启发学生的实验思路,在学生对于实验有基本的思路框架后再开始实验。
  (五)重视小组合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实验的现象应该由学生自行观察,结论应该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得出。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会物理学习的方法。此外,小组合作也能促进学生形成团队意识,以利于以后的发展。
  初高中衔接阶段的问题由来已久,并不是只有某届学生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是普遍现象。作为教师不能无视这种问题,不做任何调整。只有正确的教学思路,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帮助学生克服衔接阶段的困难,真正适应高中的物理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7
  [2]王坦.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析要[J].中学理科,2004(6).
  [3]王振宏.李彩娜.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
  [4]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7).
  [5]王振宏.李彩娜.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
  [6]Bandura A. 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M],New York; W.H. Freeeman,1977
  [7]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8]赵嘉平.课堂探究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7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语文首当其冲的占了很大的比重,尤其是在识字方面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通过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法对于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有着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法 字理 识字  汉字主要是表意文字,每个字都蕴藏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字理,也称造字理据,顾名思义,即汉字造字的源头、道理和根据。字理识字教学法是众多汉字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法,作为一种系统科学的识字
期刊
摘 要:《普通逻辑》作为着重于思维形式方面的基本理论的逻辑基础知识,充满了理性与智慧,对书中概念和知识架构的梳理与浅析,对于后续逻辑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大有裨益。  关键词 思维 概念 定义 命题 推理 规律  首先需要认知普通逻辑与其它同样研究思维的学科的差异,普通逻辑是就思维的形式来研究思维。认识论研究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规律。辩证法研究思维如何反映现实以达到真理的问题。心理学研究思维的生理
期刊
在十余年的数学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后进学生的转化是搞好数学教学工作的十分重要的环节,后进学生转化的成败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以我区的一次调研考试为例,各科平均分在40分以下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初三为1%,初二为6.2%,而初一则达到了11.5%,出现了反常的倒三角态势。认真分析数学后进生成因及采取相应的对策已刻不容缓。  一、后进生的成因分析  在十几年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我十分注
期刊
摘 要: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是要熟悉大纲,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实施切实可行的教法,才能达到数学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心得  我们应该了解小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依据课程标准,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尽量鼓励他们探索问题、自己得出结论,支持他们大胆怀疑、勇于创新。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观察 猜想 质疑 统摄 创造性思维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遵循新课程标准,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带有创见的思维。通
期刊
摘 要:当前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面对很大的挑战,致使一节历史课需要承载的内容越来越多,需要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在这一背景下,学生不自觉地变成了课堂的“聆听者”,教学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就变成了空谈。针对这种现象,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尝试探索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参与历史课堂。本文从“提供自主努力目标,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生自主参与的意向”“创设主动探索空间,促成自
期刊
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数学教材是人教课标版,一接触新教材,我们立即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一缕清新之风,新理念、新思想从教材中四溢出来。新教材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
期刊
摘 要:要想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必须要把物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尽可能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相关理论有心里体验。从而能够打造高效课堂,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物理教学 质量 高效 提高  要想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必须要把物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尽可能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相关理论有心里体验。从而能够打造高效课堂,使学生
期刊
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内容和所使用方法的本质认识,它是从某些具体的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出来的一些观点,并且在后续的研究中被反复证实是正确的。本人通过日常教学的探索,得出从以下几点入手确实行之有效。  一、化归思想无处不在  化归思想是指将一个难以解决的,或是复杂的问题通过有意识的转化,归结为容易解决,或是已经解决了的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它是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化归在数学中几乎无处不在,它的基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发现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对自身学习策略的评估以及课外英语学习时间的利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此,有针对性地实施适合不同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 英语学习 教学方法  一、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