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策略选择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chine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盈余管理策略选择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在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同时,更少采取易被发现的应计盈余管理,却更多采取隐蔽性更强的真实盈余管理,且随着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企业逐渐由应计盈余管理逐渐向真实盈余管理转变。本文的研究结论给监管部门提供了参考价值。
  关键词:环境信息披露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一、引言
  自从外国学者发现萨班斯法案颁布后,应计盈余管理显著减少,而真实盈余管理显著增加。这使国内学者们意识到,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操控利润,这给盈余管理治理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无论哪种方式的盈余管理,均会对企业业绩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其中,真实盈余管理损坏长期业绩,而应计盈余管理主要对短期业绩不利。然而,由于真实盈余管理具有隐蔽性,会诱导经理人更多选择真实盈余管理,以此应对日趋严格的外部监督(李春涛等,2016)[1]。
  近年来,已有许多学者研究了环境信息披露对权益资本成本、预期现金流量及公司价值等的影响。环境责任与社会责任同属于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盈余管理学者已经关注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间的关系,部分学者认为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负相关(陈国辉等,2018)[2],然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正相关(Goel and Thakor,2003)[3]。以上研究说明了企业社会责任会影响企业盈余管理,并且对盈余管理方式的影响作用不大相同。然而,环境信息作为一种非财务信息,也是外部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有效信息,但是国内盈余管理学者却还没有关注到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盈余管理间的关系,更没有深入探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其盈余管理策略选择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尝试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角度探讨企业盈余管理策略选择,可能的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关于企业盈余管理策略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也即企业一方面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另一方面却在内部进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且随着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企业逐渐由应计盈余管理向真实盈余管理转变。其次,本文也丰富了关于环境信息披露经济后果的研究,发现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其盈余管理策略选择间的关系。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盈余管理由于真实盈余管理会影响企业现金流,其对企业价值造成的损失更大(李春涛,2016)[1]。因此,企业在进行决策时,会根据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相对成本进行权衡,最终选出较优的盈余管理策略。相对于真实盈余管理,应计盈余管理操作简单,且对企业价值损害较小,因此企业会首先考虑进行应计盈余操控。然而,分析师具有监督效应,企业进行应计盈余管理容易被分析师发现(李春涛等,2016)[1],从而使企业处于不利局面。因此,随着外部监管和处罚力度的加大,企业管理层更加注重盈余管理行为的隐蔽性。
  国内学者沈洪涛等(2014)[4]研究表明,企业环境表现与环境信息披露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当企业环境表现较好或较差时都会披露高水平的环境信息,说明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目的不仅是出于“道德行为”,也有可能是进行“印象管理”,试图利用环境信息作为烟幕弹,掩饰企业内部的一些不端行為。国外学者同样研究发现,社会责任表现越好的企业,其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因此,在对企业环保问题监管越来越严的情况下,企业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可能是为了隐藏内部的不端行为,例如盈余管理行为叶康涛等(2015)[5]曾指出,当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即信息透明度较高时,企业会倾向于采用隐蔽性更强的真实盈余管理。环境信息反映企业内部关于环保的信息,当企业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向公众与利益相关者传递了更多信息,减少了企业内部与外界的信息不对称,特别是重污染行业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信息所要求的知情权更高,一旦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积极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就类似于获得了一种“好孩子”的幸运机制。一方面,外部监管部门可能会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较高的企业放松警惕,以至于不能及时发现环境信息背后隐藏着的盈余管理行为;另一方面,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可能会利用外界对环境信息的关注,试图以环境信息分散甚至转移注意力,以致于外界对财务信息的关注度降低,难以发现内部的盈余管理行为。因而,当企业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信息透明度增加,这时企业采取应计盈余管理行为被外界发现的概率较高,企业会转向进行隐蔽性更强的真实盈余管理。
  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1a: 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企业更少采取应计盈余管理;
  H1b: 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企业更多采取真实盈余管理;
