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erci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是学生必学的重要课程,语文的学习对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语文的学习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阅读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能力。新课改背景下,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小学生语文阅读的有效性是不足的,这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促进学生阅读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阅读有效性;策略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更加的高,信息时代信息量巨大,阅读能力是学生必备的重要能力,阅读教学对于整个语文教学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语文阅读教学中仍有很多问题,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初始阶段,万事开头难,语文教师任重道远,所以教师要不断务实语文教学技能,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有效性。
  一、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的原因
  首先,体现在小学生语文阅读的现状上。很多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相对欠缺的,学生阅读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学生阅读方法不正确。由于学生阅读方法不正确而导致的阅读效率低下、阅读速度较慢、阅读质量差等问题。阅读方法不正确是小学生语文阅读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学生阅读方法不正确主要表现为阅读没有计划,阅读过程漫无目的,不会抓住阅读文章的重点等等。
  其次,体现在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的作用上。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必备能力,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有效性对于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一,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在语文的学习中,单单只靠老师讲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很多知识都是需要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取的。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接收能力。有利于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第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阅读的有效性不足是很多学生阅读兴趣的低下的重要原因,学生在长期阅读有效性不足的情况下,阅读兴趣会不断降低,甚至会影响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1.拓宽教学资源,提高阅读的广度
  阅读能力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培养出来的,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长期的坚持,那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引导学生多阅读,随着学生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会不断扩大,学生的有效性也会相继提高。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望庐山瀑布》古诗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采用群文阅读式的教学方法,来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学生阅读有效性。对于古诗类的诗词,学生只学习古诗本身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需要去了解古诗的作者、故事的时代背景等等方面,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拓展内容,古诗阅读的有效性也会大大提高。那么,对于这些内容的拓展,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网络查找,或者可以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查找。这对于学生阅读的有效性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对于学习较为优秀的学生,学生结合古诗以及背景方面拓展内容,会扩大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來说,结合背景以及作者阅读资料的拓展,会有利于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帮助他们学习。
  2.善于提问思考,提高阅读的深度
  思考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语文阅读中思考也是十分必要的,阅读后的思考也是阅读有效性的表现。学生在阅读后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那么,教师可以如何引导学生提问思考,来提高阅读的深度呢?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文章中,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偏长的文章,学生读起来会有些困难,甚至很多学生在读完一遍后没有理解里面到底讲了什么,这就是阅读有效性低下的典型表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阅读,带着问题阅读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记叙文中重要的是人、事、景、物、情这几个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这个几个问题阅读:文章的主人公是谁?配角是谁?文章的主要事件是什么?文章的环境是什么样的?最后通过阅读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思想?或者你通过阅读有什么感想?带着这些问题阅读,就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学生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一个深刻的理解。学生在阅读完后可以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由教师解答,这解决了学生在阅读后的难题,在提问题的过程就是质疑的过程。
  3.赏识鼓励学生,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赏识鼓励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学生不愿意阅读的原因是没有阅读兴趣,对于阅读没有耐心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了,教师可以采用赏识鼓励的方法,对于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表现优秀的地方加以鼓励,并指导他改正在阅读中不正确的阅读方法,逐步引起他们阅读的兴趣,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阅读习惯。
  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语文阅读,语文阅读有效性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理应不断提高阅读教学技能,努力改正在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红冰.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几种现象的思考[J].贵州教育,2009(08).
  [2]薛美娟.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及其实施[J].文学教育(中),2012(10).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我国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小学音乐高效的欣赏教学对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现阶段,在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以至于整体教学效果不佳,但是如果能够重视和培养音乐教师们有效实施欣赏教学的能力,可以很大程度地改变当前的音乐教学现状,并能够提升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效率,甚至大大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增强文化修养等综
巴特尔曾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并努力践行着,幸福着。下面,就来和大家分享我的教育故事。  一、营造氛围温暖常驻我班  做老师,我们一定要有爱心。爱孩子就要给孩子一个温暖、舒适的“家”。因此每一天我成了第一个到达教室的人,开窗通风,保证每一个走进教室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一份清新的空气;打开饮水机,保证孩子
期刊
学位
该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分离并测定大鼠血浆中人参皂甙Rg3,研究了人参皂甙Rg3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创新教育观念,认识到创新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掌握培养目标及相关标准的基础上逐渐进行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而且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能够认
◆摘 要:新课程标准倡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因此作业设计也应体现新颖、有趣,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特色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作业的技巧性,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因此,设计数学特色作业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课程改革;特色数学作业;创新能力;数学意识  一、开设数学特色作业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他们熟悉的
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议题是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讨论、解决的过程,选择一个典型的有代表性、有冲击力、有思维含量、有探讨价值的议题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的结合,实现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为学生不断地形成语文阅读行为习惯,培养阅读兴趣,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形成以
环糊精是一类由α(1-4)糖苷键组成的环状寡聚糖结构的大分子家族,其最重要的性质来自于大尺寸疏水性内腔结构对亲脂性分子的包裹作用。根据组成葡萄糖单元的个数(6,7,8)可以将其分为α-, β-和γ-环糊精。环糊精分子通常有一个疏水性的内腔和亲水性的外部结构。结合常数K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化学参数,它代表了环糊精的包合能力,通过K值的测定能够对环糊精与药物的包合过程作出定量描述,K值的大小直接反映环糊精
花椒为两基原品种,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青椒 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或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具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的功效。经作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