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校友资源积极探索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新途径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499710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友资源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校友资源在服务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有着其独特的优势特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搭建新时期以校友资源为支撑的高校就业服务平台,有助于推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校友资源;就业指导;新平台
  作者简介:李芳(1977-),女,河北定州人,北京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助理研究员;张彦军(1972-),男,河北邯郸人,北京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工程师。(北京100124)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7-0129-02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作为学校发展不可忽略的问题,就业问题也一直是各高校关注的重点。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制是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在这一就业机制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应该是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在双向选择中,考虑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和用人单位对于人才选拔的实际需求,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校友资源的充分利用。建立以校友资源为支撑的高校就业服务平台,开发毕业生就业服务新模式,有助于提高毕业生个人综合能力,有助于用人单位更好地了解毕业生的情况,有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更加高效、务实地开展。
  一、校友资源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优势特性
  校友资源作为高校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在就业服务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优势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1.涉及范围的广泛性
  高校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毕业生人才进入社会,他们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分布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在各行各业上创造着自己的成绩。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行业,就使得校友资源具有范围上的广泛性。同时,他们来自高校不同的专业,可以说囊括了高校所有专业的学生,这也使得这一资源具有专业上的广泛性。这两大方面对于应届毕业生的求职,不管是专业内还是专业外,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2.思想教育的导向性
  校友资源的导向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当前高校学生入学之后,或者说直到面临毕业求职,对就业都不能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认知。虽然在就业指导课上教师会强调就业择业的重要性以及就业择业的价值观,但是并没有真正实际的例子摆在学生面前,所以他们并不信服。而校友资源恰恰弥补了这样的空缺,校友实实在在的求职经历以及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经历,对于学生在思想上对就业的认识将起到一个重要的引导作用。
  3.就业信息的专业性
  对于毕业之后找到对口专业工作的校友来说,他们提供的就业信息具有专业性。他们不仅可以提供专业的就业信息,还可以提供专业范围内的实践经历、经验。这样,对于本专业内的学生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们可以学到书本以外的、与专业相关的知识。
  4.双向选择的诚信性
  当前我国就业机制的落脚点是双向选择。双向选择对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诚信问题。校友资源介入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提供,可以有效保证就业单位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由于校友与母校存在特定的“血缘关系”,他们在学弟学妹心中必然具有一定的分量,因此高校应届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就会考虑“到底去不去这家公司,如果违约是不是会给自己的师哥带来麻烦”等问题,这样可以在思想这个层面上保证了毕业生的信誉,实现了双向选择的诚信。
  5.就业服务的持续性
  校友是高校与社会密切联系与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这一桥梁和纽带具有持久性和永续性的特点。一方面,那些在社会上工作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校友,他们有着稳定的工作和稳定的社会关系,能够提供持续不断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高校每年都会有新的毕业生进入社会,他们充实了行业领域的空缺,也增加了校友资源库的人力资源,实现了校友就业服务的持续性。
  二、校友资源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校友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品牌效应
  在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活动中,用人单位能否选用我们的学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用人单位对高校是否有足够的了解。在每年的招聘高峰季节,都会有很多单位主动打电话到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询问能否推荐应届毕业生。根据近三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其原因90%以上是因为前期到单位的毕业生工作成绩很突出,很受单位欢迎。这其实就是一种校友的品牌效应。从更大的角度说,校友在社会上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对于高校来说是一种宣传,社会就会认可这样的高校培养出的人才。
