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面网壳结构的分段式多维隔震控制

来源 :世界地震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ai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球面网壳结构是典型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地震时水平和竖向地面运动分量对其地震响应的影响均十分显著.为了提高网壳结构的抗震性能,可采用支座型隔震装置形成分段式多维隔震机制.在这类多维隔震体系中,碟形弹簧支座可用于结构的竖向隔震,同时,可将其与适用于水平隔震的摩擦摆(FPS)或SMA -橡胶支座配合使用.基于上述概念设计,提出了水平和竖向隔震装置的构造和计算模型.进而,根据网壳结构多维隔震的动力方程,开展了El Centro波作用下双层球面网壳和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多维隔震控制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多维隔震球面网
其他文献
结合模型试验及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带伞撑空冷支架结构的动力特性。首先选取原型结构的1/4,并按照1/8缩尺比制作试验模型,采用锤击法获得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参数;然后采用ABAQ
强风会引起钢结构高层建筑的振动。利用高频天平,通过缩尺比为1∶450的模型风洞试验,测量了某钢结构高层建筑模型底部的动态风力,根据试验结果和建筑物结构参数计算了该钢结
利用SAP2000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一采用轻钢材料加层的框架结构建立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基于数值模型,对加层后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比较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加层后结构
空心砖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是我国现阶段应用广泛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和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中,不同地震烈度区均有大量填充墙框架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震害。
某厂房主车间采用桩基,辅助车间采用天然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采用大长径比锚杆静压桩对辅助车间基础进行托换加固,沉降得以控制,取得了满意的工程效果。
对足尺的3个再生混凝土框架中间节点与1个普通混凝土节点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主要目的为考查在低轴压比情况下再生混凝土节点发生粘结滑移破坏的可能性。各试件符合"强柱弱
在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中采用型钢边缘约束构件,一方面提高了墙体的抗震性能,另一方面利用型钢作为上下层墙体之间的连接便于现场施工。首先介绍了新型墙体的抗震试验,然后
考虑了高山峡谷基岩场地的深度衰减效应,假设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的水平峰值加速度的所在位置,选用攀枝花—会理地震波,通过基线校正和高频滤波作为实际地震动输入,利用FLAC3D
针对国内外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中广泛应用的MTS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研究了一种基于内部命令控制的抗震拟动力试验方法。通过对MTS系统硬件配置和软件配置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基
基于芦山地震科学考察工作,选取芦山县和天全县两个重灾区供水系统的典型震害进行研究,介绍了水源地、自来水厂和供水管网等供水设施的震害情况.其中,地震对供水系统中的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