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教学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son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发现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对自身学习策略的评估以及课外英语学习时间的利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此,有针对性地实施适合不同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 英语学习 教学方法
  一、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过分注重应试教育
  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从总体上还是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四、六级考试的压力迫使教师不得不将应试教育摆在首位;许多学校将“应试”当成了教学的指导方针;有的学校甚至规定四、六级统考不合格者,不能拿学位证书,不能毕业。校外用人单位也相应规定没有英语四、六级合格证书者,不予聘用。在这种内外的双重压力下,大学生也越来越重视“应试”,只有顺利通过四级考试,才能顺利毕业,才能顺利拿到学位证书,才能在求职时不会因为没有英语四级证书而受到冷落。教师的教学也是围绕学生的考试进行,缺乏创新性。
  (二)听说训练无保障
  对大学生来说,听说训练极其重要,需要在练好听力明白他人意思的基础上多用英语交流,提高听说能力。然而,按照现行的教学计划,大学阶段的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没有专门开设口语课,有的高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或硬件设施不全,听力课未采用面授。即使开设了听力课,由于缺乏系统教材,加之听力课时较少,学生在课堂上的听力训练极其有限。而应试的压力使许多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听听力、练口语,结果导致他们所学的英语是“哑巴”英语。
  (三)学生心理素质差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课堂气氛沉闷。当老师要求用英语回答问题时,大多数大学生会产生恐惧心理,害怕用英语表达,这是心理素质差的表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当自尊心受到一定的威胁时,有些学习者会加倍努力,保持一种活跃而敏捷的学习状态。这种学习状态能促进学习动力的增强,是一种积极因素。而有些学习者由于自我意识太强,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担心出错等原因而过度紧张,这样会极大地阻碍学习。完全缺少焦虑与焦虑过强都不利于学习。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既要减轻学生的紧张情绪,又要使学生有适度的紧张感。
  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和教学对策
  (一)对于有较好的英语基础和较高的学习兴趣,而且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语言天赋的学生,对他们英语能力的要求应达到“较高要求”的目标,在教学模式上应采用“课堂面授+自主学习”的方式,实际运用法教学对他们利大于弊,教师只需适当引导以开阔其视野;阅读应以大量泛读为主,少量精读为辅,另外适时开展英语四、六级的后续教学,通过开设专门的翻译、写作、文化、口语等选修课来提高各项语言技能,真正做到大学英语学习的不间断。
  (二)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对他们首先要加强英语学习意识的教育,教学模式应采用“教师讲授+适当的语言实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以精读、泛读相结合,精读不宜太难,然后再把听、说、写揉合进去,尽量让学生就同一语言材料从听、说、读、写不同角度反复进行实践,有所侧重,又有所兼顾,做到读中有听,读中有写,读中有说;听了能说,说的能写,读了能写,写了能说,反之亦然。其次,把输入与输出相结合。较系统的语法知识学习仍有必要,教师应作一定的讲解和示范进行语言输入,根据授课内容提出不同的如:词汇、语法、结构、篇章、背景等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跟教师一起思考、分析、预测、寻找答案,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实践主动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提高其学习效果。
  (三)对于基础较差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应采用“教师授课+教师辅导的语言基本训练”的教学模式,首先加强基本语法和基本词汇的学习,先打好基础。大学低年级的学生应以传统的教学法为主,因此教师的讲授应占主导地位;到了高年级再逐步按“教师讲授+适当的语言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改进,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
  三、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学生要端正思想认识,摆正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位置,寓应试教育于素质教育中。素质教育是本,应试教育是末,如果把应试教育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忽视素质教育,那就是本末倒置。在英语学习中,学生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英语综合素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应该积极引导。
  (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具体学习目标,使学生因达到近期目标而产生满足感和兴奋感,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次要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成立英语角、校园英语广播,创办校园英语学习报,组织英语兴趣小组,举办英语朗诵、演讲、讲故事等多种形式的比赛。
  (三)改进教学方法
  在英语训练方面,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并能够表达出来。教师要有意识的进行角色转换,即把自己从以往的“课堂中心”这一位置上退出,努力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尽可能的多用英语交流学习。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坚持训练是必要的,因此,对于那些希望提高英语学习能力的学生来说,坚持每天练习尤其重要。
  (四)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加大现代化教学设备投入,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学生所接受的信息约20%来自听觉,约80%来自视觉,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化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等,可大大增加学生的视觉和信息接收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华惠芳.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外语界,2008,(3).
