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背后的人性世界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yxx_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羊脂球》是法国“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的代表作,小说在典型人物的塑造方面采用了鲜明的对比反衬手法,反映不同阶级人性的善恶。莫泊桑选择将地位低贱的妓女作为正面形象与上流社会精英贵族进行对比,这颠覆了一般的社会伦理和秩序,极大地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意义和思想性。在一个人与一群人的抗争中,作者表达了对上流社会的批判与讽刺,揭露贵族和资产者的道德沦丧和虚伪。小说通过对不同阶层人物的描写,揭露在危难面前人性的对立与暴露以及底层人物的悲哀,为读者上演了一场对女性的“逼良为娼”。
  小说《羊脂球》以女性人物为标题,以普法战争为历史背景,一开始便描写了法国部队溃不成军的样子以及鲁昂城里的萧条。虽然简略,但是处处透露出一个“败”字。鲁昂市位于法国西北诺曼底地区,是一个省会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普鲁士人已经进入这个城市驻扎,大多数市民谨小慎微地应对着战胜者,也有一些勇敢的人暗地里报复普鲁士士兵。
  而与小说相关的是10个想要逃离鲁昂的市民,他们各自想方设法地办妥了准许离境的通行证。由于命运的安排,这些熟悉和不太熟悉的人预订上了同一辆公共马车,在一个冬天雪后的清晨要一起动身。马车上有一对伯爵夫妇、一对大资产阶级夫妇、一对商人夫妇、两个修女、一个民主主义者以及妓女羊脂球。这些人物在出场的时候都得到了活灵活现的刻画,让人一眼就仿佛看见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随着故事的不断发展,小说为人们描绘了除羊脂球以外其他人物的虚伪、做作和丑恶嘴脸,揭示了在战争环境中分明自现的人性善恶。
  一、“上等人”的虚伪
  马车逃离鲁昂的路途是漫长且困难的。当车里所有的人安稳下来以后,他们开始互相打量彼此。伯爵夫妇、大资产阶级夫妇和商人夫妇一路上炫耀自己的万贯家产,体现他们对穷人的蔑视。当羊脂球被认出是一名妓女以后,马车里立刻产生了一阵耳语和议论。车上其他女士以“婊子”称呼她,认为她是“社会耻辱”的一种。她们立刻结成了同盟,似乎要和一个不清不白的风尘女子划清界限。由于车里有了这个妓女,3位太太“突然间彼此成了朋友,几乎是知己之交了。在她们看来,好像在这个无耻的卖淫女人面前,她们必须把她们为人妻的尊严拧成一股劲”。
  这样看来,车厢里的社会阶级差异和对立便自然形成了:一面是富贵的、体面的、正经的,另一面是低贱的、无耻的、不正经的。小说中3对夫妇是骄傲和虚荣的,他们拥有蔑视他人的资本和外在条件。但是在面对客观现实的环境当中,他们引以为傲的资本不能让他们填饱肚子,他们饥肠辘辘并为自己没有准备食物而后悔。这个时候羊脂球从长凳底下掏出一个大篮子,里面有她为3天旅行预备的食物。羊脂球开始吃饭,其他旅客都盯着她,垂涎三尺,各種羡慕嫉妒恨都涌在了心头。
  毕竟存在社会地位差异,羊脂球又心知被别人鄙视,所以一开始只是“用谦逊而温和的声音邀请两位修女和她一起分享她的便餐”,接着也邀请了民主党人科尔尼代和葡萄酒商人鸟先生夫妇,他们都经受不住美食的诱惑,欣然接受。伯爵夫人饿得晕了过去,羊脂球才敢说:“天啊,我要是不怕冒昧的话,真想请这两位先生和两位太太也……”她还犹豫是否继续说下去,因为担心自讨没趣遭受侮辱。此时,高傲虚荣的上等人也经受不了饥饿的折磨,顾不上体面和矜持,都来分享羊脂球提供的午餐了。很快,10个人就如风卷残云般吃完了一篮子食物。既然已经亲密无间地共享美食,也就不能再彼此不说话,于是大家也都和和气气地简短交流起来。但是随着共享美食的结束,气氛再次陷入了冷淡。
  当他们在旅馆烦躁地度过6天以后,终于可以再次出发了。“在明亮的冬日阳光照耀下,白雪晶光耀眼。公共马车总算套上马,在门外等着了。”旅客们在包装食物,以便路上享用。羊脂球到得最晚,她“似乎有点心慌意乱,又有点害羞”,她谦恭地跟太太们打招呼,却得到冷漠的回应,“人人都仿佛很忙碌,并且都离她远远的,仿佛她的裙子里带来了什么传染病”,所有人都躲着这种让人感觉不干净的接触。此时的同行者好似都已经忘记了羊脂球为大家能够顺利逃离所付出的努力,忘记了羊脂球拿出自己的食物解救了他们饥饿的身体。
  羊脂球牺牲了自己的食物和尊严来保全所有人,但是却换来了同车人的冷眼和鄙视。当马车出发3个钟头以后,车中人都感觉到饿了,他们纷纷拿出准备好的午餐开始享用,没有一个人想着关照羊脂球,分给她一点食物。伯爵、富商、太太和修女们若无其事地独享自己的午餐,他们全然忘记在前一程路上是羊脂球分享了自己的食物,才使得他们度过饥饿的难关。
  莫泊桑善于描写人物形象,他把不同阶级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揭露出同行者是一群没有同情心、不会感恩、没有良知的人。同时,表现底层人物生活的困窘以及突出赞美底层小人物身上的正直和善良,对底层人民予以同情和褒扬。
