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可见光对体外培养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内活性氧(ROS)、8-羟基-2'-脱氧鸟嘌呤(8-OHdG)和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1(hOGG1)表达的影响。方法 人RPE-19细胞按1∶4至1∶6传代培养。取第4~6代80%融合细胞用于实验。细胞分为白光、红光、蓝光照射组和对照组,细胞平面光照强度为600 Lux。白光、红光分别照射6、12、24、48 h;蓝光照射1、3、6、12 h;对照组以锡纸包裹避光培养。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法检测细胞内ROS表达量,免疫细胞化学(ICG)法检测细胞内8-OHdG表达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hOGG1表达情况。结果 DCFH-DA法检测结果显示,白光、红光照射组分别照射12、24、48 h,蓝光照射组照射1、3、6、12 h,细胞内ROS表达量均升高且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与对照组细胞内ROS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白光=11.611,F红光=6.706,F蓝光=23.259;P<0.05)。ICG法检测结果显示,白光、红光照射组分别照射12、24、48 h,细胞胞浆8-OHdG表达量增高,照射后12、24 h表达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48 h有所降低,与对照组细胞胞浆8-OHdG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白光 =16.032,F红光=6.378;P<0.05);蓝光照射组照射后1、3、6、12 h,细胞胞浆8-OHdG表达量均增高,照射后6、12h细胞胞浆8-OHdG表达量较1、3h细胞胞浆8-OHdG表达量有所降低,但与对照组细胞胞浆8-OHdG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蓝光=19.484,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白光、红光照射组照射12、24、48 h,蓝光照射组照射6、12h,细胞内hOGG1表达量均增高,与对照组细胞内hOGG1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白光=15.121,F红光=21.041;F蓝光=12.479,P<0.05)。结论 白光、红光、蓝光能以时间依赖性方式诱导RPE细胞ROS生成增加并导致RPE细胞DNA氧化损伤。RPE细胞在可见光作用下能增加DNA糖基化酶hOGG1的表达量以对DNA氧化损伤进行修复。

其他文献
《中华眼底病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12年3月28日晚9:15至10:30在武昌民主路737号巴山夜雨大酒店(总督府)11楼会议室召开。出席“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2012武汉”的《中华眼底病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和通讯编委88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得到了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万鑫药业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期刊
目的 观察顺铂对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细胞B7-H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浓度为0.375、0.750、1.500、3.000、6.000μg/ml顺铂处理人RB细胞HXO-Rb44细胞,作为不同浓度实验组;以RPMI 1640细胞培养液处理HXO-Rb14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XO-Rb44细胞B7
根据眼底病临床研究的热点难点以及本刊目前稿源情况和读者反馈的阅读兴趣诉求,初步拟定下列专题为本刊2011年的报道重点:(1)眼底肿瘤研究;(2)眼底病临床检查;(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4)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研究;(5)眼底病相关的基因研究;(6)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与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研究;(7)眼底血管造影临床应用。
期刊
患者女,57岁.因右眼红20 d,于外院眼底检查发现右眼鼻上方视网膜黄白色实性隆起;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右眼鼻侧占位性病变(图1);CT检查,肺内多个高密度结节状病灶(图2),考虑转移癌于2008年6月6日转诊至我院。
为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满足广大读者、作者朋友方便快捷地实现杂志在线订阅和会议费用的在线支付,“眼底病论坛”网站网上银行在线支付功能已经开通。目前设计开通实现的在线支付功能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会议费用支付和杂志在线订阅。前者包括会议注册费、餐费、房费等所有费用的在线支付;后者主要是用于杂志全年或破季订阅。
期刊
患儿男,1个月.因"早产、低体重"于2011年3月8日来我院早产儿门诊行眼底病筛查.患儿为双胎之一,顺产,出生胎龄为28周,体重960 9.有吸氧史,患儿母亲否认孕期疾病及服药史.全身检查未见异常.间接检眼镜检查显示,双眼眼底2区周边部视网膜嵴及嵴上新生血管形成并伴轻度附加病变,连续大于5个时钟位(图1).左眼视盘偏颞下方见大小约7 mm×8 mm片状黄白色脉络膜缺损区(图2).诊断:双眼阈值期早
目的 观察病理性近视继发中心凹视网膜劈裂的固视特点.方法 屈光度≥-6.00 D、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证实有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劈裂的患者36例42只眼纳入本研究.其中,合并中心凹处视网膜脱离者11只眼,合并黄斑裂孔者12只眼,无视网膜脱离及黄斑裂孔者19只眼;并以此分为3组.采用MP-1微视野计对3组患者行固视检查,记录受检眼固视点位置和2°视野范围内固视稳定性.结果 合并中心凹处视网膜脱离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与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承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2012武汉”2012年3月28日至4月1日在武汉洪山宾馆召开。会议得到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眼科同道的大力支持。913位国内注册代表、14位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
期刊
目的 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的临床效果,分析视力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临床确诊为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并接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23例患者27只眼纳入研究.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双目间接检眼镜、眼底照相、A型超声、B型超声及光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并行23G或25G经结膜无缝合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手术后随访6.00~36.00个月,平均
例1患者男,46岁.凶左眼反复发作视力下降伴眼前雾视遮挡感1年于2010年1月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曾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诊断为左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渗漏点位于黄斑拱环颢上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