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民族传统习俗中的生态智慧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wei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态智慧是民族生态学提倡民族习俗中所蕴含生态环保理念和技能,往往与社会组织与资源管理,甚至伦理观念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及在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禁忌习俗、感恩情怀、敬畏自然等自然习惯法中体现,而生态智慧恰恰是生态学挖掘实施环保方法与生态措施的源流宝库。有助于保护高原湖泊流域以及青海湖生态环境。
  关键词:青海湖;环境保护;民族生态智慧
  作者简介:夏吾东周(1992-),男,藏族,青海省黄南州人,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藏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藏族历史文化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1
  1.挖掘民族生态智慧的意义与对环保所起的作用
  1.1挖掘民族生态智慧的意义分析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不断开发,三江源环境问题逐年加剧,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对于青海湖区也不例外,生態环境问题依然处于恶化趋势。而当今社会环保问题引起了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对环保对策措施方法层出不穷,但具有利用价值高,生态效益高的无非是各民族传统习俗中存在的生态智慧。
  第一,生态智慧参与环保人员为各个民众,涉及面广而细。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共生共存的思想观念从远古的苯教教义中流传至今,根深蒂固在藏民众思想道德规范与禁忌文化之中。
  第二,生态智慧保护范围广,对于环境,对于生态,对于动植物,土地大气各领域所涉及。民族佛教观念中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把自然的山水看作是自己的保护神。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为保护对象,万物有灵,众生平等,和谐相处,从个人做起不杀生,不开挖等破坏行为准则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第三,生态智慧建设经济力度和人力物力投入少,只要能够挖掘倡导民族文化与传统习俗中存在的生态守护与环境保护即可。在民族心理中存在的环境意识及行为、技术、思想、道德继承并推广,唤醒每个民众的自觉性及其实践性。
  2.藏民族传统习俗中的生态智慧以保护青海湖为体现
  2.1湖泊与水源保护
  青海湖视为神湖崇拜,禁止在湖水中扔垃圾和动物尸体,洗不洁之物,严禁倾倒血迹的流汁,严禁大小便等触犯神律不敬。藏民族传统观念中有“三界”之分,其中,水有水神及地下神称为“鲁”。“鲁神”在湖泊,河流,以及泉水都有存在,污染水体是对鲁神最大的亵渎,倘若执意侵犯会对个人招来四肢瘫痪,瘟疫、梅毒、伤寒、天花、患麻风病等报应。
  2.2鱼类与鸟类的保护
  青海湖生长着湟鱼为主的鱼类繁殖,鸟岛每年聚集着大量候鸟,有裸鲤、黑颈鹤、斑头鹰大白鹭等,而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的牧民视鱼,鸟为神物,不轻易捕捉,而恭敬看护。藏族宗教思想与伦理道德层面提倡“万物有灵”、“灵魂不灭”观念,既万物都有灵性, 都有自己的价值。天上飞的鸟,水中游的鱼,地上爬的昆虫都有灵性,一切生命都平等,生命没有大小和卑贱之分,不宜杀生。青海湖栖息着许多珍稀鸟类与濒危鱼类,以及野生动物繁多,而湖边的牧民很少开杀,恰恰阻止捕捉而放生的例子多之多。
  2.3树木与草被保护
  湖边的树木或灌木不是用于必需的生活用品,不被开采,而由于树木的种类和稀少度也有选择性当做生活用品。 草原是牧人生活的地方,以草为生,特别注重草被的保护,即使是居住地也能够保留原来的草被,例如帐篷里不翻地皮能够透气,照太阳,搬迁后原地的草被依然生长如初。但由于生态观念和价值取向, 伦理道德,行为准则的束缚,环境保护观念与生态守护理念的支配下环境破坏率相对较低。
  2.4土地与大气保护
  当地人不乱开荒,焚烧垃圾等。开垦土地破坏草原及草原生物,焚烧污染空气,会触犯人道与神规。以葬俗习惯为例,病死不宜土葬水葬,传染病毒毒死土生虫类或水生生物为忌讳。牧民们默认有些地方是“赞萨”,水源区,林木区,山崖等地是赞萨,有神的存在不容破坏一根草木,污染水源,改变领地的思想,会有报应和处罚。高原地区的植被稀少,一旦破坏难以恢复;空气稀薄,不容污染,在当地的农牧民的禁忌习俗中不被触犯。
  3.结语
  佛教提倡万物有灵与众生平等,呵护生灵教义观念。在佛教思想的滋润下,具有灵性的一切物体值得保护,在这样的思想下孕育了民族生态智慧。藏族文化中的环保思想来源于苯教的宇宙观与世界观,印度佛教与本土苯教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藏传佛教, 在历代法王或赞普施行“十善法”、“五戒”、“法十五条”、“七大法律”、“人道十六则”等在思想道德与法律制度结合最终定格于民族生态保护观念。政府的政策与经济的支持,在文化层面值得挖掘利用民族生态智慧中的环保理念,它源于文化,贴近生活;源于习俗,贴近生态,对生态环境保护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尹绍亭,何明:民族生态学理论方法与个案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2]杨庭硕,罗康龙等:生态人类学导论[M].民族出版社.2007.