  二、底层人物的牺牲
  小说中的妓女羊脂球是社会和“上等人”的牺牲品。羊脂球的通行证上记录了她不光彩的职业身份,她的身份是一个没有办法抹去的标记,这是社会给可怜人套上的枷锁。无论是在马车上还是在旅馆里,无论是在她法国同胞心中还是在普鲁士军官心中,羊脂球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妓女,是一个地位低下并且肮脏的人,她是被鄙视的对象。
  社会的动乱和黑暗,生活的困难和无助,致使羊脂球从事着令人不齿和唾弃的职业,遭受着别人的白眼和嘲讽。羊脂球是社会中的弱者和底层小人物,所以在困难面前,她成了同车人牺牲的对象。她的卑微和弱小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并不会得到同情和挽救,她最终只会被社会和“上等人”理所应当地当作牺牲品。
  当他们一行人到达旅馆之后,发生的事情是小说的高潮部分,最集中和尖锐的矛盾便集中在羊脂球是否同意服从普鲁士军官的淫威,最后她也完成了自己的第二次牺牲。羊脂球起先是抗拒普鲁士人的无理要求,大骂敌人,一连5天,她都一如既往地冷淡和坚决。这种对敌人的抗拒毫无疑问就是一种爱国的立场和气节,是应当赢得人们尊敬的。
  但是她的反抗和气节并没有得到同车人的有力支援,同行者反而把她推到普鲁士人怀中以换取行动的自由。为了可以离开旅馆,同车人轮番对羊脂球进行游说和劝服。为了使羊脂球委身于普鲁士军官,同车人为羊脂球列举了很多“合情合理”的依据和道理,但这些理由其实都是在欺骗和胁迫羊脂球,都是为了获得他们自己的自由和益处,为了获得他们通行的自由。正如羊脂球最后所感觉到的那样,同行者都是假仁假义的“上等人”,宗教也最终变成了胁迫人的工具。在修女的说辞中,人若有罪,而“这些罪如果是为了天主的光荣或是为了他人的利益,那么教会便会毫不困难地加以宽恕”。羊脂球是信仰宗教的,最终年长修女的这句话说动了可怜的羊脂球再次牺牲自己。
  三、结语
  战争环境就像四面环绕镜子的空间,把平常可以隐藏起来的人性本质毫无遗漏地揭示出来。一个公共马车车厢成为法国社会的缩影,一家旅馆驿站则成为展现占领者与被占领者之间关系和矛盾的空间。在这个特定的空间里,每种人所持的立场都暴露出来:德国占领者显示出一副颐指气使的战胜者姿态;法国贵族和资产阶级对敌人卑躬屈膝,却对自己的同胞实行精神绑架,为了自身利益而牺牲民族尊严和同胞利益。莫泊桑通过对立人性的描述,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丑恶面,同时也借此映衬出底层小人物人性的伟大。
  (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王一任(1993-),女,吉林四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其他文献
20世纪的女性作家关注人类的精神困惑、生存处境和现实生活,用女性细腻、柔软的笔触描述了精神之痛、生存之难,用超现实的手法描述了女性的困境,也用温暖、爱影响着女性。本文从传统文化精神、家园精神两个层面,探讨萧红、林海音、迟子建作品的文化精神。  萧红、林海音、迟子建是20世纪颇具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她们深受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影响,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精神,具有很多相似之处。  一、传统文化精神
期刊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大瑰宝,被后人反复研究并学习。中国文学强调言外之意,即重视意境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红楼梦》因作者曹雪芹深厚的文学功底成为一部意境之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后人反复咀嚼。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必不可少的文学元素。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文学之工与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文学作品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作品是否有意境以及意境营造的水平高低来评判。 
期刊
在中国文学中,替身往往用于探讨不同价值观之间的选择与比较、思想的演变或角色的成长轨迹,甚至用以强调命运的必然性。在这类文学作品中,替身所代表的主题并不以二元对立为必然,有时甚至可能是彼此互补的存在。而这样的表现方式,亦使得作品本身往往产生出比喻抽象观念、映照现实的寓言效果。《金粉世家》中,官宦少爷金燕西与留洋归国的封建大家族贵公子柳春江构成了潜在的替身关系,互相作为彼此境遇之暗示与补全,不仅人物形