  [2]龙千红.电影与英语听说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3,(2).
  作者简介:
  王薇,女,(1979-),汉族,安徽合肥人,安徽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教学管理,在研项目:《民办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研究》。
  李静,女,(1981-),汉族,安徽合肥人,安徽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学。
  注:本文为安徽新华学院教研项目论文。项目名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现状及策略研究》,编号:2012jy030。摘 要 本文通过对我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发现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对自身学习策略的评估以及课外英语学习时间的利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此,有针对性地实施适合不同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 英语学习 教学方法
  一、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过分注重应试教育
  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从总体上还是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四、六级考试的压力迫使教师不得不将应试教育摆在首位;许多学校将“应试”当成了教学的指导方针;有的学校甚至规定四、六级统考不合格者,不能拿学位证书,不能毕业。校外用人单位也相应规定没有英语四、六级合格证书者,不予聘用。在这种内外的双重压力下,大学生也越来越重视“应试”,只有顺利通过四级考试,才能顺利毕业,才能顺利拿到学位证书,才能在求职时不会因为没有英语四级证书而受到冷落。教师的教学也是围绕学生的考试进行,缺乏创新性。
  (二)听说训练无保障
  对大学生来说,听说训练极其重要,需要在练好听力明白他人意思的基础上多用英语交流,提高听说能力。然而,按照现行的教学计划,大学阶段的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没有专门开设口语课,有的高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或硬件设施不全,听力课未采用面授。即使开设了听力课,由于缺乏系统教材,加之听力课时较少,学生在课堂上的听力训练极其有限。而应试的压力使许多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听听力、练口语,结果导致他们所学的英语是“哑巴”英语。
  (三)学生心理素质差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课堂气氛沉闷。当老师要求用英语回答问题时,大多数大学生会产生恐惧心理,害怕用英语表达,这是心理素质差的表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当自尊心受到一定的威胁时,有些学习者会加倍努力,保持一种活跃而敏捷的学习状态。这种学习状态能促进学习动力的增强,是一种积极因素。而有些学习者由于自我意识太强,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担心出错等原因而过度紧张,这样会极大地阻碍学习。完全缺少焦虑与焦虑过强都不利于学习。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既要减轻学生的紧张情绪,又要使学生有适度的紧张感。
  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和教学对策
  (一)对于有较好的英语基础和较高的学习兴趣,而且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语言天赋的学生,对他们英语能力的要求应达到“较高要求”的目标,在教学模式上应采用“课堂面授+自主学习”的方式,实际运用法教学对他们利大于弊,教师只需适当引导以开阔其视野;阅读应以大量泛读为主,少量精读为辅,另外适时开展英语四、六级的后续教学,通过开设专门的翻译、写作、文化、口语等选修课来提高各项语言技能,真正做到大学英语学习的不间断。
  (二)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对他们首先要加强英语学习意识的教育,教学模式应采用“教师讲授+适当的语言实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以精读、泛读相结合,精读不宜太难,然后再把听、说、写揉合进去,尽量让学生就同一语言材料从听、说、读、写不同角度反复进行实践,有所侧重,又有所兼顾,做到读中有听,读中有写,读中有说;听了能说,说的能写,读了能写,写了能说,反之亦然。其次,把输入与输出相结合。较系统的语法知识学习仍有必要,教师应作一定的讲解和示范进行语言输入,根据授课内容提出不同的如:词汇、语法、结构、篇章、背景等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跟教师一起思考、分析、预测、寻找答案,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实践主动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提高其学习效果。
  (三)对于基础较差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应采用“教师授课+教师辅导的语言基本训练”的教学模式,首先加强基本语法和基本词汇的学习,先打好基础。大学低年级的学生应以传统的教学法为主,因此教师的讲授应占主导地位;到了高年级再逐步按“教师讲授+适当的语言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改进,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
  三、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学生要端正思想认识,摆正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位置,寓应试教育于素质教育中。素质教育是本,应试教育是末,如果把应试教育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忽视素质教育,那就是本末倒置。在英语学习中,学生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英语综合素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应该积极引导。
  (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具体学习目标,使学生因达到近期目标而产生满足感和兴奋感,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次要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成立英语角、校园英语广播,创办校园英语学习报,组织英语兴趣小组,举办英语朗诵、演讲、讲故事等多种形式的比赛。
  (三)改进教学方法
  在英语训练方面,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并能够表达出来。教师要有意识的进行角色转换,即把自己从以往的“课堂中心”这一位置上退出,努力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尽可能的多用英语交流学习。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坚持训练是必要的,因此,对于那些希望提高英语学习能力的学生来说,坚持每天练习尤其重要。
  (四)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加大现代化教学设备投入,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学生所接受的信息约20%来自听觉,约80%来自视觉,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化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等,可大大增加学生的视觉和信息接收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华惠芳.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外语界,2008,(3).