  H1c: 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随着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企业逐渐由应计盈余管理向真实盈余管理转变。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2013-2017年中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样本,上市公司是否属于重污染行业根据《上市公司环保核查行业分类管理名录》(环办函[2008 ]373号)确定。剔除ST和数据不全的公司后,最后只剩下2175个公司样本。本文环境信息披露数据从公司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中手工搜集,其他财务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为消除极端值的影响,对所有连续型变量,分别按1%和99%分位数进行了“缩尾处理”,数据处理均由Stata15软件完成。
  (二)变量定义及说明
  1.解释变量。环境信息披露水平(EIDS)。本文借鉴毕茜等[6]的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来定量评价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为了保证评分的客观可靠,每个样本公司由两人各自独立打分,当评分结果产生较大分歧时,由第三人对最后的评分结果进行协调,最终取两个评分结果的平均值。最后,对抽取的样本进行信度分析,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2.被解释变量。
  (1)应计盈余管理(DA)。参照刘慧龙(2014)[7]的做法,本文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来估计应计盈余管理,具体变量定义请参照刘慧龙(2014)[7]的文章。
  (2)真实盈余管理(REM)
  参照方红星(2011)[8]的做法,分别用以下三个模型计算真实盈余管理,具体变量定义请参照方红星(2011)[8]的做法。模型(3)是期望现金流估计模型,模型(4)是期望生产成本估计模型,模型(5)是期望酌量性费用估计模型,模型(6)是真实盈余管理总额模型。
  3.控制变量。参考已有研究,选取以下变量为控制变量。其中,SIZE,定义为总资产的自然对数;LEV,定义为负债总额/资产总额;SHARE,定义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MGT,定义为高管持股与总股本之比;BIG4,定义为四大会计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为1,否则为0;GROWTH,定义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STATE,定义为最终控制人是国家取值1,否则取值0。
  (三)模型設计
  为了验证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本文设计如下回归模型:
  被解释变量DREM-|DA|为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的差额,该差额的值越大,说明企业越偏好于使用真实盈余管理。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1中应计盈余管理|DA|的均值为0.05,标准差也为0.05,说明样本企业间存在应计盈余管理,且样本间存在差异。真实盈余管理综合指标DREM的标准差为0.180,其标准差比应计盈余管理高,说明样本公司间真实盈余管理的差异要明显大于应计盈余管理间的差异。环境信息披露指数EIDS的均值为13.89,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56.41,说明目前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还处于较低水平。其余控制变量无明显差异,故不一一赘述。(限于篇幅,只披露主要变量的结果)
  (二)环境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关系检验
  表2第(1)列EIDS与|DA|的系数在10%的水平下显著为负,说明企业提高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减少了内部与外界信息不对称,更少采取易被发现的应计盈余管理,假设1a成立。第(2)列EIDS与DREM的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企业提高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减少了内外部信息不对称,更多采取隐匿性更强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假设1b成立。第(3)、(4)及第(5)列是真实盈余管理的各项指标,其中第(4)列的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第(5)列的系数且在10%的水平下显著为负,说明企业更多的是通过增加生产操控以及减少酌量性费用操控来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第(6)列EIDS与DREM_|DA|的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随着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加,企业逐渐由应计盈余管理逐渐向真实盈余管理转变,更多倾向于隐匿性更强的真实盈余管理。
  (三)稳健性检验
  第一,对于应计盈余管理,本文采用基本Jones模型作为替代性度量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仍然稳健;第二,为了减少公司因素对回归结果的影响,本文进一步使用公司和年度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重新进行检验,回归结果与前文一致,说明结果较为稳健。
  五、结论与建议
  总体来看,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环境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相关领域的文献,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有利于减少企业内部与外界信息不对称,企业更少采取应计盈余管理,但更多采取隐蔽性更强的真实盈余管理,且随着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企业逐渐由采取应计盈余管理向采取真实盈余管理转变。总体而言,本文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揭示了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与会计信息质量间的关系,进一步拓展了非财务信息与财务信息的研究;在实践上也有进一步为有关部门完善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春涛,赵一,徐欣,李青原.按下葫芦浮起瓢:分析师跟踪与盈余管理途径选择[J].金融研究,2016,(04):144-157.
  [2]陈国辉,关旭,王军法.企业社会责任能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应规披露与自愿披露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18,(03):19-26.
  [3]GOEL A,THAKOR A .Why Do Firms Smooth Earnings?[J].The Journal of Business,2003,76(1):151-192.
  [4]沈洪涛,黄珍,郭肪汝.告白还是辩白——企业环境表现与环境信息披露关系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4,17(02):56-63+73.
