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沉浮因那般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ho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其他力的作用.那么,它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F泓物体受到的重力G和所受浮力F浮的大小关系不同,物体的浮沉情况也就不同.
  1.下沉:如果物体所受浮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即F浮  2.悬浮:如果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即F浮=G,物体可以停留在液体中的任意位置,也就是会悬浮在液体中.
  3.上浮:如果物体所受浮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即F浮>G.物体将上浮,直至有一部分露出液面,使浮力减小,当浮力减小到与物体所受的重力相等时.物体受力平衡,此时物体会漂浮在液面上.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p液gV排及物体所受重力G=mg=p物gV物,我们还可以把物体的浮沉条件整理成如下的形式:
  1.漂浮:F浮=G,p物  2.上浮:F浮>G,p物  3.悬浮:F浮=G,p物=p液,物体可以停留在液体中的任意位置.此时V排=v物.
  4.下沉:F浮p液,物体将下沉,直至最后沉入容器底部,此时v排=V物.
  5.沉底:F浮p液,物体受到容器底部的支持力作用,F浮 F支=G,此时V排=V物·
  注意:这里p物指的是物体的密度,而不是物质的密度,如果物体是实心的,则物体的密度与物质的密度相等.
  赫判断物体的浮沉
  要判断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情况,有两种典型的方法:一是根据物体所受的浮力和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来判断,二是根据物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关系来判断.这两种方法无好坏优劣之分,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例1 某潜水艇在水面下隐蔽跟踪某个目标.有时需要上浮,有时需要下沉,但都没有露出水面,若该潜水艇下潜时所受浮力为F1,所受重力为G1,上浮时所受浮力为F2,所受重力为G2,则下列有关各力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1=F2,G1>G2
  B.F1=F2,G1=G2
  C. F1  D.F1>F2’G1  分析:由于潜水艇始终没有露出水面,所以潜水艇排开水的体积V排始终没变,由于海水的密度p液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p液gv排可知,潜水艇所受浮力始终不变,即F1=F2又因为上浮时,潜水艇所受浮力大于所受的重力,即F2>C2,下沉时,潜水艇所受浮力小于所受的重力,即FlG2.
  答案:A
  比较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比较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p液gv排进行比较.如果液体的密度p液相同,则比较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v排,v排大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如果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V排相同,则比较液体的密度p液,p液大的浸在其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
  2.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来比较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这种方法在各类考试中更常见,
  例2如图1所示,海监部门在某海域放置浮标以监测水文变化.从春 季至夏季,海水温度上升,海水体积膨胀导致密度变小,此过程中,若浮标体积保持不变,则().
  A.浮标所受浮力变大,露出海面的体积变小
  B.浮标所受浮力变小,露出海面的体积变大
  C.浮标所受浮力不变,露出海面的体积变大
  D.浮标所受浮力不变,露出海面的体积变小
  分析:浮标始终漂浮在水面上,且浮标所受的重力没有发生变化,由漂浮条件F浮=G可知,浮标所受的浮力始终没变.但是,由于海水温度上升、体积膨胀,导致海水的密度p液变小,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p液gv排可知,V排将变大,即浮标排开海水的体积变大,露出海面的体积变小,
  答案:D
  浮沉条件的应用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密度大于液体密度的物体,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浮力,达到漂浮或悬浮的目的,例如轮船.
  2.通过改变自身所受的重力,达到在水中上浮、悬浮或下沉的目的,例如潜水艇.
  3.通过改变自身的体积,达到改变所受浮力,实现上浮、悬浮或下沉的目的,例如鱼.
