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考试复习的几点想法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当前高中考试复习的现状,在语文总复习中,现代汉语的字音、字形、近义词的辨析、成语的意义、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等等,都离不开下苦功夫的识记性积累。学生一旦掌握了有关遗忘的科学规律,需要记忆的很多知识就会长久、清晰地保存在大脑中备用,考试时自然不会顾此失彼,也不会思维短路了。
  【关键词】复习;记忆;遗忘;定序控制;重点精抓
  有人说“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是很有道理的。有记忆就会有遗忘,这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因此,语文总复习需要认真遵循记忆遗忘的原则。现代考试大多以能力考查为主,考查死记硬背的知识较少;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忽视了总复习中对基础知识的记,因为基础知识的积累正是能力养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有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而“保持”阶段就是同“遗忘”作斗争的重要环节。遗忘是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和回忆。对此,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一条“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遗忘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缓慢,而一段时间过后,几乎不再遗忘了。学生一旦掌握了有关遗忘的科学规律,需要记忆的很多知识就会长久、清晰地保存在大脑中备用,考试时自然不会顾此失彼,也不会思维短路了。
  一、深思熟读,抓住重点精读
  就是要透过课文的语言材料,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用字、词、句、篇的形式反映客观事物、分析问题、进行思维的方法。阅读时,要摸清作者的思路,透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并从中积累知识,加深理解,锻炼记忆,积累词汇,丰富语言,进而开拓思路。对精彩的范文,应多读几遍:第一遍得其概要;第二遍掌握其结构层次;第三遍体会哪些字、词、句用得准确、鲜明、生动,进一步加深对全文的理解。
  深思就是以“眼到、口到、心到”听字音、辨字形、明词义、析句子、理思路、揣摩表现手法。例如:用换词对比的方法体会课文运用词语的精当;反复吟诵一些含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句,以便精心领会;对全篇文章,要把写什么,怎样写和为什么要这样写结合起来思考,从中探讨选材立意,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规律。精读还须深思,这样才能领会文章的精神实质,吸收语言精华,学到写作技巧。
  二、归类练习
  举一反三考题并不是照搬书本的,因此,不要机械地复叙课文内容,死记硬背段意、中心之类,而要着眼于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读写能力,通过知识归类,反复练习,以迭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当然,归类多练并不是多多益善,陷于题海而不能自拔。应以大纲和教材为依据,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有目的、有重点、有系统地去练。
  练的内容要选择精当,步骤要循序渐进。字,词、句的复习要抓重点,突破难点,归类辨析,注意运用。近几年的高考答卷,突出的问题是错别字多。因此,要学一些汉字结构的知识,了解形、音、义的特点,把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归类辨析,读准字音,记清字形,辨明字义。对词的掌握,难点在从古汉语中吸收过来的、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词语(如“缥缈”“觊觎”之类),要在复习课文和平日阅读书报时注意积累。要确切理解词义的细微差别,了解构词方式,分清感情色彩。复习时,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以便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巩固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作翻译练习,一定要忠实于原文,以直译为主,不可随意增减或引申。译文的文字要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对古文在语法上的省略,应作必要的补充。
  三、定序控制
  所谓定序控制,就是指对进入流动过程的信息在程序上进行科学组合,它是优化学生思维流程的重要手段。高中语文复习特别是高考复习,不但要有宏观上的总体安排,还要有微观上的局部操作程序。比如作文的复习和训练,就要全方位地规范化地进行,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都要练;命题作文要练,材料作文也要练;整篇文章要写,片断训练也要搞,甚至文章修改也不能放松。要用一定的课时来进行审题训练,并努力提高作文讲评课的质量。
  四、定势控制
  所谓定势控制,就是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的过程中的思维趋势、思想感情的控制。当学生的思想感情与教学内容不协调时,教师要加以诱导,使之与教学内容相协调;当学生思维不是处于积极状态时,教师应通过口头语言、态势语言以及所创设的情景使之兴奋。复习和训练过程中,要十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总之,只有我们正确、科学地把握好语文总复习原则,才会使语文复习走上良性发展之路。笔者深深体会到,没有科学、系统的复习指导原则,要取得较好的高考成绩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地吸取新鲜、科学、有用的理论知识以指导教学实践,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使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更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解冰.关于高中语文评价改革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2010-08.
  [2]苟守庆,尚梅君.高中语文考试改革的初探[J].当代教育科学,2004-5.
其他文献
工业基础主要包括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本文所述的“工业三基”指前三者),直接决定了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
期刊
最近,看张鸣先生《甲午兵败的另类原因》和陈四益先生的《正经与扯淡》,多有感触.两位先生学识渊博,见解深刻,读后有醍醐灌顶之感.rn
期刊
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从苦中来.rn这是曾国藩平生喜爱的一副对联,他常将此联书赠亲友弟子.对联字面意思浅显易懂,可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又有谁真正识破了这联中之谜呢?终日为
水文地质勘察是对某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资源条件、地下水开发和利用情况等进行查探的工作,本文分析了当前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发现的地下水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
期刊
On the basis of the inductive analysis of observation and calculation results, this paper presents a motion instability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multi-core st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传送带问题是高中力学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一类典型问题,是高考的一个考点,在高考中时有出现,下面对两种典型的传送带问题予以解析:  一、传送带水平放置  1.放上传送带时,物体的速度v0=0  例1:如图所示的传动装置中,皮带始终保持速度v=3m/s的速度水平匀速前进。m=1kg的物体无初速地放到皮带上A处,若物体与皮带的动摩擦因数 =0.15,A、B相距s=4.5m,g=10m/s2。求物体从A运
曾几何时,全世界都把中国视为当然的陶瓷大国,历史上我们的制陶大家也层出不穷。在保护中华民族非物质遗产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尤其有必要介绍和研究当代中国的制陶大家。
椅子是个四爪静物,既不会动,又没有灵性,也没贴着特殊符咒,但如果摆放的位置不同,椅子就有神了.rn
在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常常要面对很多零件失效问题.采用什么工具,才能使我们及时正确的查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本文通过介绍Red x的概念和实