  [3]吴引水、曲甘·完玛多杰: 藏族文化通论[M].甘肃出版社.2009.
  [4]华热·索南才让: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与保护[M].青海人民出版社.2011.
  [5]才让:藏传佛教信仰与民俗[M].民族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摘 要:《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先生对中华文化之美的做的一次完整巡礼,他用思辨精神,把中国史前至明清时期近8年的灿烂文化和艺术的魅力展现在我们面前。本文将视角放在人性战胜神性走向舞台中心,以及精神和内容的沉积两个方面,来解读文明之美的历程。  关键词:美的历程;人的历程;美学;沉积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5--02  《美的历程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1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国人又开始说“情怀”了,家国情怀,社会情怀,恋旧情怀……胸怀中一往情深,因着冥冥之中的默契,因着挥之不去的独家记忆,因着“虽九死而犹未悔”的强烈心理暗示,人们有疼痛,有偏爱,有欢欣,有疼痛地活着。日常的饮水,用食,劳作,喝茶,走在人生每一段去茶馆的路上。  牛骨铃铛伴着数来宝
摘 要:《茫茫藻海》是英籍女作家琼·里斯唯一的一部以西印度群岛故乡为背景的小说。琼·里斯在小说中不仅描绘和揭示了女性生存及命运问题,而且审视了男性在父权社会中不可避免的悲剧。本文从符号学的视角对小说中“火”在特殊语境下所蕴含的意义进行解读,以揭示“火”这个特殊的符号在小说中的真实意图。  关键词:《茫茫藻海》;语境;符号学;火  作者简介:李在娟(1991-),女,汉,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01  绪论:  村上春树和王小波可以说是两位不同于中日文坛主流的两朵“奇葩”,两位“另类”,他们的思想与风格均不同于各自国家的文坛的主流和大多数,曾经都被视为社会边缘人,而现如今他们的作品与思想却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推崇,虽然这两位作家素未谋面,但是他们二位却被评论家称为“具有相同质地的灵魂”
摘 要:会话含义理论旨在分析说话者要表达的真正意图,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中合作准侧的提出是研究会话含义的一个重大突破。1994年摄制的《阿甘正传》至今还受到热捧,本文试从会话含义理论分析《阿甘正传》这部电影的语言特点。  关键词:会话含义理论;合作准则;《阿甘正传》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1  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主要是
摘 要:“物哀”不仅是日本传统美学理念之一,更是日本人性格和情感世界的代表性词语之一。大和民族真挚细腻的性格以及悲天悯人的悲剧性情怀,通过“物哀”一词得以完美体现。本文以“物哀”为中心,探讨“物哀”的起源及发展,分析日本人悲剧观形成的原因,并列举日本人悲剧观在日本文化中的体现。  关键词:悲剧观;物哀;武士情怀;樱花  作者简介:江琳(1994-),女,汉族;山东省聊城市人,辽宁大学研究生,研究方
摘 要:在当代诗歌口语化、大众化的环境下,湖北钟祥横店村农妇女诗人余秀华的诗歌近年来由于其诗歌语言强烈诗性特质,语言的张力以及对痛苦的敏锐感知受到广泛关注与热议。她的写作范畴大多驻足在爱情婚姻、个人情绪与生活的范畴,将女性的欲望写得直白本色而又浪漫纯洁,她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写成了诗。其身体书写与女性书写互为一体,诗歌大多表达出对人性的渴望。本文试图以新批评文本细读的方法对《我爱你》这一诗作进行
一  1982年,余华22岁了,他决定成为一名作家。之前5年,他每天8小时,在浙江的一个叫海盐的小县城的一所牙科医院里拔牙。他相信自己至少见到了上万张嘴巴,却仍发现那是“世界上最没有风景的地方”。  和整整一代中国作家一样,对余华而言,文学与其说一种内心压抑不住的才情的释放,不如说是对单调生活的最有效的逃离。“作曲与绘画太难了,而写作只要认识汉字就行”,1997年他谦虚而认真地回忆说,“我只能写作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02  1774年,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在德国莱比锡出版,当即影响了整个德国和欧洲文学,甚至引起了一股“维特热”。维特对爱情的忠贞,他的快乐,他的优伤,他的痛苦,都展现在了读者面前,让无数读者为之动情,为之落泪。  整部书的故事平淡而又简单,既无扣人心弦的悬念,也无离奇复杂的故事情节,采用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01  《秋》一书中悲剧的一幕幕接踵而至,高公館已经名存实亡了,曾经风光无限的大家庭在封建制度的蚕食下不停上演着悲剧。  “没有一个永久的秋天,秋天就要过去了”这是琴的话,也可以说是整本书的中心句,巴金在序中写道“现在我已经嗅到春天最初的气息了。”《秋》整部书的基调就是沉闷悲伤的,但这个主旨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