期刊
1976年后的一段时间里,文学形式仍然沿袭着上一阶段的形式,但是文学写作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虽然在艺术上仍然比较粗糙,没有脱离上一阶段文学形式的影响,但是已经提示着新文学的出现,一般认为新时期文学的真正开端是从1979年开始的。作家们在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上并没有找到自身的价值定位,彼时外国文学思潮涌进更使得国内的作家们感到焦虑,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寻根文学是新时期文
期刊
张景岩,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78级本科毕业,一直在团中央系统工作,退休前任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社长兼总编辑。2010年获中国出版最高奖——中国出版政府奖。  岳父去世了。  我们生活在一起已经有15年。我同自己生身父母相处的时间也不过这么长。我15岁离开家,读书、工作,一直在外面。  15年的时间,会让你习惯一种生活。岳父在我的生活中存在着,不远不近,不是十分必须,也不是可有可无。每天回家,一声简单的招
期刊
南唐宫廷聚集了一群技艺高超、各有所長的杰出画家,其中,周文矩以描绘宫廷女性生活而出名,其代表作是《重屏会棋图》,巧妙地将男性与女性的空间关系通过特殊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来。本文以《重屏会棋图》为例,重点分析其中的空间关系。  一、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  《重屏会棋图》描绘的是南唐中主李璟与其弟对弈的情景,画面中有5个男性,其中有1个童子在旁边侍候。全图的中心人物是戴黑色高帽的长髯士人,这与其他人截然不同
期刊
杨海泉,男,生于1961年,山东齐河人,本科,高级讲师。现为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基础部教师。1983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编著出版发行过美育专著,在核心期刊、国家级和省级杂志以及院校学报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主持的课题被省厅立项并完成;多次获得地厅级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研究方向为思政课程教学、应用文写作、班主任工作和水利工程管理等,在音乐欣赏与音乐教育方面也有一定探究。“2013年甘肃省中职
期刊
林灿支教  林灿就读于北方一座小城市的师范院校。2009年春节刚过,正在读大三的林灿就已经早早地来到学校,此时,学校还未正式开学,但是林灿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实习支教活动,这次提前返校,也是为这件事情做准备。  这些年,北方城市人口外流现象比较严重,且出生率不高,因此当地学校,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小学,学生数量特别少。与此相对应的是当地学校师资力量也很薄弱,这种现象在当地很普遍。为了解决当地中小学师资
期刊
理查德·耶茨被认为是美国“焦慮时代”的代言人,其小说《复活节游行》讲述了格兰姆斯家中萨拉和爱米莉两姐妹各自悲惨的人生。细读小说不难看出,耶茨在小说中花了大量笔墨对“物”进行了细致描写。因此,本文以《复活节游行》中的“物”为研究对象,解析“物”对于人的存在意义和自身的文化内涵,探究造成萨拉和爱米莉悲惨命运的深层原因,进而剖析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病态的价值观念以及人类的生存困境。  一、身体  在
期刊
本文简要阐述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产生过程,并以代表作家及其作品为例分析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由盛到衰的发展历程,从而凝练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主张“无理想、无解决”的“平面描写论”、以“真”为标准、强调人的“自然”本性与本能的特点,探究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对日本近代文学的影响。  一、日本自然主义的产生  自然主义文学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法国文学家左拉在《实验小说论》中提出:人的心理、行动决定于个人体质和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