  例3 -艘轮船从重庆驶入上海,在上海码头卸下货物后停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轮船所受浮力减小,将上浮一些,轮船的“排水量”减小
  B.轮船所受浮力减小,将上浮一些,轮船的“排水量”不变
  C.轮船所受浮力不变,将下沉一些,轮船的“排水量”减小
  D.轮船所受浮力减小,将下沉一些,轮船的“排水量”不变
  分析:由于轮船始终漂浮在水面上,所以轮船所受浮力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轮船在上海码头卸下货物后.所受重力减小,所以轮船所受浮力减小.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p液gV排可知,p液不变,v排应该减小,轮船将上浮一些.轮船的“排水量”是指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对于任何一艘轮船来说,其“排水量”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B
  学即用.练一练:
  1.为了延长水果的存放时间,果农先将水果浸没在自己配制的保鲜液中,再用保鲜纸包住,就能存放比较长的时间.若将同一个苹果先后放入甲、乙两种保鲜液中,静止后苹果的浮沉情况如图2所示,则甲、乙两种保鲜液的密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甲保鲜液的密度大
  B.乙保鲜液的密度大
  C.两种保鲜液的密度一样大
  D.条件不够,不能比较
  2.中国某新型核潜艇完全潜入海水中,受到的浮力是Fi,上表面受到的压强是p1;排出一部分水后,潜艇缓慢上浮,但未露出水面,受到的浮力是F2,上表面受到的压强是p2,则().
  A. F1=F2,pl>p2
  B.F1=F2,pl=p2
  C. F1>F2,pl  D.F1  3.端午节那天,小明发现煮熟的咸鸭蛋有的沉在水底,有的浮在水面(如图3所示).若甲的体积比乙小,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甲的质量比乙大B.甲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C.甲的密度比乙大D.乙受到的浮力大干重力参考答案:1.A 2.A 3.B
其他文献
周末,涵涵带着妹妹来到了市中心广场,妹妹被广场中央美丽的喷泉所吸引,每当喷泉向上喷涌时,妹妹都要拍手叫好.即使水花溅在裙子上也不在意,看到妹妹这么喜欢喷泉,涵涵忽然想起在杂志上看到的一个科学小制作,于是拉着妹妹说:“既然你这么喜欢喷泉,不如咱们就利用身边的工具一起回家制作喷泉好不好?”妹妹立即高兴地连声答应.  回到家.涵涵马上行动起来,妹妹也帮着准备材料,材料和工具清单如下:带有瓶盖的塑料瓶2个
自行车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一种交通工具,它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在它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涉及许多物理知识。仔细观察课本图0.1-7所示自行车,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知道的问题最多。    有益和有害的摩擦    1 自行车的前后轮胎、车把手塑料套、脚踏板以及刹车块处均刻有一些花纹,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有益摩擦的。  2 在刹车时,手用力握紧车闸把,以增大刹车闸皮与车圈之间的压
19世纪初,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曾在他的作品《马蒂斯·桑多尔夫》中,描写過一个大力士马蒂夫施展神力的惊险片段(如图1):
作者简介 仝力,男,濮阳市油田第十七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曾获全国初中物理竞赛国家级优秀辅导教师称号,《成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获河南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在《中学生数理化》等报刊发表论文20余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在研究某些物理问题时,因为实验环境无法理想化,某些结论或现象将无法直接验证,例如,老师说“如果没有摩擦力,我们走路会……”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没有摩擦力的,所以,老师只能引领着你在头脑中进行“实验”,推理想象出在“没有摩擦力”的理想化环境中的实验现象和结论,这样的实验我们称为理想实验。
摘要:以江苏省海门市为研究对象,阐述县域经济的重要内涵,分析了海门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继而,基于获取的历年经济数据,通过与苏南相对比,探讨激活苏中苏北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注意点。  关键词:县域经济 苏中苏北 发展模式     一、研究区概况    江苏省海门市地处黄海之滨,位于长江和沿海两大开放带的交汇点上,素有“江海门户”之称。于2007年底达到省全面小康标准,成为苏中苏
“欧姆定律”是初中阶段电学的核心内容,既是前面所学电学知识的综合,又是学习后面电功率的基础,历年中考试题涉及这一部分知识的比例都很大,可以说是中考的重中之重!但在应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时候,同学们容易犯一些错误,现举例说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
功和功率是物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功和功率的计算是各类考试的重点内容。
摘要:在国内作为新鲜事物的手机优惠券,为国内消费者带来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和理财观念,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在3G时代到来之际,也越来越显示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手机优惠券 消费 发展潜力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消费欲望愈来愈高,然而,绝大多数的消费者面对如何消费的问题上都有切身体会:实惠才是硬道理。当然,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许多的厂商面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
中学生小堂问:“任何物体都有一定的质量,那么,怎樣估算地球大气的总质量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大气压强这个物理量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