  2.为高校在校学生树立榜样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就业指导课程。在就业指导课上,负责就业指导的教师会对就业形势、就业心理、就业观念等问题给大家作认真地分析,但是缺少了榜样的作用。在一份对于应届毕业生就业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就业指导课你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这一问题中,选择“成功就业人士的就业经验”这一选项的人数达到了86.35%。这就充分说明高校毕业生最注重的还是成功人士的就业经验。作为校友,那些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成绩的成功就业者,他们在面临毕业时的就业择业观、就业去向的选择、择业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对本行业领域的认知等等,都是高校毕业生所需要的重要经验。因此,校友资源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起到了榜样和标杆的作用,引导着高校毕业生的价值选择、职业选择,帮助他们增长成功经验。
  3.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引导作用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重点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没有深入到实践环节。很多高校的毕业主管部门的教师在制定本学校就业指导工作计划,尤其是制定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时候,虽然结合了一些工作中的经验,但是并没有真正将用人单位的需求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导致就业指导课效果并不明显,学生素质也没有明显提高。校友资源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通过建立校友反馈需求机制,定期邀请校友开展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讨论,有助于帮助高校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工作计划,提高学校的就业水平。
  4.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直接的实习和就业岗位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欠缺的就是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可靠的平台。建立校友参与就业指导的机制有助于实现实习基地的多样化和全覆盖。以校友为纽带,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尤其是通过那些在自己的行业领域有一定成就的校友的帮助,创造更多更好的实习实践平台,并且依托校友平台,学生到了实习单位后,实习单位能够给予实习学生真正实战演练的机会,达到真正锻炼的目的。同时,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校友还能为学校直接提供就业岗位,更好地推动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三、探索以校友资源为支撑的高校就业服务新平台
  校友资源在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当前各高校并没有充分开发校友这一重要的就业服务资源,因此,探索建立校友资源为支撑的高校就业服务新平台,开发校友服务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模式,将有效地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1.建立校友资源信息库
  当前,很多高校都设有校友会等校友联系机构。但是校友会的功能仅仅在学校举行大型周年庆祝活动时才能得到体现。然而,校友资源是高校重要的信息资源、财富资源、公共关系资源,与当前大学生就业密切相关。因此建立一套与就业指导密切相关的校友资源信息库,有助于帮助学校了解校友所在的行业和领域,以及他们的一些成就,同时利用网络等先进科技建立网上校友联络信息库,让校友之间也可以相互了解,相互联系。校友资源库的信息要做到及时更新,这样在每年的就业高峰期,学校可以直接联系校友,通过他们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岗位资源。
  2.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力打造就业服务实践平台
  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就是要定期将知名校友请进学校,走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自己的从业经历;同时要不断将在校学生进行输出,将面临就业的大学生输送到校友所在用人单位进行实践锻炼。
  那些有所成就的知名校友,他们的优秀品质能够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他们在自己毕业面临就业与择业问题时,所做出的选择能够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他们丰富的工作经历和体验能够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因此,将他们请进课堂,不仅可以增加就业指导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新鲜感,还可以让学生真真实实感受到成功的例子就在身边,就在眼前,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就业意识。
  多年的就业指导实践表明:大学生就业实习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实习,大学生可以广泛地接触社会,形成更为理性的求职态度和职业规划,同时在实习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及时调整学习重点和弥补不足,更重要的是,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双向交流,大学生能更清晰地找准定位,避免盲目择业。因此,在将校友请进课堂的同时,要积极与校友协商,争取在他们所在领域建立毕业生实习平台,将学生放到校友所在的单位实习,给予学生充分锻炼的机会,有助于增加他们的实战经验。
  3.建立校友就业信息发布管理平台
  在过去的就业指导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在接到校友的职位信息的同时,也接到了校友的抱怨。很多校友都抱怨说,母校不能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即使有就业信息和就业岗位也无法传递给母校的学弟学妹们。针对这一情况,建立专属于校友的就业信息发布平台,让那些手中有职业岗位又想着为母校的就业工作作出贡献的校友们能够及时将信息发布,从而更好地促进学校就业工作的科学发展。
  4.建立高校校友服务就业工作奖励机制
  任何的付出都需要回报。校友作为母校的资源财富,不需要学校给予多少物质层面的奖励。但是作为学校,建立适当的奖励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校友更好地为学校的就业工作作出贡献。在学校层面建立校友参与母校就业工作光荣榜和网络宣传栏,对那些为母校就业工作作出贡献的校友们进行宣传表扬,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鼓励,同时也能激励更多的校友为母校作出贡献。
  校友资源对学校就业的贡献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对于校友资源的开发程度。在新的形势下,抓住校友这一高校宝贵的资源,建立开发利用的平台和相关的机制,有利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迈出新台阶,更有利于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聂永江.高校校友就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江苏高教,2007,(1).
