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之歌(朗诵诗)

来源 :东风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梦,始于共和国版图上,
  一个名叫十堰的小地方。
  毛泽东主席亲自发出号令,
  “要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
  一支支的队伍来了,
  带着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梦想,
  带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豪情,
  这是肩负创业重任十万大军的中国集合,
  这是为民族复兴不畏艰难的慷慨担当。
  一盏马灯、一双草鞋、一根扁担,
  开启了一个梦想征途的华章。
  
  从1969到2009,时间整整跨越了四十周年。
  四十年,东风人一步一个脚印,
  四十年,东风车处处满载真情,
  十堰基地开先河,襄樊基地造轻卡,
  武汉基地驻总部,广州基地创奇迹,
  全国布局增活力,东风荣光万座城。
  
  钓鱼台国宾馆的签约仪式,
  人民大会堂的新闻发布会,
  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锣声,
  铿锵的脚步每一步都踏在中国改革的步点上,
  让东风从山城走向世界,
  同中国一起赢来新生的机遇,
  同中国一起获得发展的动力,
  同中国一起迎来世界关注的目光。
  
  跨越式的发展
  向世人诉说着东风的厚重与神韵
  诉说着东风的光荣与梦想
  四十年的沧桑巨变
  又蕴藏着多少波折与辛酸、幸福与欢乐
  奔流不息的汉水长江
  是东风文化的走向
  巍峨耸立的武当山下
  镌刻着所有东风人力量与智慧的万象。
  
  东风的光荣
  属于从战争年代走过,
  把生命献给了中国汽车工业的饶斌们;
  属于从海外学成归国,
  立志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孟少农们;
  属于挽狂澜于即倒、
  履艰难坎坷如平地的黄正夏们;
  属于从清华园到穷山沟的陈清泰、马跃们;
  属于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大潮中纵横驰骋的苗圩、徐平们。
  
  东风之光荣,
  更属于把青春和生命献给了东风事业的无数东风人,
  属于来自长春、上海、北京、武汉的聚宝、包建大军,
  属于数以万计的复转军人,
  属于来自祖国各地、五湖四海,怀抱梦想的创业者,
  以及他们的后代,
  属于不断汇入浩荡如江海的东风事业的新一代东风人。
  
  问历史之沉浮
  东风走过了艰苦创业、披荆斩棘的创业路,
  也经历了经营下滑、跌入低谷、改革调整的阵痛,
  有过饮誉全国、执行业牛耳的荣耀,
  也有过断臂图存、徘徊低迷的悲情险境。
  一次一次的坚守和决断,
  培育了东风自我发展、自主创新的血脉和根基,
  一次一次的绝地反击,浴火重生,
  铸就了东风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凭借东风人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精魄,
  凭借着东风人奋发进取,自主创新的銳气,
  东风终于迎来了再次书写光荣与自豪的大发展
  在民族复兴的呐喊声中奋进,
  走进世界,走进现代化,走进向往的梦想!
  
  让第一辆东风汽车下线的欢呼和泪水告诉你
  让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英雄车”和“功臣车”告诉你
  让抗震救灾舍我其谁的东风“猛士”告诉你
  东风奋起的英姿,挺起的胸膛
  从国庆大阅兵的滚滚车轮,
  到进驻香港、澳门的威武之师;
  从名满天下的东风八平柴,
  到重卡先锋东风天龙;
  从中国家庭轿车经典“富康”,
  到东风首款自主品牌乘用车——风神S30。
  四十年,东风汽车以累计一千万辆的贡献告你你
  一个光彩照人的民族品牌的新崛起!
  