  [5]叶康涛,董雪雁,崔倚菁.企业战略定位与会计盈余管理行为选择[J].会计研究,2015(10):23-29,96.
  [6]毕茜,彭珏,左永彦.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公司治理和环境信息披露[J].会计研究,2012(07):39-47,96.
  [7]刘慧龙,王成方,吴联生.决策权配置、盈余管理与投资效率[J].经济研究,2014,49(08):93-106.
  [8]方红星,金玉娜.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11(08):53-60,96.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领域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止。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国有企业改革,这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关于事业单位的改制又进入了新的阶段,事业单位改制不仅提升了事業单位的自主性,同时也增强了其公共性,使其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积极适应这种变化和影响,强化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助力企业发展
期刊
摘要: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我国现代企业会计的两个分支,这两者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由于新时代背景下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落实企业间的有效融合已变成必然趋势。文章通过介绍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异同,对两者融合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融合措施。  关键词: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 融合途径  在企业正常运营中,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最为重要的前提。财务会计中包含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所有资金周转情况
期刊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支付结算技术的发展,商业银行产品不断丰富,反洗钱面临的内外部数据量迅速增加,从数据中有效识别可疑交易,加强高风险客户监控、管控,对于防范洗钱风险意义重大。本文从大数据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反洗钱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完善反洗钱数据管理组织架构、开展存量问题数据治理、强化非结构数据采集、升级反洗钱系统、建立数据安全体系、实施大数据集中作业等优化策略,为加强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合规性、有
期刊
摘要: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济南、泰安两市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面临严峻挑战,也孕育着重大机遇。发展城市群、都市圈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单纯的行政区划合并,执行起来看似简单,但牵一发而动全身,后期行政成本、财政成本不可估量,本文基于第四次经济普查及有关统计数据,经过分析研究认为两市具备同城化发展的基础,应借鉴广佛,成渝等成熟的一
期刊
摘要:尽管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信贷标准体系,但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认定标准有部分交叉冲突、环保部门信息公开滞后、执行绿色信贷标准存在软化以及绿色评估机制尚未完全覆盖等诸多问题。国际上,“赤道原则”作为通用绿色信贷标准,在美、英、日等国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各国也结合实际出台了相关规定和要求,可为我国规范和促进绿色信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信贷标准 国际经验 借鉴  近年来,银保监会
期刊
摘要:现代财务管理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结合会计理论来操作账务和处理信息,人工智能化、核算自动化、内部控制多元化,实现会计电算互联网化。因此,电算化系统向网络化发展成为必然,需要清醒认识到问题和风险,思考对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彻底解决网络化电算会计的发展障碍,为发展会计电算网络化提供助力。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互联网环境 发展现状 完善建议  一、当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化  企业规模扩大
期刊
摘要:医药企业按照产业链分类通常分为医药工业企业和医药商业企业,医药工业企业通常具备医药行业、制造型企业两大方面的基本属性。本篇论文从目前我国医药工业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着手,对如何做好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希望能够对同行业今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医药制造 经营管理 企业经营  经营管理是现代化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所采取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管理方式。一般会将企业的
期刊
摘要: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新经济形势下重要国家战略,是国家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2013-2019年间,国务院陆续批复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本文通过分析自贸区设立对地区经济的作用效果,在此基础上探究了自贸区的经济作用机制,最终得出结论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自贸区 经济效应 区域经济  一、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的背景  1978年以来,中国坐上了经济发展的高速列车,作为经济发展的三大马车之一的
期刊
摘要:为了探究农村居民目前消费结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规律,选取《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9年数据,从中提取出分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各项消费支出、分地区农村居民年平均收入。中国统计年鉴将居民的消费支出分为八类,首先提取《中国统计年鉴2019》关于八项消费的数据,对2018年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主要的消费支出因子,并将所得主因子表达式带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算出各地区的20
期刊
摘要:受疫情冲击影响,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进一步承压,不良贷款有所上升。2020年一季度,我国整个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2.04%,比年初上升了0.06个百分点。欧美等发达国家高度关注不良贷款增长,在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一是通过配套法律改革,增加了不良贷款处置及企业破产等规定;二是加大对不良贷款援助与担保的财政支持力度;三是形成了完善的不良贷款市场;四是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债转股等多元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