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技工学校英语教学和专业课程相结合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s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严格需求,这也为技工学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代办学理念逐渐成为了各个技工学校奋斗的目标。随着技工学校对专业课相关设备投入的不断增大,以此来满足学习和教学的需求,而对于在技工学校英语教学课程应当如何与其专业课程相互结合,如何更好的为专业课服务,这一日渐凸显的问题不断的引起我们的思考和重视。而对于技工学校的学生而言,要想能够在今后找到一份更为适合自己的工作,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和上升的空间的话,掌握熟练的英语实际的应用能力及相关理论知识则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因此,本文首先以技工学校英语教学的基本现状入手,从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教学理念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探究,从而更好的阐述英语教学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重要性,并以此提出有效的策略和方法,达到英专结合,为今后的教育发展、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技工学校;英语教学;专业课程;英专结合
  一、技工学校英语教学现状就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对于技工院校来说,学校大多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将学生所获得的技能成果作为本校对外进行宣传的一份有力教学成果,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技能方面得到更好的成绩,学校也因此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对学校的设施以及教师队伍进行组建,而对于英语这项交际技能却仍然处于非常薄弱的处境,从而导致教学上轻视英语技能培养这一现象不断的加重。
  技工学校的英语教学作为技工学校课程设置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同时被学校设置为一门必修的公共课程。教师应当围绕这一重要的目标,加强对学生进行书面知识运用以及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为其今后的发展开辟更为宽广的道路。而从技工学校对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技工学校学生所具有的英语运用能力却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在进入社会、步入工作岗位的时候却发现其英语交际能力非常的薄弱,甚至不具备实际的运用英语的能力。例如,对于商务专业的学生而言,单词所表述的内容基本上看不懂,而且很难书写基本的商务信函;对于机电类专业的学生,仍旧对一些国外引进的大型机械设备所附带的说明书看不懂,难以理解上面的内容,从而导致不能对之进行操作及维修;而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而言,在与国外旅游者进行交流的时候很难开口讲英语等等。
  二、转变教学观念、活用教学教材
  技工学校的英语教学主要是为其专业服务的课程,所遵循的教学原则必须与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相一致。以市场发展方向为基础,对市场当中所缺乏的人才进行培养,依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和多少进行合理的分配和教学,从而达到适合市场需求的培养目标。在这当中,作为学校教学的教师应当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思想,更好的认识和明确技工学校所要达到的教育特性以及教育目的,从而更好的促进技工学校教育模式的构成,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相结合的综合性人才,实现技工学校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和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应不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增加课堂语言实践的广度和密度,讲究科学和实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材作为技工學校进行教学内容的良好载体,是技工学校教师进行教育实施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学生能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对于技工院校的教学而言,所选用的教材质量如何?是否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能否更好的提高学生对于英语语言的运用和实践?教材的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技工院校的教学当中,英语的教学作为一门文化课程,其内容应该追求简练、易懂;从层次上来看,应该由浅入深,突出内容的使用性特点,并依据不同的专业内容设定特定的教学目标。
  三、积极参与各专业课堂教学改革,创造全新教学模式体系
  技工院校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与其他专业进行合理的结合,共同创造出更为有效的教学平台。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当中,还应当追求教学的实用性与专业性,创设专业情境,感受专业氛围。
  (一)嵌入式教学与延伸式教学
  嵌入式教学通常指的是一种以专业知识为载体,以专业的英语能力训练作为教学重心的教育模式体系,其主要的目的则是运用职业因素,从而有效的提高技工院校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以及对专业技术的掌握。在英语实践教学活动中,应多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例如,以“营销策划”为主题,让学生们进行自由组合,通过方案策划、广告设计、合同拟写,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以“推销产品”为主题,让学生们通过市场商品调查、资料整理、讲解介绍等,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在相同的学习文本基础之上,依据各个学科所具有的特点,将技工院校的英语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合理的融入到其他的学科当中。例如: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过程当中,根据不同专业所具有的不同属性以及学习的需求,找准其专业课程与英语教学之间具有的相关性,从而与技术能力培养相互结合、沟通,从而达到英语教学过程的突破,同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真正实现英语教学与专业技能最大限度的交融。
  (二)拓展式教学与协同式教学
  在课程学习和教学当中,从英语教学的角度出发,不断的进行拓展和延伸,从而使得英语课程学习能够更好的与专业文化及技能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以及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另外,专业课教师和英语教师一同走进课堂,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英语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协同教学,引领学生在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之间进行整体学习。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技工学校英语教学而言,其主要的任务就是要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能够更好的为社会输送更为优良、技术能力较强的综合性人才。对于英语课程来说,其作为技工学校当中的一门文化课内容,其教学的理念、目标都能够更好的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的结合和综合,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充分与其他专业进行结合教学,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专业能力的培养,而且能够更好的提高英语在专业课程当中的实用性,为以后步入社会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李晓慧. 如何构建高职院校职业化英语教学体系的探讨[J].才智. 2013(34)
  [2]黄健.翻译教学在英语教学体系的作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03)
  [3]张惠琴.构建特色大专英语教学体系[J].职业. 2011(26)
  [4]田荔枝.技工学校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的探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20)
  [5]周淑芳.技工学校英语教学之我见[J].职业教育研究. 2007(08)
  [6]李小燕.浅析技工学校英语教学中教与学的融合点[J].内江科技. 2007(10)
  [7]李君玲.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师素质的挑战[J].职业圈. 2007(14)
其他文献
初中英语教师为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应打造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小组式合作学习结
高校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频起,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出现一定的危机,因此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建立成为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要举措,而高
这些年来,我们忘却在夜雨敲窗时刻思念,不再写下无期待回音的书笺,不去倾听花树凋零后的寂静,总以为文字其实是一种追悼.而那些青灯翻卷的日子里,多少智慧的文字,照亮我们今
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引起了全球的关注,这次危机的主要根源在于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风险.中国商业银行在新经济形势下如何完善其公司治理,保护相关利益者权益,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近几年已经成为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点与核心的教学内容,无论是在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教学内容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这其中都有渗透。语文的学习,其中的一部分就是关于我国文化的学习,在语文的课本教材中,当然少不了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高中语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语文学习比小学和初中的语文学习都有较大的发展,教学的内容也有一定的深度和广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人,在这场从此岸到彼岸的行程中,不管是交情至深还是擦肩而过,都是生命中出现的过客.每个人,每段情都要心存感激,父母情,兄弟姐妹手足情,良师益友情,同窗
期刊
GASTROESOPHAGEAL anastomotic fistula is a serious and potentially life-threatening complication after the resection of esophagus,gastric and cardia tumor.1 Befo
一场降温,使得墨山与素雪占据了视野的大部分,在稍近的地方可以看到几座盖了白雪的瓦房和一条铺载有火车道的横跨河面的联拱形石桥.这个小镇早些年因为人们陆续搬走而被荒废.
期刊
摘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生本理念仿佛一阵阵“细无声”的春雨,不仅滋润了学生的心田,还催开了阅读教学之花蕾。把生本理念渗透到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能使阅读教学质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还能使每一位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主动地践行生本理念,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阅读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从而使学生在阅读的舞台上挥斥方遒,绽放光芒。基于此,本文就生本理念下高中语
摘要: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独立学院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的能力素质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毕业生如何提高自身的择业素质,成功地走向社会,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独立学院 毕业生 择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193-02    2009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610万,比2008年增加了51万人,成为高校扩招后毕业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