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统区中等教育发展述论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中等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教育规模扩大、教育布局渐趋合理、教育质量有所提高.战时中等教育既有强烈的战时特征,又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这一时期中等教育的发展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主要是由于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正确措施的缘故,其次也是由于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然,还有就是国统区战时经济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
其他文献
在文本分析与信息检索领域,方法上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如果分析并构建文本的语义表示,提升文本分类及检索的性能;应用上关注的主要就是垂直领域的信息检索系统,诸如网络环境下的图
生物学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素质教育的号角下,各校的生物学课外活动如火如荼
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是一种铺垫,是一种背景设计,更也是一种为激发思维和情感所做的准备,其目的是帮助学生进入特定的状态,以便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的兴趣.
包头市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清朝至民国年间,以旅蒙商为主体的"走西口"移民大潮直接推动了包头旧城的形成;促进包头商业和金融业的兴盛、土地关系的变化和社会风尚的变迁,使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二维思维风格调查表》对1057名高职学生的思维风格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类学生的思维风格总体较偏向于主观-惰性型思维风格,同时进行了探索性因素
从官员档案的视角,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雍正执政时期的政治制度,还有当时各类官员的履历。通过对比和分析,具体讲解奏折中体现的引见制度和密折检查制度,希望能够为雍正奏折数字
中、俄、哈、吉、塔五国自1996年4月成功地在上海举行会晤后,形成了上海五国元首定期会晤机制.虽然只有短短数年的时间,但该机制已经迅速向前推进并取得了重大进展.
介绍了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国内外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且为提高全校师生安全责任意识与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通过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固化实验室安全教育
随着我国医疗机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大幅提升,公立医院已经不再是一枝独秀,大量具备优质医疗条件的民营医院开始崛起.在这种情况下,医疗领域内的竞争愈演愈烈
目的 对内分泌科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收集120例住院的内分泌科患者,记录患者的相关病史及基本信息,按照患者是否发生多药耐药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