  40年,人类历史长河短暂的一瞬,
  40年,东风走向未来精彩的一跳,
  面对40年创业、发展的这部传奇
  东风再一次为自己竖起了崭新的坐标:
  建设永续发展的百年东风
  建设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东风
  建设在开放中自主发展的东风
  光荣属于过去
  梦想仍在前方
  满怀豪情的十万东风人
  正托起走向世界的梦想
  让中国制造的阳光洒满
  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
  自主发展跨越发展的奋进之路!
其他文献
燕是姐姐的好友,也曾是我的同事,虽然生活给了她许多的不幸和艰辛,但她仍然勇敢的去创造、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她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飞燕,高歌穿行于风雨浪潮中,追逐明天。   燕思维活跃、积极乐观,对未来充满着激情和梦想,她不喜欢僵化刻板的模式而向往着一种自我挑战和自我超越!年轻时的她经常参加公司举办的演讲、朗诵比赛,赛场上她咄咄的气势和朗朗的自信常常感染了评委和观众,而屡获佳绩,那时的她如厂里一颗闪耀的
期刊
我见过  最漂亮的星星  午夜一点  闹铃响起  我又将  迎来新一轮的夜班  接过班  巡视完病房  透过治疗室的窗户  抬头仰望  我看到了  美丽的星夜  那深蓝色的天幕  挂着一颗颗星星  一闪一闪  像是一双一双  深情的眼睛  对我一眨一眨  好像对我说  这个夜班  你幸苦了  ……  再看  那点点的繁星  又好似  一颗颗夜明珠,  镶嵌在天幕下  闪闪地发着光  那闪亮的星星 
期刊
在热闹的婚礼上,美丽女孩小雪身穿洁白的婚纱笑意盈盈地接受亲人与朋友真诚的祝福。她浅浅地微笑,幸福从她的嘴边流淌,幸福如花一般在她的脸上绽放散发出迷人的风采。  幸福是什么?花前月下的甜蜜是一种幸福,平淡如水的依恋也是一种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它是索取与获得的算术式。前段时间,一位同仁发给我一篇新东方的俞敏洪在大学的演讲稿全文《度过有意义的生命》,全文透着真诚幽默的味道,既有深刻的人生感悟“管理好自
期刊
这是一种无怨的美丽,你知道我在想你吗?  想你心愿开花,想你梦想成真,想你在黑暗中能勇敢地长大,想你明亮的秋水里长满海星星和红珊瑚,想年轻的你走进童话再走出童话,想你步入正午理解成熟的光轮,同我携手走过青春岁月,走过我千年不衰的心。  这是一种眩晕的美丽。  想你低诉,想你畅谈,想你牵衣,想你远程的邮件,想你熟悉的清音。想你敲门,想你电话,想你流盼的眼神,想你风雨相送,想你风雨相迎,想你再度唱起我
期刊
阿蒙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合资公司。由于工作勤奋,倍受上司器重,事业可谓一帆风顺。可是,他在生活上却是一片苍白,已过而立之年的他,至今没有找到意中人。在同事们的眼里,他是个性格怪异、不合群的人。  春暖花开的时候,阿蒙用按揭的方式,在F小区B座买了一套单元房,开始了无拘无束的单身贵族生活。闲来无事,他喜欢拿起望远镜,看看远处的风景。一次,无意挪移望远镜时,他看到了让他热血沸腾的一幕:对面三楼一个穿
期刊
寒雾 石板 幽潭  曲折蜿蜒 秋意漫漫  还有那一幕幕庐山恋的老胶片  牽起了我对你零零乱乱思念的线    午夜零点 夜色阑珊  影只形单 睡意转淡  我辗转反侧的想着你  哪怕你却只在牵挂着你的那一半  这近在咫尺的秋水 我始终望眼不穿  就让这满溢的寂寞 倾泻在字里行间    细雨偏偏 情意绵绵  万语千言 只氤作一封薄薄的信笺  万水千山 所有的心境都定格在这一瞬间    似真?似幻?  给
期刊
记忆中的梧桐到了夏天,就会挂满毛茸茸会开花、会飞的小绒球,那些绒球总是让童年,变得浑身痒痒,心也飞飞。记忆中的夏,都是在漫天飘飞的绒絮中匆匆而过。  来到东风公司公司的第一天,是一个盛夏的早晨,印象中有一条被梧桐淹没的马路直通厂的深处,那郁郁葱葱的绿,让阳光无力的偶入,变得好似偷窺般无可奈何,酷热停滞在路外。忘记了时至盛夏,忘记陈旧的厂房就在路的两旁。直到整个夏天都在这单纯的寂静中悄悄走过,我才发
期刊
月满西楼    月和冰是在一家公司上班的同事,月是公司的会计,冰是业务员。月是那种小家碧玉的女子,小巧玲珑,人也乖巧,很受领导和同事的喜爱。冰则是那种看似粗犷的男生,待人宽厚,做事大度,有时还有点不拘小节。  月喜欢冰,这是月的朋友窥察到的。财务部和业务部有工作接触,每次冰来财务部办事,月都会端正坐姿,抬起头,挺直腰背,再露出甜美的微笑。冰对月没有太多的交流,就像冰没有对其他的女生过多关注一样。 
期刊
父亲是一位“老东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工作服。  记得父亲的第一套工作服是深蓝色的,很深很深,用母亲的话说很“耐脏”。父亲有军人良好的生活习惯,常年坚持自己洗工作服。由于工作需要,他经常要钻到军车缝里工作。按理说他的工作服应该是很脏的,可是他那颜色很深的工作服在洗到很白很白之后,仍然看不到一点污渍,就像现在的牛仔蓝一样,穿在他的身上很得体。  我还记得父亲有过一件很特别的工作服,那件工作服是按
期刊
岁月如歌,日光如梭、光阴荏苒  从1969到2009年,时间整整跨越了四十周年  四十年艰苦创业、共和国的东风始终充满激情  四十年风雨兼程、共和国的东风始终满怀豪情  四十年改革探索、共和国的东风始终跨越前行  四十年,东风人一步一个脚印  四十年,东风车处处满载真情  回眸四十年,我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热血沸腾    一    遥想四十年前的金秋九月  炉子沟中“轰隆”一声的开山炮响  终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