  [2]陈慧,董林根.利用校友资源开辟就业指导新途径的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4).
  [3]王亚宜.高校校友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8).
  (责任编辑:孙晴)
其他文献
摘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每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都是基础、实践和创新的结合体,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只有三者有效结合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效果。结合多年在计算机领域的教学和研究经历,以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为例,从如何夯实专业基础、设计新意实践、引导学生创新等几个方面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了探讨。实践证实,这样的教学模式和引导机制受到了学生的肯定和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针对高职学生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专业课程联系性差、毕业生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较差等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探索并实践了高职机电类专业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连环载体+目标产品”教学模式改革的途径,为培养高职学生的岗位能力、解决专业与行业、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员工脱节的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连环载体模块化;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陈伟珍(1963-),女,广西南宁人,广西
期刊
摘要:分析了新疆高校专业教育过程中双语授课的情况,并根据生物学专业课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指出专业课程的汉语授课是民族地区学科发展的需要,是民族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是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专业教育;双语授课  作者简介:谢丽琼(1972-),女,四川内江人,新疆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王咏星(1965-),女,陕西汉中人,新疆大学生
期刊
摘要:分析了高职高专机械类专业“工程材料”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阐述了有关改革的目标和构想,强调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性及应用性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工程材料;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能力中心  作者简介:路书芬(1978-),女,河南安阳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机电工程系,讲师。(河南郑州450004)崔宇(1979-),男,河南商丘人,郑州机械研究所,
期刊
摘要:实践教学是建设应用型专业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创建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形式和规模化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使得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得以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高校;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有效性  作者简介:赵淑娟(1980-),女,黑龙江绥化人,绥化学院旅游与资源管理系,讲师。(黑龙江绥化152061)  基金项目:本文系绥化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S201114)的研究成果。  中图
期刊
摘要:设立开放教育学习点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开放教育“水往低处流”的办学理念。开放教育学习点是把开放教育送到边远山区、社区、基层、企业和农村最为主要的手段之一。以北京电大开放教育学院学习点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的实践与探索,对开放教育学习点管理、教学质量保障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开放教育与如何合作办学单位实现美美与共、共创共赢进行分析。  关键词:开放教育;学习点;质量监控  作者简介:蔡晓
期刊
摘要:通过在高师地理专业的案例教学实践,总结了几年来教学的经验和体会,分析了案例教学对于高师地理专业的意义;对不同类型案例教学的组织形式进行了归纳和阐述;分析和总结了有效实施案例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案例教学;地理专业;课堂组织形式  作者简介:贾凤梅(1968-),女,黑龙江绥化人,绥化学院旅游与资源管理系,副教授;曹允庚(1980-),男,山东巨野人,绥化学院旅游与资源管理系,讲师。(黑龙江
期刊
摘要:针对数据结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围绕基本数据结构的概念增加一些应用型的实例,从实例的内容选择、应用举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讨,提出一种实例驱动的教学方法。实践表明,该教学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据结构;实例驱动;启发式教学   作者简介:卢冰(1977-),女,河南郑州人,郑州轻工业
期刊
摘要:详细分析了独立学院理工科专业在评价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的有效性过程中存在的误导现象,提出了如何通过已就业半年以上的毕业生正确评价“专业课程”有效性的要点内容及过程,为独立学院理工科专业教学攺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独立学院;专业课程;有效性;毕业生;社会需求  作者简介:李忠金(1943-),男,湖南常德人,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计算机系,副教授。(广东广州51136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
期刊
摘要:分析了“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其原因,指出了非智力因素在“高等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几个例子探讨“凑”的方法技巧的作用并指出这种题目的训练,能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转化”能力,同时也能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等非智力素质。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改革;非智力因素;“凑”方法  作者简介:唐奎(1972-),男,重庆人,重庆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讲师;程新跃(1958-),男,重庆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