  [2]龙千红.电影与英语听说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3,(2).
  作者简介:
  王薇,女,(1979-),汉族,安徽合肥人,安徽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教学管理,在研项目:《民办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研究》。
  李静,女,(1981-),汉族,安徽合肥人,安徽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学。
  注:本文为安徽新华学院教研项目论文。项目名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现状及策略研究》,编号:2012jy030。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作文是学生作文的开始阶段,存在很多困难,只有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是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小学作文 小学生 学习兴趣 教学  一、从阅读方面积累和学习写作知识  阅读是语文教学当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学习活动,也是作文入门的一种捷径。因为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欣赏精彩的故事情节,而且还可以学习精彩的描写方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语文首当其冲的占了很大的比重,尤其是在识字方面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通过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法对于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有着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法 字理 识字  汉字主要是表意文字,每个字都蕴藏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字理,也称造字理据,顾名思义,即汉字造字的源头、道理和根据。字理识字教学法是众多汉字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法,作为一种系统科学的识字
期刊
摘 要:《普通逻辑》作为着重于思维形式方面的基本理论的逻辑基础知识,充满了理性与智慧,对书中概念和知识架构的梳理与浅析,对于后续逻辑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大有裨益。  关键词 思维 概念 定义 命题 推理 规律  首先需要认知普通逻辑与其它同样研究思维的学科的差异,普通逻辑是就思维的形式来研究思维。认识论研究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规律。辩证法研究思维如何反映现实以达到真理的问题。心理学研究思维的生理
期刊
在十余年的数学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后进学生的转化是搞好数学教学工作的十分重要的环节,后进学生转化的成败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以我区的一次调研考试为例,各科平均分在40分以下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初三为1%,初二为6.2%,而初一则达到了11.5%,出现了反常的倒三角态势。认真分析数学后进生成因及采取相应的对策已刻不容缓。  一、后进生的成因分析  在十几年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我十分注
期刊
摘 要: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是要熟悉大纲,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实施切实可行的教法,才能达到数学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心得  我们应该了解小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依据课程标准,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尽量鼓励他们探索问题、自己得出结论,支持他们大胆怀疑、勇于创新。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观察 猜想 质疑 统摄 创造性思维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遵循新课程标准,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带有创见的思维。通
期刊
摘 要:当前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面对很大的挑战,致使一节历史课需要承载的内容越来越多,需要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在这一背景下,学生不自觉地变成了课堂的“聆听者”,教学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就变成了空谈。针对这种现象,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尝试探索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参与历史课堂。本文从“提供自主努力目标,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生自主参与的意向”“创设主动探索空间,促成自
期刊
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数学教材是人教课标版,一接触新教材,我们立即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一缕清新之风,新理念、新思想从教材中四溢出来。新教材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
期刊
摘 要:要想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必须要把物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尽可能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相关理论有心里体验。从而能够打造高效课堂,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物理教学 质量 高效 提高  要想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必须要把物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尽可能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相关理论有心里体验。从而能够打造高效课堂,使学生
期刊
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内容和所使用方法的本质认识,它是从某些具体的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出来的一些观点,并且在后续的研究中被反复证实是正确的。本人通过日常教学的探索,得出从以下几点入手确实行之有效。  一、化归思想无处不在  化归思想是指将一个难以解决的,或是复杂的问题通过有意识的转化,归结为容易解决,或是已经解决了的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它是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化归在数学中几乎无处不在,它的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